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婚公务员哥”:3年相亲689次

发表:2011-03-05 12:3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一次相亲在两周前。”32岁的洛阳小伙儿张徐阳(化名)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说,他刚结束了自己3年来的第689次相亲,“对方是一名老师。我们约在下午3点左右见面,因为大家那会儿刚吃过午餐,无需再请客吃饭。我们只是在公园里走了走,在长椅上坐着聊聊天,半小时后便礼貌地分手了。我对她没感觉,她对我也没感觉。”

2011年2月初,一个名为《3年相亲689次,仍然一无所获》的帖子在论坛上蹿红,短短几天,点击量便突破10万次,张徐阳,便是这个帖子的作者。他对自己过往的几百次相亲经历进行了详尽的总结,曾被网友们称为“最适婚公务员哥”。

3年相亲689次

东南早报日前报导,张徐阳1.80米的个头,国字脸,双眼皮——这样的样貌虽不算出众,却也干净利落;个人经历:当过十几年兵,现供职于洛阳市政府机关,工作稳定,收入不菲,加上有独立住房,张徐阳对自己的条件显然十分自信。他自称,曾在一天内在同一家咖啡店的同一个位置,约见了8名女孩;而最“速战速决” 的一次,只和对方打声招呼就走了,原因是“那女孩满脸是痘”。

他在日记中记录相亲这件事,就是“相亲日记”。他说:“我的相亲对象,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39 岁,从老师、工程师到演员、护士,从推销员、翻译到公务员、警察,各种职业都有。有的父母是高官,有的是富翁,也有的是平头百姓;有的开着宝马,有的坐公交车……可以说,形形色色的女孩我都遇到过了。”

他说,第一面见下来如果没感觉,就不会再与对方联系。这689个相亲对像中,大约有十几人继续接触过,最久的一个,相处了大约3个月,但最后还是觉得不合适。

他还在网上列举了一系列相亲条件,如“身上有一个,嘴上亲一个,手臂挽一个,电话连一个,网上聊一个,拥有‘五个一工程’的女孩不要”。

张徐阳表示:这其实是一种比较无奈的调侃。他说:、“2010年年初,我曾在一次相亲中对一个女孩一见倾心,但见面两天后,我在一条商业街上看到她和另一个男人手挽手逛街,神情亲密。事后问起她那天在做什么,她却说在家看电视。四五天后,我又在一家电影院碰到她和另一个男人在角落亲热。正是从她身上,我总结出“不要‘五个一工程’女孩”这一条。”

张徐阳说,父母十分支持他通过这种方式“找到满意的对象”。他的一位朋友却说,张的家人对此也有疑惑。“比如他的父亲,就觉得仅凭一次见面就判定一个人合不合适,未免有些草率。”张徐阳的一位表妹也说:“就怕他相亲次数太多,已经疲了。”

用淘宝心态去相亲

张徐阳的相亲经历,在吸引大量媒体关注的同时,更掀起网友热议。有人认为他“选人谨慎,无可厚非”,“炒作”、“偏执”等负面评价也向他袭来。

情感心理作家苏芩说:“纵观张徐阳的经历,我明显感觉到,他需要的不是伴侣,而是‘粉丝’。婚姻需要双方互相适应、磨合,他却将自己放在了评委的位置上,这种心态本身就需要调整。”

在苏芩看来,如今,相亲呈现出的低龄化、随意化、频繁化趋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少年轻人,都在用‘淘宝’的心态相亲。他们并没有太客观地审视自身的优劣势,只是一味地要求对方达到某些条件。男方都希望找一个漂亮贤惠的伴侣,女方则希望对方‘多金’。”

频繁的相亲直接导致了心态的改变。“较明显的,就是‘挑花了眼’,某个相亲对像明明已经很不错,却总觉得下一个会更好。”苏芩说,“‘比较欲’膨胀,也是目前较常见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择偶的盲目。”
 

来源:网络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