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绘制的“冰航母”想象图。
“冰航母”结构示意图。
“冰航母”与“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左)和“衣阿华”级战列舰(右)的对比,注意其数量繁多的螺旋桨推进器。
巨大的冰块可以“击沉”泰坦尼克号,但是你能想象用冰块制造军舰吗?这并不是个荒唐的想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困境激发了英国人的想象力,他们完成了“冰航母”(Iceberg-Ship)的图纸,制作了模型,并把这个怪物命名为“哈巴库克”(Habbakuk)号。
二战期间,英国运输船队屡屡遭德国潜艇的攻击。仅1942年11月一个月,盟军就有上百艘共86万吨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英国这个靠海上补给的国家几乎被封锁。英国海军上将蒙巴顿勋爵的指挥舰,甚至两次被德国人击沉,他本人也差点送命。伦敦的生活用品甚至只能维持一个月,急得丘吉尔首相不知所措。
但战争期间,英国国内钢材奇缺,无法建造很多的反潜驱逐舰与护航航母。用什么对付德国人的水下“狼群”呢?这成了战争的关键问题。
正当盟军对德国潜艇头疼不已的时候,英国记者兼情报人员的杰弗里派克(GeoffreyPyke)提出了“用冰块建造航母”对付德国潜艇的设想。派克向蒙巴顿提出将北极海域的巨冰拖至大西洋改造成人工冰岛。不过,这一设想最初曾一度流产,因为冰山的绝大部分位于水下,而北极地区的冰块又太脆弱,根本不可能抗击大西洋高达数米的大浪。
1943年初,美国科学家赫尔曼马克(HermanMark)和沃尔特霍恩施泰因(WalterHohenstein)发现,将棉花和纤维加入淡水研制而成的冰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高强度。这一重大发现,使得蒙巴顿的用冰制造军舰的念头又强烈地燃烧起来。蒙巴顿立即向首相丘吉尔推荐,并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研制。
“冰航母”结构示意图,中间的空隙用特质的“冰砖”填补。
冰航母的1:32模型,可与上图对比。
1943年5月,这些专家小组在加拿大落基山脉下的帕特里夏湖(PatriciaLake)开始建造冰制试验品,又被称为Boathouse。一个月后,一艘长20米,外面贴着木板,内舱壁涂有沥青、船体上凿着管道状通风孔的模型问世了。神奇的是,这艘“冰航母”,竟然安然地度过了火热的夏天而没有融化。
据说,蒙巴顿将军为了使“冰航母”计划获得通过,甚至还亲自动手示范:1943年8月15日,在英美总参谋部魁北克战略会议上,他拔出手枪,对准墙边的两个冰块就是两枪。第一块冰被击得粉碎。另一块冰不仅毫无损伤,弹回的子弹还差点擦伤参加会议的美国海军上将欧内斯特金(ErnestKing) 的大腿。在场的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蒙巴顿将军用这种表演,来证明两块冰不同的硬度。第一块冰是用水冻结的,结果被子弹击碎。而第二块色泽混浊冰块内掺入了一定比例的木屑,其刚度、强度比普通冰块大得多。如果用这种特制的冰建造航空母舰,将极大的提高军舰的防御力。
蒙巴顿将军声称:“利用这种经济、快速的特制冰制造航空母舰就等于掌握了取得战争胜利的武器。”他还认为,一艘长巨大的“冰航母”既可作为浮动岛屿停放大批飞机,又可作为反攻纳粹德国控制的欧洲大陆的跳板。
英国海军要求“冰航母”能抗击30米高的海浪撞击;航母上的冰跑道应适合重型轰炸机起飞;航母在受到鱼雷攻击后只须用冰水填上即可完成损管作业;整艘军舰要有制冷系统保护冰层不融化等。专家和工程师们,在战争形势压力下,日夜奋战,三个月就拿出了设计蓝图:航母长600米(2000英尺),舰体厚12米,总重量约200万吨,有26个螺旋桨推进器,并将其命名为“哈巴库克”号。
当时绝大多数美英高级将领都相信了这一设想,并对“冰航母”充满信心。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蒙巴顿将军的游说下,也批准出资建造“冰航母”。但之后罗斯福发现,虽然单项设计都可行,但组成整体后却矛盾百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舰上大型动力装置的散热量估计不足。事实上,只要发动机—启动,周围的冰就会开始大量融化。
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的限制,许多技术难题一时无法解决,“冰航母”计划只好暂停建造。随着1943年10月,蒙巴顿将军就任盟军东南亚战区司令,“冰航母”计划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但这一奇思妙想,在舰船史上确属空前绝后,至今冰制航空母舰“哈巴库克”的蓝图还保存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档案馆中,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