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8-05-10 11:51:27作者:
45岁公务员沈先生,有便血情形很久了,他认为是痔疮引起的“正常现象”,没想过就医治疗。
3年前,沈先生的母亲因病住院,那阵子为了兼顾工作与照顾母亲,睡眠不足、身心疲惫,有次排便时竟大出血,就医后医生判断是痔疮恶化,也担心可能长了“坏东西”,除了开药膏给他,也进一步安排钡剂大肠X光检查。检查结果没有异常,沈先生按时涂药后症状也好转不少。
故事还没结束。去年, 沈 先生大出血的情形重演,这一次还伴随着腹痛、大便形状明显改变(变得又细又小,有时还有透明黏液),但他自恃两年前检查结果正常,又没有家族病史,毫不在意身体发出的警讯。
直到后来他的一位同学得到大肠癌,症状和他一模一样,他才警觉事态严重,到医院做大肠镜检查。
检查过程很顺利,医生熟练地将大肠镜从肛门插进去,先是很快地推至大肠末端,再慢慢拉回做地毯似的检查。 沈 先生没有打麻醉,清楚地听到医生说:“目前都很好,没有发现瘜肉或肿瘤。”他原本忐忑不安的心稍稍释怀。没想到几分钟过后,医生脸色凝重地指着荧幕,“这里有一个肿瘤,要切片看是好的还是坏的。” 沈 先生惊愕不已,脑中一片空白。
切片结果显示是恶性肿瘤,而且因为发现较晚,已经是第三期大肠癌,也就是癌细胞转移到淋巴,五年存活率约40~50%。虽然心里先做了最坏的打算,噩耗宣布时, 沈 先生仍一时无法接受,反覆自问:“为什么是我?” 沈 太太则是惊慌失措,泪流不止。
由于肿瘤有5公分之大,医生先以放射疗法加电疗,让肿瘤缩小至3公分后开刀割除,再做化学治疗。化疗的副作用很难受,疗程还没结束, 沈 先生就决定放弃化疗,所幸病情已经控制,现在除了每三个月的定期回诊,生活起居已回归正常轨道。而这次生命的重挫,让他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建立新的饮食习惯,也不敢再轻忽身体求救的讯号。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之前没检查出异常?医生判断,3年前那一次大出血,肠子应该已经有瘜肉,可能是钡剂X光检查有误差(浓度配得不好或照得不好),影响医生的判读。医生认为,如果当时再做大肠镜检查确认,或许就能提早发现,免去后来的折腾。
很多痔疮患者像 沈 先生一样,以为便血症状只是旧疾作祟而“忍”着不就医,忽略出血也可能是大肠癌的先兆,林口长庚医院大肠直肠科医师张简俊荣指出。
马偕医院大肠直肠外科医师刘建国透露,甚至有人求医后不肯面对真相,坚信自己只是痔疮并非罹癌,转而求助绑痔疮(医生以橡皮圈紧绑痔疮,约8~10天痔疮组织因坏死而脱落)、吃偏方、自行购买成药,延误治疗时机。
几乎所有大肠直肠科医师都遇过辗转求医治疗痔疮却未改善,经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大肠癌的病人。歌手杨烈因便血、腹泻难忍第一次就医时,也被误诊为痔疮发作,换了第二家医院才诊断出大肠癌。
病人难判断,医生也常误诊。那么到底该怎么区别究竟是痔疮,还是大肠癌呢?
