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9-06-25 07:38:10作者:
李载学惆怅地回忆起好朋友跟中国说拜拜的那个夜晚。那有些像是国际经济危机的受害者"最后的晚餐"。如今,这种凄凉的告别仪式仍在中国的韩国人社区不断上演。
几个月来,李默默地看着朋友在北京望京开的餐馆走向倒闭,顾客不见了,账单越积越多。 后来有一天,他的朋友打来电话说:结束了。他告诉李,他要回家。
"我们喝了烧酒 ,谈论了很多。 "李回忆了他们的临别聚会。"我的朋友不想离开中国。但他没办法,因为待不下去了。 "
对于那些生活在国外的韩国人来说,韩元暴跌使得原来容易负担得起海外生活变成了亏损的尝试。韩元被认为是亚洲最弱的货币,在2008年3月金融危机袭来之前,130韩元可兑换1元人民币。一年后几乎翻了一倍,230韩元才能兑换1元人民币,近来韩元汇率才有所走强,达到180韩元兑换1元人民币。
吸引韩国人选择在北京上大学,是因为这里较低成本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有质量优秀的学校。而韩元贬值意味着留学成本急剧上升。从房租到用来做韩国泡菜的大白菜几乎都在涨价。于是,成千上万韩国人陆续离开中国。自去年秋天以来,北京望京地区7万韩国人中已有2.5万回国。在上海,去年1月以来10万韩国人中已有1/5离开。在沿海城市青岛,一些韩国企业主悄然消失,而中国的工人却没有得到报酬。
"企业或餐馆倒闭了,所以人们离家出走。 "一个在望京受欢迎餐厅的经理说。 "我还听到有人自杀了。因为来中国之前卖掉了在韩国的家,所以他们没有地方可去。"
汉城和北京在1992年关系正常化,不久韩国人逐渐开始来到中国,但大部分是在近几年里搬迁过来的。
受韩元贬值打击,受灾最严重的是那些依靠同胞、面向韩国人的小型韩国企业的客户。这造成了痛苦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首先是学生和工人离开,接着是依赖对这些人服务而创利的企业。一度繁荣的望京零售商业区,如今冷冷清清,到处都挂出"出租"和"停业"牌子。被称为noraebangs韩国人开的卡拉OK厅也空荡荡。曾经每天拉韩国妇女到蔬菜市场的出租车如今都停放着。较富裕的家庭已减少雇女佣服务。 。
韩国人的出走,也影响到了中国人。公寓空置率飙升。租金下降了25%,使业主们也步履艰难。
一些在北京的韩国人感到有点沮丧。
韩国人金孝珍2007年跟丈夫一起在望京开了一家韩国餐馆。她说:"我们那么努力在这里留下印记---看着它被抹去让人难受。"金的经历在韩国小企业家中具有代表性。她几年前来时,望京一片繁荣。社区在首都机场附近,方便快捷。它还有低租金和良好的学校。韩国人曾占到餐馆顾客的70%,每天晚上就餐高峰时都要排队等候。然后到去年11月,生意下跌到了底部。
"以前没有听到哪个朋友要离开中国。现在,有将近一半的人要走了。"她说。韩国人因为竞争的关系,从来不会公开谈论他们的业务及财务状况的好坏。但是后来有一天,他们宣布已经受够了。有很多在望京的韩国餐厅最近关了门。
"现在每当韩国餐馆老板见面,谈的总是如何的艰难。" 金说在最近的一次午餐时间,当时只有很少的人在消费。"我们是韩国人,与韩国是完全挂钩。如果韩国不好,那么我们也不是很好。"
为了避免倒闭,金和她的丈夫改变了策略。他们把消费对象转向了中国的客户,现在中国人占到了餐馆顾客的70%。金和她的丈夫说,他们正在致力于留在北京。但是,像其他留在中国的韩国人,他们在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餐馆老板李说,他得比以前更努力,但日子不那么有趣。现在已喝不起美国威士忌,改喝便宜的韩国烧酒,以前常做足底按摩,现在也不做了,"按摩属于奢侈,没有也能活下去。但没鸡蛋、蔬菜或酱汤,就活不下去了。"李已在北京待了15年,经历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他认为这次更糟,"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韩国人在这里感到痛苦。"
所以李对韩国人做出呼吁:"要离开,因为没有工作,没有钱。但是每个人的状况都是相同的。你留下,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他说。"但是你必须得比以前更努力。 "
