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 中国体育队队员瞒岁数的前科实在太多了!

发表:2008-08-14 20:4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国际体操联合会有规定,凡是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必须是1993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也就是得年满十五周岁。有人说了为什么要做这个规定?难道岁数小在比赛中还能占便宜?这里正好给大家普及点儿知识,在体操这个项目上,有时岁数小的就能占便宜。首先,岁数小体重就轻,在高低杠、平衡木等项目上更容易控制身体,为什么女体操队员年龄大就不容易出成绩,像刘璇21岁得金牌那都是祖奶奶级的,再如程菲,随着年龄发育,皮下脂肪增厚,体重增加,这可能对她做动作就不利,体重问题对男女体操运动员都有影响;其次是身高,个子小的就更灵巧,你看京剧团练武生的,包括现在一些武术运动员---咱这武术也挺丢人,不为打人,成了另类体操了,以前国家体委副主任徐才有一次看武术比赛就跟我说,小梁,你看这些武术运动员怎么个子都这么小啊,我说是啊,怎么都这么小呢,徐主任叹了口气:翻跟头容易呗。大家明白了吧,所以武术这种另类体操不进奥运会我看太正常了,进了奥运会反而把武术糟蹋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成年人登高容易出现恐高现象,新疆有一种高空走绳的传统民间艺术达瓦孜,练习达瓦孜必须在孩子很小甚至刚会走路时就得把他抱到长绳上,因为孩子小,对高空的恐惧感差,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人也一样。国际体操联合会考虑到这些因素,作出了如此规定。另外更重要的是,这么小的年纪,就要经过艰苦的练习参加这么激烈的比赛,心理和生理上都不一定承受得了,就像社会上不允许雇佣童工差不多。

结果7月29日,美国的《纽约时报》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中国女子体操队的两名队员--何可欣和江钰源--涉嫌年龄作假。何可欣的高低杠水平高,江钰源的自由操具备相当实力,两人也是中国队团体的主力,何可欣报名的出生日期是1992年1月1日,江钰源报名的出生日期是1991年11月1日,纽约时报报道的根据是,通过在Google上搜索发现了一份很早以前一次国内比赛国家体育总局给运动员报名的资料,资料显示何可欣实际是1994年1月1日出生,而且有趣的是这份资料纽约时报是通过网络缓存信息查出来的,那份原始资料被有意的屏蔽了,但美国人通过技术手段硬是给翻出来了,同时还查出2006年在成都的一次比赛,何可欣报名也是1994年1月1日;江钰源以前登记用的身份证也被查出来,从中可知她的出生日期是1993年的10月1日,也不符合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美国人就拿着这两个证据上告到国际体操联合会,举报中国队这两名队员年龄造假,没有资格参赛。

这一纸诉状把我们的体操队弄得焦头烂额,队里赶紧搜集证据证明我们没有造假行为,国际体操联合会经过审查身份证和其他基础信息,通过了中国队的相关证据,两名队员可以正常参赛,此事也告一段落。

可是为什么人家拿你这事儿说事儿?就是因为中国体育队队员瞒岁数的前科实在太多了。为什么要瞒岁数?因为他往小了报,就可以多次参加青少年比赛,增加进国家队的机会,以前咱们就多次讲过,到现在,网队的总裁都不知道易建联的年龄是26还是21,能差出5岁!我问过一个乒乓球国手你今年到底多大,回答是:多大我妈都不知道。改岁数改的次数太多,自己都糊涂了。一个国奥队的队员打完奥运会后进大学学习,就和同学说:我还跟你们混呢,我都奔三张儿的人了。你瞧瞧,23岁以下才能打奥运会,他那儿都奔三张儿了,还不是超龄球员。这个球员还说,走走走,到我老家参加我妹妹婚礼去,结果一看他妹妹年纪比他还大三岁,这叫什么事儿?改年龄已经成了中国体育的一种常态了,所以人家挑毛病才专抓你这个把柄,而且师出有名。我们得反思一下,这个事儿我们没毛病,可人家为什么单拿年龄造假说事儿,还有我们运动员报名的年龄,像什么1月1日、10月1日、11月1日出现得太多,这都是为了改年龄方便,就连没改之前的那个年龄都可能是假的,我们也知道在中国,你要是和派出所的人关系好,想改个身份证简直太容易了,所以人家质疑你年龄上的诚信程度,进而质疑你其他信息的诚信程度,我们应该应那句老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咱得从中反思,如果中国体育这么搞下去,像当年的柯达杯,用咱们的老爷们儿打人家小孩儿打进个前八,中国体育早早晚晚要为这些改年龄的事情埋单,这不是一种健康的体育发展方式,我们应该想到是不是应该对中国体育这种改年龄的现象痛下狠手了,不要再在这条歪路上越走越远。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