张简俊荣说,一般以出血的颜色做初步判断,痔疮出血颜色鲜红,是排便时因用力挤压造成静脉出血;而大肠癌出血颜色偏暗红,是癌细胞侵袭、破坏正常组织造成,血液留在肠内一段时间才随粪便排出。
不过要小心的是,如果肿瘤位置若靠近肛门,也会排出鲜红的血色,因此还要看有无合并其他症状,如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小或不成形)、或贫血,最好赶紧就医检查。
愈早发现存活率愈高
大肠癌可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除了警觉症状,定期筛检是更积极的防治做法。大肠癌有90%以上由瘜肉长大变化而来的,癌变过程约需5~10年的时间。初期症状不明显,病患发觉异常时,大多已是第二、三期甚至末期,因此早期筛检、切除瘜肉是避免罹癌的重要防线。
但台湾筛检率偏低,显见警觉性不高。根据2005年国内一项调查指出,50岁以上的民众筛检率只有二成。
因而造成发现大肠癌时已太晚,国民健康局分析2004年的29家医院、6,463名新增病例发现,二、三期病患比率超过五成三,而早期大肠癌发现率不到二成,低于美国的二成九。
“应想办法提高民众对大肠癌的认识,尤其是高危险群,”也是大肠直肠外科学会理事长张简俊荣大声疾呼。
有鲔鱼肚者请小心
国内最新调查发现,腰围粗细(新陈代谢症候群的指标)与大肠癌大有关系。台大医院肝胆肠胃科医师邱瀚模分析院内健诊中心近5000人的资料发现,有代谢症候群的人罹患多发性大肠瘜肉症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3倍。至于两者为什么会有关联,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高危险群:
50岁以上的民众:歌手杨烈、作家张晓风、导演杨德昌、香港艺人钟楚红的先生朱家鼎,都在50岁前后罹病。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一般民众50岁之后每年一次粪便潜血检查、每5年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或钡剂X光超音波检查、每10年一次全大肠镜检查。 邱瀚模 医师特别强调,有75%的大肠癌患者没有家族病史,因此早期检查格外重要。
有家族病史:父母其中一人罹患大肠癌,子女罹患机率是一般人的2~4倍,如父母两人皆有,则危险性提高3~6倍。
多位大肠直肠科医师发现,近来有年轻化的趋势,50岁以下的患者愈来愈多,因此马偕医院刘建国医生呼吁有家族病史者应提早在40岁开始接受大肠镜检查。
有个人病史:包括曾得过大肠癌、慢性发炎性大肠炎如溃疡性大肠炎及克隆氏症、腺瘤性瘜肉。有大肠癌病史者,复发机率高达五成,最好每三个月追踪一次,二年后每半年、五年后每一年检查一次;而有腺瘤性瘜肉者,瘜肉切除后每3年追踪一次;至于有慢性发炎性大肠炎患者,建议发病后8年开始筛检。
美国知名主播凯蒂
3年前,沈先生的母亲因病住院,那阵子为了兼顾工作与照顾母亲,睡眠不足、身心疲惫,有次排便时竟大出血,就医后医生判断是痔疮恶化,也担心可能长了“坏东西”,除了开药膏给他,也进一步安排钡剂大肠X光检查。检查结果没有异常,沈先生按时涂药后症状也好转不少。
故事还没结束。去年, 沈 先生大出血的情形重演,这一次还伴随着腹痛、大便形状明显改变(变得又细又小,有时还有透明黏液),但他自恃两年前检查结果正常,又没有家族病史,毫不在意身体发出的警讯。
直到后来他的一位同学得到大肠癌,症状和他一模一样,他才警觉事态严重,到医院做大肠镜检查。
检查过程很顺利,医生熟练地将大肠镜从肛门插进去,先是很快地推至大肠末端,再慢慢拉回做地毯似的检查。 沈 先生没有打麻醉,清楚地听到医生说:“目前都很好,没有发现瘜肉或肿瘤。”他原本忐忑不安的心稍稍释怀。没想到几分钟过后,医生脸色凝重地指着荧幕,“这里有一个肿瘤,要切片看是好的还是坏的。” 沈 先生惊愕不已,脑中一片空白。
切片结果显示是恶性肿瘤,而且因为发现较晚,已经是第三期大肠癌,也就是癌细胞转移到淋巴,五年存活率约40~50%。虽然心里先做了最坏的打算,噩耗宣布时, 沈 先生仍一时无法接受,反覆自问:“为什么是我?” 沈 太太则是惊慌失措,泪流不止。
由于肿瘤有5公分之大,医生先以放射疗法加电疗,让肿瘤缩小至3公分后开刀割除,再做化学治疗。化疗的副作用很难受,疗程还没结束, 沈 先生就决定放弃化疗,所幸病情已经控制,现在除了每三个月的定期回诊,生活起居已回归正常轨道。而这次生命的重挫,让他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建立新的饮食习惯,也不敢再轻忽身体求救的讯号。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之前没检查出异常?医生判断,3年前那一次大出血,肠子应该已经有瘜肉,可能是钡剂X光检查有误差(浓度配得不好或照得不好),影响医生的判读。医生认为,如果当时再做大肠镜检查确认,或许就能提早发现,免去后来的折腾。
很多痔疮患者像 沈 先生一样,以为便血症状只是旧疾作祟而“忍”着不就医,忽略出血也可能是大肠癌的先兆,林口长庚医院大肠直肠科医师张简俊荣指出。
马偕医院大肠直肠外科医师刘建国透露,甚至有人求医后不肯面对真相,坚信自己只是痔疮并非罹癌,转而求助绑痔疮(医生以橡皮圈紧绑痔疮,约8~10天痔疮组织因坏死而脱落)、吃偏方、自行购买成药,延误治疗时机。
几乎所有大肠直肠科医师都遇过辗转求医治疗痔疮却未改善,经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大肠癌的病人。歌手杨烈因便血、腹泻难忍第一次就医时,也被误诊为痔疮发作,换了第二家医院才诊断出大肠癌。
病人难判断,医生也常误诊。那么到底该怎么区别究竟是痔疮,还是大肠癌呢?
