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李鹏六四日记,就在即将面世的最后一刻突然逆转。香港新世纪出版社鲍朴透露: 由于“有关机构”提出版权问题,并援引香港出版法,新世纪放弃出版李鹏日记。
李鹏的这本日记早在2004年就被中共政治局否决过,这一次在香港出书的计划再度胎死腹中。这到底是李鹏本人提出了版权问题,还是政治局施加强大压力,要求李鹏用版权所有不得侵犯的法律行为去阻止此书的出版,不得而知。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足以证明已经在网络上流传的李鹏六四日记是真的。至于中共政治局为什么不给李鹏面子,只要看看已经在网上曝光的篇章就明白了。
如果从历史著作这个角度看,李鹏日记是极为令人失望的。它的文风干瘪乏味,和当年《人民日报》的“4.26”社论件别无二致,而且对八九民运和六四镇压过程的陈述,大段大段抄摘当时官方喉舌的报道,读起来就像在读党的决议文件。但是,李鹏这本书提供的许多细节被赵紫阳回忆录所证实,只不过他和赵紫阳的立场截然相反而已。
李鹏日记同时证实了六四镇压的最高决策者是邓小平,而且只能是邓小平,李鹏是用由衷的拥戴和颂扬的口气肯定这一点的。他这本日记还佐证了中共元老陈云,杨尚昆,李先念,王震,彭真,薄一波,宋任穷和邓颖超对镇压决策起了重要作用,后来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李瑞环,乔石,姚依林,尉健行,宋平都支持镇压。李鹏日记还多次提到北京市委的李锡铭,只是不方便提及已经失势和判刑入狱的陈希同。
至于再后来的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都坚决支持戒严决定,其中李鹏在书中道出李长春的表现最为积极,甚至唯恐中央做出决断之后会后退。胡锦涛当时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决定,回去做工作,估计西藏的问题不大。”温家宝也表示拥护中央的方针,拥护小平同志的决定。
李鹏日记也提供了佐证,不支持镇压或者持消极态度的有政治局常委胡启立,统战部部长阎明复,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和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芮杏文。代万里主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彭冲副委员长同情学生。全国人大六位副委员长中陈慕华和王汉斌明确拥护戒严。廖汉生“有些牢骚”,但没有反对,叶飞坚决反对镇压,至于外交部长钱其琛的态度比较暧昧,他的表态不是坚决支持,而是“没有意见”,但提出“不要流血冲突”和顾忌外交部对外口径“不好办”。
李鹏还不厌其烦地详细罗列从中央到地方所有重要党政干部对镇压决策的支持。只有两个省表态有点吞吞吐吐,就是河南省和广东省。河南省委书记程维高,省长杨忻宗顾虑赵紫阳问题,希望中央保他,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和省长叶选平顾虑“广东情况复杂,可能在干部群众中波动较大”,又担心改革开放的政策倒退,对港澳产生负面影响。
李鹏日记颇有意思的是写万里的那一部分。万里委员长同时接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共中央的两份电报,一份是彭冲副委员长签发的,要求他中止访问,马上回国召开人大常委紧急会议;另一份是李鹏,乔石,姚依林签发的,要求万里继续访问美国的行程。李鹏写道,万里作出了“正确选择”,继续访美行程。李鹏还披露,万里还未回国,中央宣传小组就为万里起草了回国之后发表的局势声明,李鹏指示江泽民当面交给万里。后来江泽民不但阻止万里会见到机场迎接的上海学生队伍,也按中央指示阻止万里回北京。
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中共政治局屡次断然拒绝李鹏日记出版了。李鹏把上下几代都捆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他自己不觉得是什么罪责;即便是罪责,大家都不干净,再过多少年也休想翻案,更休想对他进行清算。然而因为他的证词触痛了一大批党内同志的疮疤,所以这部日记要面世实在是千难万难,除非中国改朝换代,否则李鹏活著的时候出版不了,死后就更没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