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启用居住证 未破除户籍制度

发表:2008-08-02 02: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从8月1号开始,中国南方的深圳将全面启用居住证,取代原先的暂住证。与此同时,批评者指出,换用居住证只是换汤不换药,把中国公民人为划分为不同等级的户籍制度并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经过将近一年的实验,从星期五起,深圳市居住证制度将正式开始实施,从1984年以来启用的暂住证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官方媒体称,这是一项重大改革,"居住证将取代这一历史悠久且备受诟病的歧视性制度。"

但是,来自中国的报道说,深圳许多居民表示,与暂住证相比,最大的好处不过是不用一年一换。在教育、住房、养老保险等涉及居民关键利益的问题上,居住证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把居民分为三六九等的歧视性户籍制度。

*城乡差异*

在中国,新生儿户籍由父母的户籍决定,农村户籍人口跟城市户籍人口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方面有很多、很大的差距。

在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中国大饥荒时期,农村户籍跟城市户籍的差异可以是生死之差。在那次大饥荒中,被饿死的几千万人几乎百分之百是农村户籍的人,因为他们得不到城市人口可以得到的政府配给的粮食供应。

直到1970年代中期,农村户籍跟城市户籍的这种巨大差异依然在四川这个人口第一大省明显存在。那时,人们可以用几十斤全国粮票到四川农村换取一个能干活、能生娃娃的四川姑娘。当时的共产党四川领导人赵紫阳冒险进行农村经济改革,破除了当地持续多年的饥荒,受到民众的广泛称道,一时间"想吃粮,找紫阳"的说法不胫而走。

中国从1970年代末开始全面推行改革,但这种对公民实行公然歧视的户籍制度没有改变。虽然农村户籍跟城市户籍的差异不再是是否有粮食吃、是否能生存还是饿死的差异,但户籍制度在教育、就业、养老保险等方面对公民的歧视显得突出起来。

*城城差异*

户籍制度的差异不仅仅是农村跟城市的差异,城市跟城市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2001年,山东省青岛三名高考考生状告中国教育部对考生实行公然歧视。例如,有一名考生的成绩是457分,这样的成绩在山东省连非重点大学都不能录取,但是在北京,这个分数已经超过了重点大学的录取线。

青岛三名高考考生状告中国教育部的案件后来不了了之。法院奉命不受理,中国官方的新闻媒体奉命不再进行任何报道。

*农民工生活差费用高*

中国宪政学者张祖桦表示,就像中国已经有许多人指出的那样,深圳以及中国其他地方进行的暂住证换居住证只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对被许多人批评为落后的户籍制度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实质上,他仍然是维系了现有的、旧有的把中国公民区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部分这样的一种户籍制度。"

中国官方媒体也承认,深圳的暂住证换居住证改革,并不会给没有深圳户口的深圳居民带来教育、就业、养老保险方面的实质性明显好处。中国宪政学者张祖桦表示,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依然存在:

"甚至于我见到很多农民工,他们到城里住在贫民窟,租住房子,水费电费通常都要比我们城市居民贵得多,甚至能贵一倍,还有贵两倍的。"

在中国,农民工的子女要想跟随父母在打工的城市上学,当地公立学校不接收,他们只能花费成千上万元人民币的额外学费,上民办学校。

深圳一位居民在接受官方新闻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现在他的居住证就像以往的暂住证一样,如果持有居住证真的是"有利可图",又何需规定非深圳市户籍人员申办?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