张简俊荣说,一般以出血的颜色做初步判断,痔疮出血颜色鲜红,是排便时因用力挤压造成静脉出血;而大肠癌出血颜色偏暗红,是癌细胞侵袭、破坏正常组织造成,血液留在肠内一段时间才随粪便排出。
不过要小心的是,如果肿瘤位置若靠近肛门,也会排出鲜红的血色,因此还要看有无合并其他症状,如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小或不成形)、或贫血,最好赶紧就医检查。
愈早发现存活率愈高
大肠癌可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除了警觉症状,定期筛检是更积极的防治做法。大肠癌有90%以上由瘜肉长大变化而来的,癌变过程约需5~10年的时间。初期症状不明显,病患发觉异常时,大多已是第二、三期甚至末期,因此早期筛检、切除瘜肉是避免罹癌的重要防线。
但台湾筛检率偏低,显见警觉性不高。根据2005年国内一项调查指出,50岁以上的民众筛检率只有二成。
因而造成发现大肠癌时已太晚,国民健康局分析2004年的29家医院、6,463名新增病例发现,二、三期病患比率超过五成三,而早期大肠癌发现率不到二成,低于美国的二成九。
“应想办法提高民众对大肠癌的认识,尤其是高危险群,”也是大肠直肠外科学会理事长张简俊荣大声疾呼。
有鲔鱼肚者请小心
国内最新调查发现,腰围粗细(新陈代谢症候群的指标)与大肠癌大有关系。台大医院肝胆肠胃科医师邱瀚模分析院内健诊中心近5000人的资料发现,有代谢症候群的人罹患多发性大肠瘜肉症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3倍。至于两者为什么会有关联,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高危险群:
50岁以上的民众:歌手杨烈、作家张晓风、导演杨德昌、香港艺人钟楚红的先生朱家鼎,都在50岁前后罹病。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一般民众50岁之后每年一次粪便潜血检查、每5年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或钡剂X光超音波检查、每10年一次全大肠镜检查。 邱瀚模 医师特别强调,有75%的大肠癌患者没有家族病史,因此早期检查格外重要。
有家族病史:父母其中一人罹患大肠癌,子女罹患机率是一般人的2~4倍,如父母两人皆有,则危险性提高3~6倍。
多位大肠直肠科医师发现,近来有年轻化的趋势,50岁以下的患者愈来愈多,因此马偕医院刘建国医生呼吁有家族病史者应提早在40岁开始接受大肠镜检查。
有个人病史:包括曾得过大肠癌、慢性发炎性大肠炎如溃疡性大肠炎及克隆氏症、腺瘤性瘜肉。有大肠癌病史者,复发机率高达五成,最好每三个月追踪一次,二年后每半年、五年后每一年检查一次;而有腺瘤性瘜肉者,瘜肉切除后每3年追踪一次;至于有慢性发炎性大肠炎患者,建议发病后8年开始筛检。
美国知名主播凯蒂
·库里克的先生就是因大肠癌,在42岁时去世。两年前凯蒂去做了大肠镜检查,并将检查过程在电视上转播,引起很大的回响,美国筛检率短时间内提高20%。
歌手杨烈罹癌复原后,也参与公益演出,现身说法呼吁民众,早期筛检、警觉症状、保有健康的生活型态,是预防大肠癌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