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消费取向与一般人很不相同 - 价值连城

作者:陈小雅 发表:2009-08-05 04: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这里就涉及到,常人所言毛泽东的"廉洁"问题。

在"八九民运"期间,天安门广场曾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毛泽东的儿子上前线,邓小平的儿子学圈钱,华国锋的儿子上山下乡,赵紫阳的儿子倒彩电......它反映的是各个时期的国家领导人,在民众心目中的印象。从这些印象里,毛泽东看似一个非常克己、廉洁和自律极严的人。在毛身边工作过的人,也曾描述,他饮食如何简单,穿着如何破烂。在消费方面,除了抽烟,他似乎没有更多的兴趣。不论是各国元首送给毛泽东的礼品,还是家乡百姓敬贡的土特产,毛泽东一概交与国库或分赠他人,据说,在各种礼品中,毛泽东只留下四件东西:一是西哈努克送的一个公文包;二是齐白石送的一方砚台;三是郭沫若送的一块怀表;四是宋庆龄送的一对鸭绒枕头。......在这方面,毛泽东的索取,的确连一个清廉的省、部级干部的水平也达不到。

这些情况表明,毛泽东并非一个"物质享受型"或"享乐型"的人物。但是,这即便是事实,也只是说明,毛泽东的消费癖好,与"俗人"的兴趣有所不同而已。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的消费也被掩盖在"工作需要"的幌子下面。

在上一章,我们已经谈到,毛拥有一个庞大的、需要专人管理的图书室。从他的图书管理员徐中远的回忆,我们大致可知毛泽东这方面"消费"的路径。

例如,林彪事件后,毛泽东第二次要看《水浒》,而且指明要看《金圣叹批改水浒传》。此时,在他的书库中,已经有十二种不同版本的《水浒》。但是这一次又与前次不同,他"要找线装本,字大一些的。"大约是线装的比较轻,竖排本也便于卷握,适于床上阅读;"大字本"则是方便他日益下降的视力状况。但在毛泽东的存书中,字都比较小。秘书将此情况向毛汇报之后,毛让他们"再到北京图书馆或者其他的图书馆去找"。以后,秘书们从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翻箱倒柜,找了一部线装本《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字较大,也是金圣叹评点过的。又到首都图书馆借来一部《全像绘图评注水浒全传》。后一种,主席翻看后第二天即退回。前一种毛就 "一直留在身边,默默伴随著他度过终身"。

他的藏书,据说共有"十多万册",到底有多少是买来的,多少是"借用"的,或者干脆是索要的,目前尚无专文揭示,但从他的一些秘书"近水楼台先得月 "──凭藉权势和工作机会聚敛古籍善本和文物的行径,可知毛泽东借"工作"以自娱的一斑。有资料显示,在毛的身边,一大批权贵、文化界的"把头"人物或者位高权重的秘书,都有纷纷向国家宝库──故宫博物院或地方博物馆伸手──"借用"文物的事情。那些帝王聚敛的财富──宫廷珍宝,包括价值连城的书画、印章、陶瓷、玛瑙、自鸣钟、八音盒等古玩,就凭一纸"借据",被他们无偿享用。碍于国家的文物制度,这些"借"出去的文物不利于保管和保养,保管人也无法负责,有关部门竟不得不以"作价"的方式"卖"给他们个人。而这种作价,完全不是根据文物的价值,而是象征性的收取"几元"、甚至"一角 "钱。就这样,多少价值几百万的国家财产,就"合法"地变成了私人收藏。

当然,这些"文物爱好者"的收藏,大量是从民间"市场"上购买来的。1949年的革命、三年"自然灾害",包括后来的文革,使大量过去由金权和文化贵族私人收藏的文物流入民间,它们或者因民间的收藏者不识货、或因主人生活所迫,而以极贱价卖给文物商店或古旧书店,文物商店或古旧商店则为这些新朝权贵 ──也就是那些出得起钱的人──留存或通报消息。以至于在这些"收藏家"之间,还演绎出不少明争暗斗。文革前,北京市委书记邓拓就因"非法收购文物"被有关部门立案;毛泽东的两个秘书──陈伯达和田家英的宿怨,据说也与古玩有关。据陈烈回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田曾多次随毛到杭小住,自己趁便通过那里的古旧书店搜集了不少江浙一带的清代名人墨迹。1961年,田又奉毛命到杭州搞"农村搞调查",大概是由于"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生活的拮据,不少人把祖传的文物也拿出去卖了。所以,过去只能从画册上看到的文物照片,这个时期却可以在市面上见到了。也就是在此时,田家英"意外"地发现了邓石如的一幅对联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立即买了下来。据梅行、范用说,田回京后即把此物"送给毛泽东看",毛泽东爱难割舍,"借"去挂了很长一段时间。陈伯达就是在毛处看到这副对联后,要求参观了田家英"独步海内"的收藏。而据陈伯达的儿子最近披露,田的真伪藏品,达"一千五百多件"。

田的这些活动,是否与毛有关?当时在毛身边的另一位工作人员的一则回忆透露出一些信息:

田家英与毛泽东有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情趣和爱好。毛喜欢读中国古书,喜欢中国历史,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中国旧诗词。田也有这方面的特殊爱好。......

毛泽东可说是当代一流的书法家,尤其擅长草书。他喜欢看字帖,特别是草书字帖,这是他的重要娱乐活动,也是最好的休息。......他多次要过怀素自叙帖。我们见到怀素的字帖,只要好的,就买下来给他送去。1961年10月27日,毛泽东要看怀素《自叙帖》,并指示我们,把他所有的字帖都放在那里。从此,我们就在北京和外地,买来很多字帖,包括一批套帖如《三希堂》、《昭和法帖大系》(日本影印)等,放在他的卧室外间的会客室里,摆满了三、四个书架。......以便随时观赏。1964年12月10日,毛泽东要看各家书写的各种字体的《千字文》字帖。我们很快为他收集了三十余种。行草隶篆,无所不有,而以草书为主,包括自东晋以下各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智永、怀素、欧阳询、张旭、米芾、宋徽宗、宋高宗、赵孟俯、康熙等,直到近人于右任的作品。

除了买字帖供毛泽东观赏,我们有时还到故宫借一些名书法家的真迹给他看。1959年10月,田家英和陈秉忱向故宫借了二十件字画,其中八件是明代大书法家写的草书,包括解缙、张弼、傅山、文征明、董其昌等。(选自陈小雅《中国牛仔─毛泽东的公案、行为及心理分析》)




来源:《中国牛仔─毛泽东的公案、行为及心理分析》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