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的政策难题

作者:Craig Stephen 发表:2009-02-04 01: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为了抑制经济下滑,众多政府正在抓紧制定新的政策措施。

新加坡正在酝酿一系列大胆的措施方案,中国有重量级的刺激措施,香港似乎也在默默准备。

农历新年不仅仅是一个庆祝的时刻,通常也是有所行动的时刻。亚洲企业都正在为新的一年作准备。往年的年末虽然企业会派发奖金和红包,但通常也是员工跳槽的时间,可是今年会有更多人发现已经无槽可跳。

中国大陆工厂的数百万农民工在春节返乡,但这一次,他们购买的可能是单程车票。

在新加坡,预计今年将有200,000名外籍工人离开,新加坡政府称,新加坡经济可能会进一步萎缩5%。

在香港,这种撤离则表现得更加寂静,国际学校新增的学额空缺显示外籍人士正准备离开。

投资者今后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哪些国家最能够从经济低迷中复苏。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政策反应。中国希望其高达人民币4万亿元(5,850亿美元)的刺激方案能拉动部分就业。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至17年低点6.8%,失业情况随之出现。

投资者对此还没有把握。

美林(Merrill Lynch)对基金经理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依然是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只有10%的地区基金经理预计中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将好转。

虽然亚洲许多经济体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都存在依赖,但中国经济放缓对香港的冲击可能是最直接的。毗邻香港的广东省已经有数万企业倒闭。

为了避免出现公司破产风潮,香港政府上周宣布,计划重新启动被搁置的破产法立法程序。该法案与美国的破产法第十一章类似,将给公司一个冷却期进行重组,避免不必要的破产。

虽然香港还没有像新加坡那样出现急剧的经济萎缩,但也已经出现了很多危险的迹象。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在一份新的研究报告中警告称,香港低估了衰退的深度。香港经济正以自1998年以来最快的速度放缓,房屋销售降至1990年以来最迟缓的状态。港元兑美元的联系汇率制不可避免地限制了香港的经济政策选择,摩根大通称,随着经济衰退程度的加深,联系汇率制的持久性可能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新加坡的表现很突出,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已经在低迷中蹒跚前行,而且还因为其提出了广泛的政策应对措施,其中不仅有传统的金融刺激措施,还有节支举措和减税政策。

包括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在内的许多公司已经宣布减薪,高级公务员上周被告知他们今年的薪水将被削减12%-20%。

新加坡的刺激方案将要求其首次动用财政储备,用资金及其他方式补贴公司的薪金支出。政府将支付员工月薪的12%(每位员工最多300新元,合200美元),当然前提是这些面临困难的员工是新加坡人。

新加坡将今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上限从18%调低至17%,使其更接近香港16.5%的税率。

到目前为止,香港的大多数公司都避免了象1998年那样的减薪和裁员现象。这看起来象是立场一致地证明局面并不是很糟糕,以提振人们的信心。而且如果香港充分地诉苦,中央政府可能会象以前那样对其采取救助政策。

然而,光有一副勇敢的面孔是不够的,因为在未来的一年中,经济问题将会越来越多。不仅仅是香港人,还有外来的投资者,都会要求政府作出更好的政策反应。


来源:华尔街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