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子女读书难

发表:2008-08-23 14: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有媒体披露,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些公立学校,以学校容量有限为由,拒绝让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农民工的要孩子上学,必须经过抽签选择就读学校。

香港的《太阳报》援引大陆媒体的报导说,根据河南郑州市这些学校的抽签入学的方法,希望孩子上学的农民工必须要抽签选学校,家长抽到哪所学校,孩子就要到哪所学校上学,即使抽到离家很远的学校,孩子的年龄再小,也别无选择。报导说,要求农民工通过抽签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学校,不仅是河南省的个案,而是当下整个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目前全中国有农民工近两亿。他们在城市干最脏、最累的活,为城市的繁荣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却是中国最弱势的一个群体,权益没有任何保障。虽然中国政府一直在要求各地政府保护农民工权益,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多年来,中国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几乎没有任何改善,他们的子女教育就是其中一个典型问题。旅居美国的中国学者方觉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的最大障碍: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当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中国现在存在着超过1亿以上的文盲,相当一些是在农村的。如果不能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正常教育问题,那么,农民工子女很大一部分就会加入到新的文盲队伍中。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义务教育是按照户口原则去管理的,农民工在城市里面就没有正式户口,他们的子女就没有权利去上所在城市的公办学校。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在户籍制度改革之前,可以首先做一些调整,要把教育和户籍分开。教育是义务教育,不管你在城市有没有户口,你的子女都应该享受到义务教育。”

根据报导,目前中国大陆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有近两千万。他们的失学率高达9.3%, 有近100万名适龄的农民工子女不能及时入学。这些无学可上的儿童只能游荡在城市街头,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却不属于城市,他们的父母在城市里工作,但城市却不能给他们一张书桌。让所有儿童都能同等地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政府的责任,但中国大部分城市的政府却一直在逃避这种责任,剥夺了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报导指出,在中国,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经常受到种种歧视,包括不能参加学校或当地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不能参加体育比赛等。他们几乎完全被隔离在城市正常生活之外。在很多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还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这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工来说,是完全不可能承受的负担,因而,他们的子女不得已只好进入专门为外来打工者的子女办的打工学校。比如,北京市有40万农民工子女中,有一半在打工者学校就读。这些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而且还经常遭到政府随意取缔。北京市海淀区就曾因取缔打工学校,造成上万名农民工子女无学可上。旅居法国的中国劳工问题专家蔡崇国先生表示,这是中国农民工受到歧视的另一个见证:

“中国农民工工资低,没有工会,没有劳资谈判,所以他们可以剥削农民工。农民工的问题很多,比如说农民工没有医疗保险,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理论上,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有了保险,但是农民工的保险没有全国联网,甚至很多省里面都没有联网。农民工要有自己的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合法联系,使农民工有一种集体的力量,就会办自己的报纸,就会受到尊重。”

报导警告说,教育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如果中国上百万农民工子女继续被排除在学校之外,继续游荡在城市街头,那么,耽误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前途,更严重的是,他们可能会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导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