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专家警告:中国物价可能出现全面通胀

发表:2008-04-27 19: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4月25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8》的预判:「短期内,物价转向全面通胀压力加大,有导致经济下滑过快的风险,因此调控需要把握好力度。考虑到出口下降等因素,未来经济可能还有通缩压力。」该报告由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中心完成。国家统计局多名专家参与了撰稿。

明年后年可能有通缩压力

撰稿人之一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警告说,当前中国从投资到工业产品,到消费品等多个领域的价格都出现明显涨幅,短期内物价面临从结构性通胀向全面通胀转变的可能。

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为4.8%。今年一季度涨幅为8%。该报告指出,当前的物价既有成本推动因素,也有需求推动因素。有内生因素,也有外生因素。

另一撰稿人、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处长施发启则认为,今年物价上半年的上涨压力较大,主要是上半年的物价翘尾因素使得物价涨幅在5%以上,下半年涨幅相对会低一些。

但是考虑到出口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等因素,可能会出现国内产品过剩情况,因此明年或后年可能还有通缩压力。施发启指出,如果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中国出口下降太快,将导致国内产品供大于求,使得通缩再次出现,同时经济也会下降。

统计局官员:CPI短期难回落

此外,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2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上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在短期内恐难回落。

针对中央政府年初提出要将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8%左右的目标,彭志龙表示:「4.8%的增长更多的是一种愿望,根据当前出台的一季度数据,这一目标的实现压力非常大。」

社科院:今年增长10%以上

而中国社科院4月24日发布《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8年春季报告》,预测2008年我国GDP增长率将达到10.7%左右,增长速度与上年相比出现回落,但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

由于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报告预计2008年各种价格指数上升幅度仍将处于较高水平。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分别达到4.4%和5.5%左右。随着各项调控价格政策措施生成效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年内将呈现前高后低的势态。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