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孙女懂感恩 贫困奶奶16年记下捐款

发表:2010-09-09 22:3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到底要花多少钱?一个贫穷的家庭怎样承受?16年来,周婆婆为孙女记了详细的流水账,特别是别人的每一笔捐款。她这样做只是想告诉孙女:人要永远感恩。

16年为孙女花了11万

家住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松北1号楼三单元一幢老式宿舍的周婆婆有两个账本,账上有大到一万多元的学费,小到几角钱的铅笔。一本记着孙女小玲小学和中学的花销,一本记着小玲大学的花费。而在大学的账本上,写着大大几个字———“捐资助学”。

“小玲2005年上大学后,得到很多好心人帮助,我都一笔笔记下来。”9月8日,周婆婆拿着账本说。周婆婆退休前是松藻煤矿医院的药剂师,丈夫早逝。1993年退休时,她的退休工资每月290元,现在也只有1580元。

小玲出生前,父亲就有精神疾病,一直靠低保金生活。小玲上小学前,就由婆婆照顾;上初中时,父母离了婚,从此,周婆婆又开始照顾儿子生活。

小玲大学毕业后,周婆婆将所有账本加在一起算了算———孙女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一共花费12万多元。除去好心人资助和孙女母亲出的钱,周婆婆自己花了11万元。而这个数目,占了她16年来退休工资的80%以上。

去年5月,大学毕业的小玲在一家银行找到一份推广信用卡的工作。

婆婆要让孙女懂感恩

周婆婆永远记得账本上那些捐钱给小玲的人。小玲大学学费一年要1万多,考上大学那年,矿上的领导拿了些钱,职工和邻居也捐了些钱,一共4000多元。

矿上职工很穷,有的捐了100元,有的捐了50元。但周婆婆认为,无论捐多少,都是一份恩情,要用一生去偿还。她决定先从私人还起,单位资助的,以后想办法回报。

彭启茂当年送了150元给小玲,去年,彭的孙子出生,周婆婆给打了两件小衣服。“周婆婆喂了只鹅,她两个月才存了20个鹅蛋,前些天,她又给我送来,我说用不着。可周婆婆就是这样一个人。”彭启茂说。

2007年,左学敏的父亲去世,周婆婆还了100元“礼信”。住在4楼的刘医生喜欢养花,可他经常不在家,周婆婆便每天爬上楼去帮他浇花,因为小玲上大学时,刘医生也捐了钱。

……

今年春节,已经工作的小玲终于回家了,在家呆了两天,她就走了。

小玲还带回来10多个银行发给客户的那种礼品小电筒。小玲走后,周婆婆就挨家挨户找到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以小玲的名义每户送一个去。“你们小玲真懂事。”听到邻居们的夸奖,周婆婆比打了牙祭还高兴。

“小玲小时很乖,常去捡别人不要的东西来用,还背个小背兜,去矿上捡煤渣,背回来打碎,和着泥巴捏成团,干了当煤烧。”回忆起过去,周婆婆笑弯了的眼角突然淌下一滴泪。"我不图小玲回报什么,但她不能忘了别人的恩情。”

对于婆婆的养育之恩,小玲表示等买了房子,要接婆婆一起住。

来源:重庆晚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