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9-10-15 18:37:18作者:
保安族因原居住在青海同仁隆务河边的保安城、下庄、朵沙日,即"保安三庄"而得名。
最早,保安族同蒙古族相邻居住,其服饰基本上同蒙古族相似。
大约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前后,保安城内的清朝地方官员,采用"分而治之"的政策,挑拨民族关系,因而,保安族被迫离开了祖辈建立起来的家园,最后定居于甘肃积石山下的大河家地区,这样其服饰又有了明显变化。
历史与现代结合
显然,保安族现代的服饰有两个特点:一是同回、东乡等民族服饰相似;二是仍保留了原居住地后期服饰的某些习俗。这样,就形成了保安族服饰历史与现代结合的鲜明特征。
伊斯兰文化为主导
需要指出的是,保安族先民的主体是元代从中亚来的回回人,据文献记载,明初保安族中已有伊斯兰教信徒。在十八世纪前期即清康熙年间,伊斯兰教成为保安族人民的普遍宗教信仰。因此,尽管受各民族文化影响较深,但伊斯兰文化仍居其主导地位,在其服饰文化上也不例外。
以腰刀为佩饰
保安族的佩饰,最具特色的要数其腰刀。保安腰刀以制作精巧、样式美观、刀刃锋利等驰名中外。它不仅是佩饰,而且已成为日常生活用具和民族工艺品;不仅是本民族人人喜爱之物,也是表达男女爱情的信物,而且还是馈赠亲友的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