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日,鲍朴受剑桥大学中华沙龙的邀请,就赵紫阳秘密回忆录做了演讲。
【编辑及出版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秘密回忆录《改革历程》一书的鲍朴,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表示,这本书是了解当代中国的一把钥匙。他表示,赵紫阳最自豪的是他推动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而六四事件中赵的选择令他余生备感平和。】
十一月二日和三日,赵紫阳秘书鲍彤之子、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创办人鲍朴,受邀在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发表演讲,介绍了他负责编辑、翻译及出版赵紫阳秘密回忆录的全过程。
剑桥“中华沙龙”负责人、博士生邹幸彤女士表示,今年六四前夕,赵紫阳秘密回忆录的中、英文本出版后,在剑桥引起很大反响,一时间成为中西方学子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于是她亲自邀请了鲍朴做这次演讲。“(赵紫阳)在被监视居住的时候还能偷录这样一个录音带,这很有传奇性。”邹幸彤说。目前该书中文版《改革历程》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国家囚徒:赵紫阳秘密回忆录》由美国西蒙舒斯特公司出版。
了解当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鲍朴在演讲中首先谈到这本书的重要性。他说,世界上每天出版数百本书,为什么说这本书很重要呢?“因为这个人当了七年的中国总理和两年的中共总书记。”而当时中国正处于变革时期,朝哪个方向变,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前途。鲍朴强调,“没有这本书,在(中共)那种不透明的体制下,即使是中国问题专家也很难理解中国的高层政治是怎么进行的,而这本书是了解今日中国的一把钥匙。”
“经过三十年的变革,今天我们或许很难理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为什么市场经济在政治上那样的难以被认识到和被推动。因为市场那时还是个反面词。由于在毛时代有过训练人们、尤其政治官僚恐惧市场的那样一个历史过程,所以到毛一九七六年死了之后,中共领导人突然间面临一个两难的处境。他们知道跟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现代化还差得很远。所以每个人都意识到必须改变,但到底怎样改变,没有人清楚。”
官僚系统的严重分歧
“当时中共内部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以陈云为首的保守派。由于一九五零年代初陈云制定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迅速稳定了国民经济,所以他有很好的声誉。陈云认为,计划经济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中国应该效仿。毛时代唯一的过失是没有分配好资源和精力,只要我们重新调整人力物力资源的分配,很快就能回到计划经济的正确轨道上来。
“另一种就是由赵紫阳首次将其概念化、政治上得到邓小平支持的改革派。邓小平支持的原因很简单,他知道有些事情必须改变,他不在乎遵循什么样的教条,他发现,每次引入市场改革都会很快反映到产品收获上来,这就是最大的支援。”
赵紫阳在录音中谈到,那时陈云和反对改革的人力量更大,因为他们背后是整个官僚系统。而赵是第一个认识到经济改革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市场经济的人,其间没有中间地带。为了推行市场经济改革,赵紫阳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
“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困难实际上来自于中共官僚系统自身,这似乎与人们惯常思考的中共政治体制不太一致。作为总书记和总理,如何克服这些麻烦,去说服具备‘统一思想’的体制内的人们,实际上各种政治暗流都在涌动,这也让人感到惊讶。”
自豪将中国推向市场经济
鲍朴介绍说,与经济改革有关的内容基本上占了回忆录的四分之三。“对赵紫阳来说,所有的困难归结到一点:就是推出大多数高层领导能够接受的,政治上成功的理念,同时确保人们能够逐渐地接受市场经济的新观念。事实上,到赵紫阳执政的后期,他已使中国的改革成功越过市场经济的基点,不可能再回头了,因为那时私有企业迅速的占据了国民经济一半以上的价值。”
“这本书揭示了他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对于那些对计划经济转化到市场经济感兴趣的人,他道出了成功的秘密。大家都知道他在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事件中下台。那时他试图通过政治上的行动来避免公众悲剧的发生,尽管当时的形势已经非常明了,没有人能够阻止悲剧的发生。基本上他做出了道义上的选择,就是不想成为中共政治集团的一部分。”据悉,赵紫阳是目前唯一被中共打倒而没有承认错误的人。
鲍朴最后指出,“我肯定他相信自己在天安门事件中的选择是正确的,从那以后他一直被软禁在家直到二零零五年去世。被迫离群索居的十六年里,他非常的平和,他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非常高兴。尽管人们现在认为他在一九八九年的选择是件大事,但对他来说,整个政治生涯中最感自豪的是将中国推向了市场经济。”
共产党的前途不是它自己能决定的
在接受专访时鲍朴谈到了各界对出版此书的反应。赵紫阳的女儿曾对外国媒体表示,这本书不是出版得太早,二十年前就应该出了。目前鲍朴在国内被监视居住的父亲和他在香港的生活并没受太多影响。作为赵紫阳多年的政治秘书,鲍彤于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八日在北京被捕,随后因“泄露国家机密罪”和“反革命宣传煽动罪” 被判七年徒刑,一九九六年刑满释放后一直在被软禁中生活。
当谈到赵紫阳与中共决裂以及目前风行全中国的退党大潮,鲍朴表示:“共产党的前途不是它自己能够决定的,而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谁也不能预测未来,但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未来有一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