“约谈”已成为有关抑制物价的热词。据悉,除行业协会外,康师傅、联合利华、宝洁等企业,以及华润雪花、青岛、燕京、百威等四大啤酒巨头负责人也被发改委约谈。
季春起始,就来到所谓春夏之交时节。北京的春夏之交,多年来都乍暖还寒,今年过得特别的敏感,因为在特别的背景下,中共当局身处两个战场。在经济的领域中,已开打一场通膨遏制战,在政治的层面上,正打一场政权保卫战。
中共面对两个战场的形势,既有特别的历史渊源,又有特殊的现实背景。历史渊源,是过去30年间,中共曾有被通膨和政治挑战夹击的历史,不言而喻,当年通膨后的全国抢购潮,及其后的六四事件,人们仍记忆犹新。这令执政当局每当有通膨威胁时,就对政治挑战极为留心,而每当有政治挑战时又特别留意有无通膨、通缩之类降临。
至于特殊的现实背景,则有三大方面的考量,一是中共今年7月1日建党90周年,除要大锣大鼓地庆祝外,也遭遇回顾、展望之类政治阐述的政治压力。二是今年进入中共18大的组织准备期,具体来说是四级中共党委的大届,在以党代政、党政合一的政治体制下,这种执政党党委的换届,等于一场从下到上的权力更迭铺垫;三是今年是中国第12个五年规画的开局之年,既要求稳和又不能不求变,产生强烈的矛盾冲击。
在这种特别的历史渊源和特殊的现实背景下,在喊了不短时间的“通胀预期”之后,通货膨胀实实在在地来临。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首季经济数据,三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升5.4%,创下32个月来的新高,显示通膨压力相当之大,再也不能用“预期”来遮掩。为此,主管当局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一起使出,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商品物价用行政部门“约谈”的方式禁涨。
通膨压力本来就大,还伴随着经济结构性问题爆发,目前经济保持较高的成长,新公布首季数字达到9.7%。伴随着经济高成长的,是从汽车到电器等商品销售放缓。消费市场仍靠房地产在支撑,而当局又不能不重手打压楼价。而外贸进出口方面,首季进口虽创出历史新高,但出口不断受压,对经济的拉动减少。同时,在货币政策收紧后,投资本应受到制约,但首季信贷规模仍高过预期,显示货币政策还要收紧。
于此,中共不能不展开遏制通膨之战,如果经济手段不能达致预期效果,调控政策将进一步收紧,行政手段会进一步加力,压通膨、稳经济、调结构、扩内需这些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步达致,既有通膨加剧压力,又有通缩展现威胁,还有经济硬着陆风险。
再看政治层面的权力保卫战,其特别之处在于,对执政当局的挑战之风,刚出青萍之末,当局已判定民间的反对力量已大到要动员专政机器的全面开动来应对。
这主要表现为,自中东北非变局以来,中共当局已相信“茉莉花(专题)革命”将要在中国爆发,及对中共政权形成挑战。这表现对实际尚未成气候的“中国茉莉花(专题)革命”,当局已视为外国势力和中国国内政治异见者合力谋事,出现类似六四事件的威胁,以最高规格是全面、高调、多方出手。上到由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来宣布不准搞多党轮流执政等五个不搞,下到拘捕“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作家、维权律师等等。而对宗教界、媒体等的管制,更进一步收紧。
执政当局表现得如此慌乱,不能说全无根据。外有埃及、突尼西亚变色,利比亚(专题)生乱,看似巩固的政权,可能一夕变天。而更进一步的,是由贫富差距、社会管治乱等种种问题,令中国社会的矛盾,已积聚到一点就着的地步,而官员队伍的腐败,更令政权基础全面弱化。由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工程带出的大国崛起荣景,正在消散,代之而来的,是不顾形象,放手止蚀。
如果说对遏制通胀之战,当局是采用“大事化小”、“多做少说”,则政权保卫战在放手进行,高调铺开。而两个战场的战事,又都是在中共党内党外激烈的争论中进行。中共领导层的近期目标,是要确保春夏之交安然度过,先重手施“堵”,远期是否要“疏”,又如何去疏,则放到入夏之后再行考量。
原标题 春夏之交 中共当局身处经济与政权保卫两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