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上作者戴新伟的文章接着说,我们姑且不论国外对米勒及其作品的评价如何,谁又能说清楚,一部作品的的文学价值可能是由多少人次的阅读量来决定的呢?不过,单就米勒在德国以及罗马尼亚文坛都算不上一位"文学大师"却得诺奖的观点,就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诺贝尔文学奖什么时候变成终生成就奖了呢?尽管以往该奖的得主不乏大师级的人物,但却不能由此推论一定要大师才能获奖,这恐怕是套用了中国"茅盾文学奖"的思路吧。
另一方面,谈到诺奖与中国的关系,搜狐网友"丁启阵"的分析认为,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以及历年来的实际评奖结果看,中国作家之所以很难获奖,语言和翻译水平的问题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价值观念的问题。试问一下,我们的作家能够放弃具有 "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去接受更加普世的理念吗?我们的作家,又有几个不是以国境线作为思想边界来进行思考与写作的呢?而凯迪网友鲁国平则指出,长期以来,文学作为政治的传声筒,已经极大地残害了中国作家及其作品的创造性以及创新精神,"主旋律一边倒的文化体制,仍然是目前中国作家获取诺贝尔文学奖无法跨越的一道门槛"。而"国家的圈养,又使得体制内的作家们在缺乏人文关怀的同时,也缺少对社会的尖锐批评以及独立反思"。因此,我们只能看到那些所谓与世无争的"纯文学",却拒绝理解那种面对强权的抗争式写作所体现的普世价值和意义。
此外,谈到诺贝尔诸奖项至今与中国无缘的尴尬,有学者感慨道,诺奖令国人悲哀,但最大的悲哀却是,不是因为中国人无能,而是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根本培养不出能够获得诺奖的人才。人大教授张鸣的文章接着说,世界教育界的一个共识就是,教育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办教育的必须是教育家,或者教育方面的专家,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却是由一群官僚在办;不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是官僚,就连大中小学的校长也是官僚,他们都在非常固执地按照衙门的方式来办学。而这样的教育,根本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对此,宕子的文章也总结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情就是,从儿童出生的那一天起,便以种种冠冕堂皇的崇高理由束缚住孩子们的手脚和头脑,等到他们长大成人,还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丰富想象力的人早已是凤毛麟角,所剩无几了。而《新京报》上作者洪振快的文章则强调指出,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实,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制度能否以人为本,体现对科学家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尊重,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软实力"。如果中国的教育和科技制度不能根本变革的话,我们离诺贝尔奖只会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