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政协委员建议恢复裸体纤夫引争议(图)

发表:2010-03-09 16:4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资料图:裸体拉纤已成为历史

张厚方今年44岁,身高超过一米八,身材健壮,是土生土长的巴东县神农溪人。如今,他是该县神农溪景区纤夫队队长。

今年春节以来,除了正月初三和初六接待了两批游客,他和他手下的纤夫们一直在家闲着。

这个季节,是巴东神农溪景区的旅游淡季。

不过,这个冬天,恩施当地以及网络上,关于张厚方们的争论却异常火热。讨论的焦点集中在,这些纤夫今后是要穿着裤子,还是要赤身裸体工作。

不久前的2月25日,恩施州两会上,该州政协副秘书长、政协委员姚本驰大声疾呼:恢复巴东的裸体纤夫文化,由此引起社会热议。相对政协委员、当地官员以及网民们文化保护和人格尊严的论战,张厚方们表现得很实际,“只要游客有需要,而且愿意付费,大多数纤夫还是愿意裸体拉纤的。”

因为,从前,他们就是一丝不挂。

逐渐消失的“裸纤”

今年60多岁的张厚彪是巴东神农溪船工号子第八代传承人。如今的他,已不再从事纤夫这个职业,而是潜心从事船工号子的传承工作。

不过,早些年,他是个地道的纤夫。

张厚彪声音洪亮,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他说,自己是在长江水中泡着长大的,所以,一直离不开水。

他17岁时,就随着自己的父亲在神农溪上从事纤夫工作。早些年,神农溪的道路不通,所有的生产和生活物资全部靠船运到山中。而神农溪的水深不足,激流险滩且深浅不一,纤夫的职业由此而生。“那时候的纤夫都是全身赤裸,一丝不挂。”

之所以这样,是与当时的生存环境有关。

张厚彪说,一方面,纤夫整天泡在江水中,穿着衣服工作不方便,另一方面,当时的衣服都是自家织的土布,一旦沾水之后,就容易贴在身上,将自己的皮肤磨破。加上除了在港口停靠时,一路拉纤下来,也很少见到其他人,于是,千百年来,当地的纤夫裸体拉纤已形成一种习惯,“即便有人看到,也不会感到害羞。”

张厚彪的老伴在一旁插话说,她年轻时在江边洗衣服,经常能看到纤夫们裸体拉纤,“也没有感到不好意思,最多只是低头笑笑。”

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生产生活所需物资都可通过公路运到山中,在神农溪活跃了千百年的纤夫们才逐渐淡出。

纤夫穿起裤子

“如果不是搞旅游,神农溪的纤夫可能也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样,只有小说中才能看到了。”

在巴东县旅游局局长徐鹏看来,正是神农溪的旅游开发,让当地的纤夫文化得以延续。也就有了“世界纤夫在哪里,中国巴东神农溪”的说法。也因此,在外界,徐鹏也有了“纤夫局长”的称谓。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巴东神农溪开始从事旅游开发,纤夫成为了该景点最大的卖点。

张厚方清楚记得1988年8月1日神农溪首漂式的情景,当时的游客多是外宾。也就是从那天开始,张厚方们,从普通的船工,变成了受人瞩目的“景点”。

前来旅游的游客们,乘坐着船工们当年拉货的“豌豆角”木船,从神农溪入口逆流而上,纤夫们一路拉纤,在浅滩和水流汹涌的地方,用自己手中的纤绳维护游客们的安全。

“起初,我们还是保持着一直以来裸体拉纤的习惯。”谈及这点,张厚方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不过,这样的状况没有持续多久。

徐鹏介绍,随着后来神农溪旅游知名度的增加,游客数量逐渐增多,裸体纤夫也成为了游客们的一个投诉重点。

他说,在前来神农溪旅游的游客中,有很多年轻女性,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可以理解家长们的想法。”

后来,在当地旅游部门的干预之下,纤夫们开始穿起衣服。为了保证纤夫们能方便工作,当地还统一给纤夫们定制特殊材料的短裤。

“裸纤”效应

不过,大多数游客来到此地后,都无缘一睹纤夫们裸体拉纤。

刘忠是恩施州江山旅行社副总经理,他说,在他们公司从事神农溪旅游线路的经营过程中,他们从来不敢向游客们就裸体拉纤这个项目专门推介,“我们只说有纤夫拉纤。”

