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与官场的互动

作者:五岳散人 发表:2009-02-02 15:3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上班第一天,某门户网站新闻首页所推荐阅读的主题就直接把在下"雷"了个外焦里嫩。该新闻--或者说旧闻吧,毕竟是过年前就已经发生的事,大致算是现在进行时--说的是某位网友到南京溧水无想寺风景区游逛,发现无想寺前横幅招展,上书"无想禅寺新年撞钟法会,护佑各级领导官运亨通,万姓拥戴"。看来这禅寺的名字实在是起错了,"无想"而有想,想得居然是护佑各级领导官运亨通。

当然,如果我们从好的一方面理解此事,应该说寺中的师傅们是颇有济世救人之慈悲心的。万姓拥戴者,必然是各级领导做好了份内的事才能有的结果,这样的领导官运亨通也不能不说是"万姓"的幸运。至于从坏的一方面理解也就不多说了,毕竟我们这里寺庙与官场还是有些交集的,也算是传统文化之一。更何况历代出家人无论古今中外都把交通官场作为护教宣教的不二法门,所谓"沙门不敬王者"固然是宗教人士的高风亮节,但也很难说这种"不敬"对于自身发展是否有所障碍。"法自王者兴"倒是很多人遵循的世俗理路,尤其在这种新年撞钟法会的场合,由领导来撞钟祈福,谁能说不宜呢?

最近一些年,各地领导参与宗教活动渐渐多了起来,各种宗教场所经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记得很多开光法会之类的地方,都能看到当地领导去随喜并与宗教人士亲切交流。关注宗教活动当然是好事,而有宗教信仰说不定能够更关注民间疾苦,则是大大的好事了。

按照新科国学大师于丹女士的话说,中国其实是没有宗教传统的,而儒教就是中国的宗教。这话也对也不对。从现代宗教的意义上说,中国确实没有宗教传统,但中国的宗教传统往往是渗透在生活当中。比如说我们的古话里就有这么个说法,叫做"公门之内好修行"。修行就是宗教用语,而这种入世的观念又确实是儒家思想渗透到道、佛两家的结果。三教合一的理念,不过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一些太平日子。

从这话的意思上来看,中国传统的宗教观念里,修行不但是自身的修养,更是要救拔世间的疾苦。而能够救拔世间的疾苦者,是需要世俗力量的。公门当中自然凝聚了最大的世俗力量,如果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话,往往也就连带着做了修行。这既是一种规劝,也是一种勉励,至少也算是给秉政者一点救赎的盼头儿。

可惜的是,这么好的修行之地,往往很多人并不珍惜。前脚刚刚在开光法会上正心诚意,后脚直接就被纪检部门查处的应该还是有不少的。无他,因果关系弄颠倒了而已。正如这个横幅所显示的,如果万民景仰而加官进爵是百姓之福的话,那么,先要加官进爵而后才万民景仰恐怕就只能是事与愿违了。

佛家是讲究因果的,当地领导是否前去撞钟不得而知,那要看佛祖是否有灵了。但我们百姓出于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对此是可以质疑的。在感念无想禅寺"有想"万姓之余,倒是不免要提醒一下这些师傅们,劝善虽然是好事,振兴宗门也是应该做的,但千万弄明白其中的因果,免得把这个弄成一笔糊涂账。当然,您糊涂不要紧,不要让我们的领导也糊涂嘛。万一他也弄拧了因果,这个很觉有风雅韵味的故事不免就变味了。


来源:投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