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晴雨之外--谈苏轼〈定风波〉(图)

发表:2009-03-27 18: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此词是苏轼在神宗元丰五年谪居黄州时所作,全词叙写沙湖道中忽雨忽晴变化极端之气候状况,激发出作者对人生顺逆境遇的深刻体悟。

首句"穿林打叶声"为雨声,东坡虽未携带雨具,但他并不像同行那样狼狈的躲雨,反而是连听都不听,对外界的挫折完全不予理会;"莫"字为否定词,置于句首时力量加强,表现出面对逆境时的坚强意志。

第二句"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突如其来的外在打击,丝毫未影响到东坡赏玩的兴致,反而展现一种从容悠闲的气度。

到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这种悠闲的气度逐渐转为强烈,"竹杖"、"芒鞋"是最简单的行路工具;而"轻胜马",走路胜于以马代步,不必倚仗他者的力量,轻松自在,积极肯定素朴生活的自得和快乐。

接着的二字句"谁怕",又比上一句更具力量,面对困境时,更展现出绝决的战斗意志。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平生"是一辈子,显示词中人的决心不是一时的意气之争,即使是一生都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亦甘之如饴。

上片叙写酒后遇雨,意态十分高昂,下片雨停酒醒,情绪逐渐平缓,表现的是另一种理性的观照。

"料峭春风吹酒醒"之"料峭"形容春风的冷,细细的刺进毛细孔,酒醒后,整个心情冷静下来。

"微冷"同指生理和心理的冷。虽然回复了理智,但人生态度却不因此而改变。

"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显示恶劣的雨境已过去,出现了夕阳。出太阳本是自然现象,但构句方式却变成夕阳主动的迎接我,先前雨天所造成的阴霾被温煦的夕照融化了,词中人没有因为遭受打击而封闭内心,再度面对未来时,仍能乐观的敞开自我。

最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头看看来时路的那段坎坷风雨,一切都过去了,"归去"二字意义丰富,可以是回家、可以是回到最终的归宿......不管是什么,经过了一番风雨的归去心情,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况,这句看得极为透彻,要看透风雨困境,是一般人普遍的想法,但是连顺境的"晴" 都想要参透,就真的不容易了。

其实,不论是晴是雨,都只是表象的变化罢了,随着外界的晴而喜、雨而忧,哪里还能保有自我本真?看破了这一层,词中人此刻的心情是二者皆空、无所滞碍,展现出一种澄澈清明的人生哲理。




来源:人间福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