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
尽管大众媒体将今日的中国描述为"发展中的",但她仍是世界上最残酷的政体之一。
"红色中国"(Red China)一词并不过时。虽然中国现在没有像文革时期那么专制,但是她仍受独裁政权──中国共产党的统治。中共未经合法程序关押异议人士、镇压西藏、执行一胎化政策并强制堕胎、直接控制媒体、封锁互联网,而受压制最深的很可能是宗教自由。
日本与中国东北
三零年代,军事强权日本是苏联赤化亚洲的主要障碍。美国历史教科书将日本出兵中国东北称为帝国主义入侵。
美国达拉斯大学(University of Dallas)政治系主任库贝克(Anthony Kubek)在《远东如何失去》(How the Far East Was Lost)这本书中表示,日本政治家显然认为,除非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建立防御堡垒,否则共产主义会扩散至整个中国北方,并严重威胁日本安全。对于日本而言,入侵中国东北是国家需要。然而,美国国务院并不认为日本能制止苏联在中国北方的扩张。事实上,美国国务院并未抗议苏联占领新疆和外蒙古,反倒谴责日本在中国部署兵力。
苏共试图渗透国民党
尽管孙中山推翻满清帝制,创建中华民国,但是民国初年的中国,大部份仍受地方军阀的统治。在孙中山于一九二五年逝世后,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继任统一中国的大业。
苏联试图渗透国民党,但其阴谋最终被蒋介石识破,蒋于一九二八年遣返许多苏联特务。同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外交政策期刊《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发表首篇批评蒋介石的文章。从那时候起,他成为苏联与美国的共同敌人。极具讽刺的是,在一九一七年俄国大革命(Russian Revolution)之后,美国曾试图支持共产主义。
苏联的傀儡
中国共产党仅仅是苏联的傀儡。当日军于一九三七年入侵中国东北时,苏联独裁者史达林(Joseph Stalin)下令中共党员减缓对国民党的攻击,因为国民党当时正对日作战,史达林认为日本是他夺取亚洲的障碍。
因为国民党抗日,所以美国的官方政策支持国民党,特别是在一九四三年的开罗会议之后。史达林下令中共党员也参与抗日,但仅用很小的力量。毛泽东曾说,中共的既定政策是"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中共大部分都在攻击国民党,他们计划在抗日战争结束时推翻国民党。
罗斯福背叛中国
中国之所以赤化不全然是共产党员造成的。史达林曾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协定,希望藉由日本削弱国民党的军力。然而,美国前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在与史达林于一九四三年的德黑兰会议(Teheran Conference),以及一九四五年的雅尔达会议(Yalta Conference)上会谈时,却以提供武器和物资的条件换取俄军参与远东战争。同时,罗斯福在未先与中国协商下,同意苏联取得大连、旅顺港的控制权,以及东北铁路的共同控制权。
代表美国起草雅尔达协议的国务院官员希斯(Alger Hiss),最后被证实是苏联间谍。美国前驻华大使赫尔利(Patrick Hurley)曾表示,美国外交官在雅尔达秘密协议中,牺牲中国的领土完整性与政治独立,为共产党占领中国构筑蓝图。
邀请史达林参战并提供其军备的决策,是美国外交政策中最失败的案例之一。俄军在日本投降前五天才进入中国参战,在几乎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随后取得日本投降后留在中国东北的大量武器。他们将这些武器与美国提供的物资,一并转交给毛泽东的共产党员,用以打击国民党政府。
史迪威事件
美国派遣人员前往中国,是另一个摧毁国民党的手段。其中最著名的是史迪威(Stilwell)事件。
美国陆军将领史迪威虽然被称为战略家,却因仇恨蒋介石与钦佩共产党员而恶名昭彰。对日抗战期间,日军占领中国港口,国民党必须从印度空运物资。史迪威要求蒋介石派遣三十个师,从缅甸开辟陆地补给线。
蒋介石认为,移转三十个师到缅甸会助长日军和中共占领中国,于是拒绝史迪威的要求。史迪威向美国华府抱怨,罗斯福因而指示蒋介石给予史迪威无限制的中国部队指挥权,并派兵前往缅甸。
蒋介石认为史迪威与共产党串通,企图颠覆政府,因此拒绝罗斯福的指示,并要求撤换史迪威,否则宁可单独抗日。罗斯福被迫让步,指派魏德迈(Albert C. Wedemeyer)将军取代史迪威,此一事件终告结束。
美左派官员的计谋
美国国务院的派系利用不同的计谋加速中国的共产化。其中最主要的计谋是,声称毛泽东的追随者不是共产党员,而只是"土地改革者",与苏联没有任何关连。此外,他们将蒋介石与国民党描绘为"法西斯"、"反动"以及"腐败"。
美国国务院的左派分子同时要求,国民党与共产党组成联合政府。这是共产党的老把戏。共产党员曾以这种方式要求波兰、南斯拉夫和捷克战后政府,与共产党组成联合内阁,最终控制了这些国家。毛泽东在一九四五年预测说,联合政府可以摧毁蒋介石和"反动的美国帝国主义"。
