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在推广错别字方面 绝对第一(图)

发表:2008-07-06 17:4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央电视台举办"百家讲堂",推出若干文化明星后,有人说央视为提升中国民众的文化素养作出了贡献,不管人们是否认可这个说法,我要说,央视在推广错别字方面起的作用也是绝对第一。

我指的是央视谈话节目的中文字幕。不管是哪一个频道的节目,凡有字幕,不出错的情况少,出错的时候多,而且往往是一个节目多次出错,错得让人哭笑不得。

举最近的例子。 8月12日晚上8点20分播出的"第一线"节目,题目是"南皮双烈女",刚开头就出现"明国大总统徐世昌",这个错误让人匪夷所思,"明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朝哪代?

在这个节目的后面,画面上出现一张旧照片,字幕上写的是:"这是我们的导演在故址堆里找到的照片",这又是错得离谱,"故址"怎么成堆,怎么从中搜寻出一张照片,实在令人难以想象。显然,导演不是从"故址堆"中,而是从"故纸堆"中找到一张照片。

这次节目中把"民国"的"民"写成了"明白"的"明",相反的情况也发生过,一次节目是与金庸对谈,金庸曾创办和主编《明报》,字幕写的却是《民报》,这就张冠李戴了,而且是一个大大的错误,《明报》办于1959年,在香港,而《民报》办于1905年,在日本,是孙中山亲自主持创办的同盟会的机关报。音不同字也不同,历史意义更是大不相同,是万万错不得的。

出现的是低级错误,反映的问题却不只是水平低,而且是不动脑筋、不负责任。这个节目明明叫"民国奇案","民国奇案"几个字醒目地长时间出现在画面上,应该说是想出错都难,但偏偏就是出错了。干这项工作的人哪怕脑子里闪一个念头"这说的是民国的事"就行了,或者,简单地动动脑筋也行:"明国大总统,这说的是哪朝哪代的事呀?"

类似这样不动脑筋、不负责任的例子还有。央视曾经有过一个节目,报道我国著名羽毛球女运动员龚智超退役后在家乡湖南当上了体育行政官员,字幕把她的名字写成"龚志超",可笑之处在于,当字幕上是"龚志超"时,画面却是主人公正在作会议发言,一块醒目的座位牌"龚智超"正对着观众。

其实,责任心比水平更重要。记得大约两年前看央视的新闻频道节目,说的是刚开通北京到埃及和土耳其的旅游项目,其中把"伊斯坦布尔"说成土耳其的首都,其实,初中学过地理就会知道,土耳其的首都是安卡拉而不是伊斯坦布尔。我赶忙上网查央视电话,结果大部分电话号码无效,最后打通一个,对方说他不是新闻频道,不管,让我自己设法联系新闻频道。我当时真是又急又气,央视闹笑话,怎能不急?我都感到脸面上挂不住,也坐不住,你们怎么好像没有一点事?这好像大庭广众之下看见你家老爷子裤子的拉练没有拉上,心急火燎地告诉你,不想你却这么打我的回票:"啊,这事不归我管。"

央视应该聘请一些退休中小学语文教师去纠错兼上课,以提升职工的文字水平,至于责任心和长脑子,就不知道该靠谁了。


来源:MSN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