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人李进文有天接到某知名高中的学生来电:“请问你是李进文吗?”他心想:“应该在别人的名字后面加个‘先生’或‘老师’吧?”但还是答了“我是”。高中生问他:“听说你诗写得还不错,我们想请你当评审。”听到前半句,李进文楞了一下。
读名校未必懂礼貌
事后回想,诗人不禁笑了起来:“你来邀我当评审,没读过我的诗,也要有礼地装一下嘛。”表达尊重,该有更好的措辞。但他也纳闷:这么好的学校教出来的孩子,怎么连基本的应对礼貌也不懂呢?
“五年级”世代的李进文回想,在没有手机、电子邮件的年代,他和同学邀文坛前辈到校演讲,总是戒慎恐惧,“要先写信,还要亲自拜访、确认”,麻烦中却多了儒雅余韵。“现在沟通方便了,语言礼节也省略了。”
在大学任教卅年的散文家廖玉蕙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学生发言,去年开学第一堂课,她请一位学生说说对某文章的评析,但他讷讷不能言,不论她怎么引导、鼓励,同学推他、拱他,廖玉蕙形容,这学生“东扭西扭,半个小时过去,他就是说不出来。”
说话课学校没这堂
临下课前,她跟学生约法三章:“下次上课,你第一个发言喔。”结果,没下次,这名学生退选了。
会说话,能如实、得体地表达自己,在重视沟通、讲究营销的年代,已是重要竞争力;但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及教育体制里,很少重视“说话”这一课。
在家,小孩子的美德是“有耳没嘴(台语)”;在学校,盛行的“纸笔考试”压抑了许多基本能力,包括起码的口语表达、应对礼节。
学说服这都要训练
“我都跟朋友说,你们以前在玩的时候,我都在葡萄架下练演讲呢。”花旗银行个人消费金融总经理管国霖日前建议社会新鲜人,说和写的能力是很多年轻人都缺乏的;“在现代只会做事是不够的,还要会包装,要能说服别人,这些都要训练。”
美国不同机构的调查也显示,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最不满意之处,首推“极差的书写及表达能力”。
廖玉蕙指出,外国教育方式是鼓励学生充分地表达自我,说话、报告,是重要的训练;中国大陆年轻人的伶俐口才,早给世人深刻印象。“跟对岸学生一比,台湾学生说起话来真是太‘可爱’了。”
无厘头应对失准头
她曾经规定,上台报告不能一直讲“对啊,对啊”,也不能拿“然后”当发语词。结果学生不断笑场,少了这些口头禅,话都说不顺畅了。
经常在校园演讲的学者洪兰也感叹,“我们太少训练孩子培养正确表达自我的能力了”,她忧心,面对全球化、两岸人才竞争,“我们可能输的,就在这点:我们许多孩子说不出自己的想法,也相对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影像媒介中成长的孩子,说话或许多了“无厘头”式的随兴与创意,但应对的分寸却失了准头,他们还在寻找适切的语言表达自己。
宅孩子难面对真实
教书卅年的廖玉蕙观察,“这一代的学生比起卅年前,当然活泼多了,但是害羞、腼腆的学生仍占大多数”。她揣测,现代孩子对计算机飞快打字,真实情境中,话一出口,无法delete、也不能换个身分重来。
面对询问,很多孩子成了“省话一哥”,只会答“还好啊”、“没有啊”,这类“无可无不可”式的答话走天下。即使是求职,面谈主管问“对某某工作有兴趣吗?”仍是:“还好。”专家建议,不如回答“我的专长是xx,但是任何领域我都愿意试试看”。后者的说词就漂亮多了。
太直率得罪人不知
一位国立大学的教授说,研究助理常替他得罪人,对邀稿或演讲邀约,助理会直统统地回答:“怎么这么晚才来约?”“都快下班了,你不能明天再说吗?”不管对方是谁,就是“直率到底”。直到有人向教授抱怨,他才知情。
教授感叹:应对进退得从头教起,否则进了职场要吃大亏。但是他也怀疑:说话的措辞、应对的分寸,不是从小就该学到了吗?
说话修炼术
散文家廖玉蕙认为,懂得说话,这是现代人必学的一门科际整合的课,起码包括:对环境的观察、对人性的理解、专业知识、自信、足够的语汇、逻辑清楚;还要用对方能懂的语言、能考虑说了的后果。
多说
1.从小可以培养:父母可以让小孩说一遍刚刚读到的故事,或者每天把今天高兴的事有头有尾地描述,就是很好的练习。父母可以多反问:为什么呢?练习思考与表达。
2.教室中练习:给孩子发言的机会,互相讨论;不只是辩论、演讲比赛的选手才必须学会表达。
多听
1.利用科技:作家的有声书、网络下载名人演讲影片(包括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演讲都有网站可原音重现)。
2.现场听演讲:看名家的临场反应与措辞。廖玉蕙盛赞评论家王德威的演讲,若誊写下来就是摇曳生姿的散文。
多充实自己
1.专业素养:内容比技巧重要。
2.了解听你说话的人:用他们能接受的语言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