事实上,蒋介石希望组成代表所有中国政党的战后政府。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他召开为期四十天、有两千多名代表参与的国民大会,最后通过中国民国宪法。然而,毛泽东与其共产党员拒绝与会。他们知道,共产党在中国缺乏社会大众的支持,他们只能以暴力夺取政权。
马歇尔使华
二次大战结束后,由苏联提供武装的毛泽东部队,开始全面攻击国民党政府。如果没有美国总统杜鲁门(Truman)委任的驻华特别代表马歇尔(George Marshall)的干预,毛的叛变肯定会失败。
据美国参议员麦卡锡(Joseph McCarthy)表示,无论马歇尔担任何种职务,他的所做所为都强化共产主义并牺牲美国利益。以韩战为例,时任国防部长的马歇尔驳回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将军所提的炸毁鸭绿江桥要求,使中共军队得以进入韩国,美军因而陷入困境。
在出使中国之前,马歇尔已经接受共产党的宣传路线。美国海军上将李海(William Leahy)曾表示,马歇尔在前往中国时说,他要告诉蒋介石接受共产党员,不然就得不到美国的援助。马歇尔相信毛泽东与其追随者只是保守的土地改革者。
当马歇尔初抵中国时,国民党与共产党的部队人数及枪枝的比例是五比一,所以国民党能成功击退共产党。然而,马歇尔总共提出三次停战,使共产党得以重组部队并获得苏联援助。他们控制的县遂由五十七个增加为三百一十个。
马歇尔长达十五个月的灾难性使节任务,于一九四七年一月结束。他在返美后,被杜鲁门任命为国务卿。正当中共持续获得苏联的武器供应时,马歇尔却对国民党实施武器禁运,为中国的自由带来厄运。他曾自我吹嘘说,他挥一挥笔就解除三十九个反共师的武装。
媒体的角色
美国媒体操弄大众舆论,是造成中国赤化的关键性因素。很多书籍与新闻报导捧毛贬蒋。苏联总理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概述这种策略说:"如果我们想使非共产党员成为共产党员,或是欺骗他们的话,我们必须影响他们。所以,我们必须试着渗透大型媒体。"
从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九年,美国新闻界出现了二十二本支持共产党的书籍,而支持国民党的只有七本。在这二十二本支持共产党的书籍中,每一本在文学评论中都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而支持国民党的书籍不是被严厉谴责,就是在相同的评论中被忽略。
支持共产党的书籍之所以获得如此的青睐,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评论都是由这类书籍的其他作者所写的。这二十二本亲共书籍的十二位作者,总共写了四十三篇书评,这种自己人捧自己人的做法,使这些书评洋溢着赞美之词。然而,它却让不谙亚洲事务的美国社会大众有难以去除的印象。
太平洋关系研究所的恶意影响
现已废除的太平洋关系研究所(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对美国的远东政策和主张的影响可能是最恶意的。该机构曾印制几十万本有关中国事务的小册子,给美国公立中小学和军队。这些小册子重申共产党员是土地改革者,而国民党员是法西斯主义者的神话。
美国参议院国内安全小组委员会(Internal Security Subcommittee)最后发现,该机构有五十四人与共产党有关连。
一九四五年,太平洋关系研究所发行的《美亚》(Amerasia)杂志刊登一篇文章揭露失窃美国政府文件中的机密,包括国民党军队在中国的部署细节。这本杂志一直替苏联间谍活动做掩护。
尽管美国联邦调查局以间谍罪名逮捕许多《美亚》员工,但因高层官员介入,所有的案件都不了了之。这是另一次强而有力的"黑手"密谋反对美国利益。
对华"援助"
到了一九四八年,由于马歇尔实施武器禁运,国民党政府几乎无可避免地会被中共击垮,而中共却持续获得苏联的无限制军援。
美国前大使布利特(William C. Bullitt)于一九四八年三月在外交事务委员会作证说,自从马歇尔于一九四六年八月单方面停止供应武器后,美国政府没有提供中国任何战斗机或轰炸机。这是迫使蒋介石容许共产党员进入中国政府的手段之一。
尽管当时的助理国务卿艾奇逊(Dean Acheson)虚伪地告诉美国国会,国民党已经获得超过二十亿美元的援助,但大多数是非军事或不堪使用的物资。
一九四八年四月,美国国会得知国民党情况危急,同意提供一亿二千五百万美元的军援拯救蒋介石政府。然而,这项军援的首批武器在七个月后才送达国民党的手中,而且很多机关枪欠缺弹夹或其它零件。
中国大陆沦陷
美国实施武器禁运与后来对国民党的援助行动遭到破坏,注定了国民政府的失败命运。一九四九年,中共完全占领中国大陆,蒋介石与大约两百万名追随者逃往台湾,延续中华民国政府,并将台湾建设为自由的堡垒。
当毛泽东成立极权共产党政权并屠杀几百万人时,昔日将毛定位为土地改革者的宣传神话随即消失。
中国大陆的沦陷并非错误造成的。美国众议院议员、众所公认的远东事务专家周以德(Walter Judd)说:"就平均而言,一个傻瓜有时候可能会做出有利于美国的决策。当政策由一贯以共产党利益为出发点的任何团体提出时,那就不可能是偶然的事情。"
200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