“外国游客以及摄影爱好者对此更感兴趣。”张厚方说,特别提出要欣赏裸体拉纤的游客,可以与旅行社商量,专门为此提供额外的费用。

因此,裸体拉纤在神农溪景区,只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景点,对部分游客展示。

苏成树是神农溪纤夫中的名人,他的成名,缘于他在工作中的一次异国“艳遇”。

那是1998年,苏成树刚刚30岁,已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年轻的日本女画家梅村恭子,来神农溪旅游写生,看到了在神农溪的激流险滩中拉纤的苏成树。梅村恭子将苏成树的原始健壮之美画进了画里,自己也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苏成树。

在其后的几年内,梅村恭子一再要求苏成树和她在一起,并跟随她一起到日本生活。

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苏成树断然拒绝了日本画家的爱。

面对记者,苏成树不太爱说话,更不愿再提及当年的那段故事。不过,当地人介绍,纤夫在工作中遇到异国“艳遇”的远不止苏成树一个。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神农溪仍从事纤夫这个职业的不到千人,而且,普遍年纪在40岁到60岁之间。纤夫们闲时在家种地务农,一旦有游船来到巴东,提前通知他们后,张厚方就组织纤夫准备,一名纤夫拉一趟船的收入为30元左右。有纤夫抱怨,尽管他们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但是,一直以来工资待遇都无法提高。这些纤夫的平均收入每月只有千余元。

因此,很多神农溪的年轻人都愿意外出打工。纤夫后继乏人亦成为当地旅游正面临的问题。

但如果有游客对裸体拉纤感兴趣,他们的收入就会高很多,“每人没有200元以上没有纤夫愿意干。”

不过愿意裸体拉纤的都是当年的老纤夫,“年轻一辈的纤夫们打死都不愿意。”

委员建议恢复“裸纤”

提出恢复巴东纤夫裸体拉纤的恩施州政协副秘书长、政协委员姚本驰,今年已58岁。“此次提出恢复裸体纤夫的提案,确实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考。”他与同事黎祖永、严斌两位政协委员都承受着压力。

据一位参加了发言会的政协委员描述,当天,恩施州的主要领导都坐在主席台上,会场上也有数百政协委员。

姚本驰双手撑在发言台上,一脸严肃。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他首先给自己的发言作出了一个铺垫:“也许有人会说我这个老家伙低级下流,死不正经,其实我和黎祖永、严斌委员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焦虑。我们要大声疾呼:弘扬裸体纤夫文化,将神农溪打造成世界著名景区。”

话刚说完,会场上笑声一片,随后是雷鸣般的掌声。

在随后的几分钟发言时间内,姚本驰分别阐述了恢复巴东裸体纤夫文化的理由,以及建议。

在他看来,三峡蓄水之后,神农溪的自然景观受到了很大破坏,只有恢复神农溪的裸体纤夫文化,才能弥补景区的不足,让它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景区。

同时,他还建议由县长第一个裸体拉纤,鼓励和带动纤夫将裸体拉纤变成一种每天或隔天看得见的常态,不仅可以消除纤夫们害羞的顾虑,而且还可以达到极佳的宣传效果。

在发言结尾,他还对参会的媒体记者提出请求,将他的发言广泛宣传出去。

交锋

次日,恩施州当地媒体刊登了这一消息,即刻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大楚网以及新恩施论坛上,对此建议的评论不断。其中,反对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反对的网民们认为,神农溪的裸体拉纤文化,是与当年的生存条件有关,现如今,为发展经济,不应以牺牲纤夫的人格作为代价,个别激烈的网民甚至对姚本驰和他的家人发起人身攻击。

记者注意到,姚本驰本人亦在论坛上注册马甲,再次阐述自己的看法,试图扭转舆论的方向。

在徐鹏看来,巴东的纤夫文化的确需要加以保护,并成为当地旅游的名片。但他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想将裸体拉纤恢复成为常态,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难度。“游客的性别、年龄以及文化层次不同,众口难调。”

不过,对此他已有考虑,在神农溪景区专门开辟一个观赏裸体拉纤的旅游项目,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作为自选。

对于各方争议,姚本驰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虽然我并不英俊健美,但我愿作三峡库区第一个裸体纤夫”。
 

来源:荆楚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