几个月来,李默默地看着朋友在北京望京开的餐馆走向倒闭,顾客不见了,账单越积越多。 后来有一天,他的朋友打来电话说:结束了。他告诉李,他要回家。
"我们喝了烧酒 ,谈论了很多。 "李回忆了他们的临别聚会。"我的朋友不想离开中国。但他没办法,因为待不下去了。 "
对于那些生活在国外的韩国人来说,韩元暴跌使得原来容易负担得起海外生活变成了亏损的尝试。韩元被认为是亚洲最弱的货币,在2008年3月金融危机袭来之前,130韩元可兑换1元人民币。一年后几乎翻了一倍,230韩元才能兑换1元人民币,近来韩元汇率才有所走强,达到180韩元兑换1元人民币。
吸引韩国人选择在北京上大学,是因为这里较低成本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有质量优秀的学校。而韩元贬值意味着留学成本急剧上升。从房租到用来做韩国泡菜的大白菜几乎都在涨价。于是,成千上万韩国人陆续离开中国。自去年秋天以来,北京望京地区7万韩国人中已有2.5万回国。在上海,去年1月以来10万韩国人中已有1/5离开。在沿海城市青岛,一些韩国企业主悄然消失,而中国的工人却没有得到报酬。
"企业或餐馆倒闭了,所以人们离家出走。 "一个在望京受欢迎餐厅的经理说。 "我还听到有人自杀了。因为来中国之前卖掉了在韩国的家,所以他们没有地方可去。"
汉城和北京在1992年关系正常化,不久韩国人逐渐开始来到中国,但大部分是在近几年里搬迁过来的。
受韩元贬值打击,受灾最严重的是那些依靠同胞、面向韩国人的小型韩国企业的客户。这造成了痛苦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首先是学生和工人离开,接着是依赖对这些人服务而创利的企业。一度繁荣的望京零售商业区,如今冷冷清清,到处都挂出"出租"和"停业"牌子。被称为noraebangs韩国人开的卡拉OK厅也空荡荡。曾经每天拉韩国妇女到蔬菜市场的出租车如今都停放着。较富裕的家庭已减少雇女佣服务。 。
韩国人的出走,也影响到了中国人。公寓空置率飙升。租金下降了25%,使业主们也步履艰难。
一些在北京的韩国人感到有点沮丧。
韩国人金孝珍2007年跟丈夫一起在望京开了一家韩国餐馆。她说:"我们那么努力在这里留下印记---看着它被抹去让人难受。"金的经历在韩国小企业家中具有代表性。她几年前来时,望京一片繁荣。社区在首都机场附近,方便快捷。它还有低租金和良好的学校。韩国人曾占到餐馆顾客的70%,每天晚上就餐高峰时都要排队等候。然后到去年11月,生意下跌到了底部。
"以前没有听到哪个朋友要离开中国。现在,有将近一半的人要走了。"她说。韩国人因为竞争的关系,从来不会公开谈论他们的业务及财务状况的好坏。但是后来有一天,他们宣布已经受够了。有很多在望京的韩国餐厅最近关了门。
"现在每当韩国餐馆老板见面,谈的总是如何的艰难。" 金说在最近的一次午餐时间,当时只有很少的人在消费。"我们是韩国人,与韩国是完全挂钩。如果韩国不好,那么我们也不是很好。"
为了避免倒闭,金和她的丈夫改变了策略。他们把消费对象转向了中国的客户,现在中国人占到了餐馆顾客的70%。金和她的丈夫说,他们正在致力于留在北京。但是,像其他留在中国的韩国人,他们在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餐馆老板李说,他得比以前更努力,但日子不那么有趣。现在已喝不起美国威士忌,改喝便宜的韩国烧酒,以前常做足底按摩,现在也不做了,"按摩属于奢侈,没有也能活下去。但没鸡蛋、蔬菜或酱汤,就活不下去了。"李已在北京待了15年,经历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他认为这次更糟,"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韩国人在这里感到痛苦。"
所以李对韩国人做出呼吁:"要离开,因为没有工作,没有钱。但是每个人的状况都是相同的。你留下,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他说。"但是你必须得比以前更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