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开裂大桥曾获奖 官称无质量问题(组图)

发表:2009-12-15 23: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裂缝能塞下一只手


桥栏杆用胶水"糊"上了

在12月8日快报对汉中门桥的第一篇报道中,提到"30根桥栏杆出现裂纹"。昨天,周建平通报,通过现场调查与勘查,发现数量还不止这些。经统计,南侧情况较为严重,主桥人行道就有39根栏杆的立柱根部出现斜裂缝。此外,北侧主桥人行道有5根立柱根部出现斜裂缝,此外,北侧引桥还有11根已开裂。已出现问题的栏杆共计55根,占到这座大桥总栏杆数一半。

另一个问题是,西北侧引道桥台部位的栏杆脱榫。这主要是因为引桥接坡部分的地基沉降,引起桥头搭板拉脱,使得栏杆与立柱在连接部位,产生位移。

汉中门桥主体部分是否安全?如果引桥接坡地基继续沉降,修复之后的桥岂不是又会出现问题?现场记者抛出一串问题。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郭苏杰回答,事情发生后,已组织专家多次现场察看,确认主体部分没有问题,请市民放心通过。而引桥接坡部分,目前已基本沉降到位,应该不会再发生类似情况。

设计施工监理全都有责任

出现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究竟该谁来负责。周建平表示,设计单位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施工的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监理的南京第一建设事务所,这三家单位全都有责任。专家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桥栏开裂的主要原因在于装配桥栏时没有预留合理的缝隙。"汉中门桥南桥梁体浇筑,是在夏天完成的,当时气温较高。花岗岩石材做的桥栏与梁体混凝土膨胀系数不一样,热胀冷缩,到了冬天一收缩,立柱底部就变形开裂。"他表示,建材本身质量没有问题。

有媒体当场质疑:连小学生都懂的道理,桥梁设计者和建造者竟会不懂?

"设计方案中也有留缝,但是不够。"周建平说,调查发现:设计单位对桥梁栏杆的设计考虑不足,而施工单位在栏杆施工过程中,又没有严格按设计来做,原本设计方案中有的一条缝,也被忽略了;而整个过程中,监理单位也没有认真履行监理职责,把关不严。此外,相关管理单位在建设、验收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不严的问题。

而在纠错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又再次犯错。据了解,在快报报道之前,12月4日下午,市政监督人员已经发现栏杆开裂问题,责成相关单位修复。但当天晚上,中铁十五局的施工人员竟然擅自采用建筑胶进行处理。

初步损失估算50万元左右

"我们将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全市公开通报批评,并记入企业不良信用记录。"周建平说,企业一旦有"不良信用"的污点,对它今后在南京市场上的发展必将产生影响。

同时,由市政质量监督部门牵头,建委相关处室、监察部门参加,成立质量问题调查组,按法定程序对此进一步调查。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他保证,"1月底前后,如何处理会基本有个结果。"届时,会将相关处理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告。

据了解,整个汉中门大桥造价3559万元,其中栏杆造价92万元。目前出现问题的55根必须全部更换,初步估算损失在50万元左右。周建平表示:这笔修复费用政府不会再掏一分钱,全部由责任单位自行承担。因为新的桥栏材料部分需要加工制作时间,预计下个月底,修复完工。

这座桥竟获设计奖

记者了解到,其实,由于花岗岩与混凝土膨胀系数不同,在桥梁建设中,很少会使用花岗岩做栏杆。"只有小桥才会用,大的桥梁,南京只有汉中门桥这一座是这样做的。"既然知道花岗岩不太适合大型桥梁建造,为何当初还要选用?有关人士介绍:当初是考虑到整个外秦淮河的景观,为了与周围景观"匹配",所以选用了显得比较高档的花岗岩栏杆,但在设计施工中,又没能考虑周全,计算准确。

让人更加想不到的是,汉中门大桥改造工程,几个月前竟然还获得了"2009年南京市市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昨天,记者在"中国南京"及南京市建委的网站上看到今年6月公布的获奖名单,汉中门大桥改造工程获得了该奖项的二等奖。

这样的结果,令众人觉得不可思议。对此,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不太清楚,将询问负责评奖的部门,如果确有其事,也会进行调查。

新闻回顾: 南京新建大桥开裂 施工单位用胶水糊上

近日,南京耗资5000万新建一年的汉中门大桥,被市民发现有三十多根栏杆裂开了口子。而在接到投诉后,施工单位竟连夜用胶水将裂口糊上了,欲盖弥彰的"伤疤",让人们惊叹"豆腐渣"工程登峰造极。


来源:现代快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