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亚洲人看来,目前欧洲和美国围绕是否需要刺激举措的辩论显得有些奇怪。中国人来到西方,会觉得这些本以为陷入停滞的经济体简直是经济天堂。毕竟,当收入达到如此高的水平,经济就算停滞也没有那么糟糕。但中期来看,西方经济的相对停滞已无可避免。
目前,全球经济似乎正出现“二次探底”,许多人认为,需要进行新一轮刺激。但新一轮政府支出,只能暂时支撑经济增长,同时却会加大更多主权债务危机和新兴经济体过热的风险,并将全球经济推向更高通胀。
一些反对无限制刺激举措的论据已广为人知。但有一个新论据或许更加有力:全球化使得连美国这样大型、此前按照特殊规则运转的经济体,都表现得更像小型、开放的经济体。
这是因为,如今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者不是国家,而是跨国公司。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它们目前在全世界配置投资和生产。由于企业投资跨越国界,一国政府用于提振需求的支出也会“渗出”边境。这种渗出效应显著削弱了任何“凯恩斯式”刺激措施的效力。
同样趋势,也解释了为何近来西方经济体日渐削弱、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却不断增强。在2008年,许多跨国公司关闭了开在高成本国家的工厂,同时在中国等低成本国家拓展。因此,西方国家采取更多刺激措施,对国内影响将更为有限。但这仍将加大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当通胀借由贸易和外汇市场传回西方国家时,后者将遭受滞胀之苦。
有人或会辩称,新兴经济体成本不断攀升,最终将使西方重获竞争力。但这将是非常漫长的等待。全球化正为西方的增长形成难以克服的阻力。因此,即使推出新的庞大刺激方案,西方仍很有可能会在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经历日本式的增长模式。
当然,全球化对于西方而言并非“双输”。西方跨国公司的利润将远高于以往水平。未来十年,西方股市有可能与其经济表现脱钩,走势良好。对于眼下正艰难应对老龄化成本的西方社会而言,这将是一大福祉。
甚至存在这种可能:未来十年西方生活水平将有所下降。但亚洲人认为,西方不应只盯着增长,而忽视(收入)水平。尽管西方对亚洲繁荣艳羡不已,但在亚洲,人们宁愿要人均收入4万美元的“停滞”,也不愿要人均4000美元的“繁荣”。西方国家享受了数十年高水准的生活。这是幸事。如今,好运已结束,再多刺激举措也无法将其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