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故事的背景是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环境吧。说的是一个人遇到了生命危险,被一个很不错的年青人给救了,而这个被救的人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后来这个青年爱上了他的女儿,就登门来求婚;而这期间也有一个很不错的年轻人来登门求婚,这个年轻人却是被他救过命的人,也就是女孩的父亲是这个年轻人的救命恩人。
如果你是这个人,女孩的家长,你会把女儿许配给谁呢?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还是被自己救过命的人?我记的自己当时几乎不加思索、理所当然的想:"我当然会将女儿嫁给那个救过自己命的人"。可是往下看下去,故事里的答案却并非如此。那个人将女儿许给了被自己救过命的人,还说出了一番"道理"。
这个人想,如果一辈子要面对一个自己总是要报答的人,总是觉的欠他恩情的人,不如面对一个总是觉的欠自己恩情的人。故事说到这里好像在肯定那个人很聪明,又似乎在笑给出"知恩图报"答案的读者很傻。所以,以至于当时的我看了那番"道理"不由的一愣,其实是一个错愕,而就是这个错愕让当时年少的我在过了很多年后的今天,也没忘记这个故事。
为什么呢?现在我知道了,因为这个故事反映出的是一个生命变异后所表现出的自私、狡诈、知恩不报(其实是躲报)的心态。这就和给出相反答案的那些还没有变异到那一步的生命有了个灵魂深处的对立和冲突,这可能是我没有忘记这个故事的原因。这或许也是一个考问人的灵魂的故事吧。
这个故事会让人连想到"生命和感恩"这一深沉的话题吧。我想如果一个人丢失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感恩,那么这个生命就是从里面开始败坏了。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而这个人却有很多的缺点毛病,别人对他有各种议论。但我想,被他救过命的人却不应该参与到议论他的人中,只应想到报答他。哪怕他再不好,自己也不应对其说三道四的,因为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自己如果也去议论他,自己就是个不义之人。
这种心态应该是做人的一种基本品德吧。那么如果这个救过自己命的人因为有很多缺点毛病,相处中对自己很不好,如:说自己的坏话,贪占自己的钱财、利益,做事对自己不公等,那么自己对他又应是怎样的态度呢?我想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对待吧。而这不同的对待,反映出的就是每个生命的心性尺度吧,而这个心性中被检测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感恩"。
可能生命中深怀感恩的人,会对那个人无怨与恨,愿意倾尽自己的所有去报答他;而可能还有不同的人会:略感不平、与之争理、与之闹矛盾、与之结怨、与之打斗、与之反目......当然这些人也会振振有词:"不是我不知道感恩,而是他这个人实在太不好,太过份了"。
这就好像是说,他要报答的救命恩人还得符合他的一个标准,作为他的恩人还得有一个条件,不够他的这个标准和条件的就不是他的恩人了,他就不予承认了,就可以应付应付或不必报答或与之反目。这个"逻辑和道理"是对的吗?救命之恩就是救命之恩,不会因为被救的人对救他的人的喜恶而改变。但我看到这个"逻辑和道理 "在现在人的观念里已经是被很多人承认和不知不觉中承认的一个事实了。
或许很多人会觉的自己的这一生并没遇到过什么生命危险,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救命恩人了。如果有,自己是会无怨无悔的报答的。真的是没有这样的救命恩人吗?我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那就是自己的父母、长辈(祖父母等)。他们对自己又何止是救过一次生命呢?在我们的生命还没有长到学会保护自己之前,他们一时看护不到,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三岁以前的幼儿基本是不离大人的怀抱的,常常是被抱在怀里的。所以孔子的礼教中规定了为人子的要为逝去的父母守孝三年,这个数字也是纪念那不离父母怀抱的三年幼儿时期。因为孔子的一个弟子不赞同,说守孝三年时间太长,没有必要那样,孔子才讲了这个道理,并对那个弟子的话感到很伤心。
后来我悟到儒家通过这种守孝的礼教,让弟子摈弃世俗守这么长时间,好像是蕴含着儒生修炼的内涵在其中。因为守孝中要求戒除的东西(如戒娱乐、美食、美服)和静心自省等状态,与修炼人的守戒、闭关是差不多一样的状态。
古时的人之所以道德高尚,其中之一是因他们心中存有深深的感恩吧。对天地的感恩就是"敬",对天子的感恩就是"忠",对父母的感恩就是"孝",对亲友的感恩就是"义"。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我明白了那个涌泉的源头就是 "感恩"。
如果一个人生命中缺失了这个东西,说是报恩,付出了一些后,就会患得患失了。一个人的心中拥有感恩,才会面对世事纷纭,舍的心平气和,忍的坦坦荡荡。所以孔子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感恩"不是人学来的,而是每个人的生命中先天就具有的。我们自身很多美好的东西是因为我们远离了自己的真正家园,在千载轮回、万丈红尘中湮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