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中国作家:和我过去在中国看到的可完全不一样(图)

作者:李默 发表:2008-03-30 22: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旅澳中国作家

【看中国记者李默墨尔本报导】3月30日晚,神韵艺术团结束了在澳洲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中心(State Theatre in Arts Center)的最后一场演出。散场时,记者采访了一位旅澳中国作家。记者叙述了他观看神韵演出后的感想。

作家说:"每一个节目都很精彩。总的来说,每一个节目都有它独特的群体体现。做为一个整体来看,她是非常的整体化(integrated)。 分开后都有它不同的地方。所以你把当中哪一个节目拿去都很可惜。而且关于舞蹈的编排,我可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这和我过去在中国看到的可完全不一样。我在这里算是真的看到了中国传统的东西。"

"我觉得那个《万王之王》意义深刻,如果跟圣经里联系起来的话,我觉的就是耶稣基督能够下世来做王。我不知道这里的那个万王之王是指哪一个?"

"我觉的那个《顶碗舞》也不错。她强调了三个特点,就是那个身韵啊,他把身体的动作和音乐的节奏完全吻合地协调起来, 动作和音乐非常紧凑地联系在一起,动作和音乐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个艺术水平是很高,很高的。"

"在场的观衆都没有一个人动的,没有一点噪音,大家看了都不愿离去。"

"最后的那个鼓的节目《威风战鼓》非常漂亮,那个鼓能代表中国的特色。如果能在每年英国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上表演的话,那应该是最棒的。她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和亚洲的那种文化。她那个战车式的大鼓、她的节奏感,特别是她那个敲边的感觉。还有一个它跟西方的传统大鼓不一样,她的节奏很美,真的很能体现那种独特的亚洲文化。我希望最好有一天应该能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见到神韵的那个鼓。"

"还有那个蒙古的那个筷子舞,很有特色的。也可以拿到那个爱丁堡艺术节。她那个筷子的节奏和动作配合的妙不可言,真的是妙不可言!我觉得这是我们华人在海外的文化,我觉得这在国内人(大陆)看不出的东西,而在国外可以看得出来。毕竟她博采众长吧,她能够把其他的东西跟中国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这是很不错的。(国外)环境很自由,还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

这位作家作为自由撰稿人过去在澳洲报纸《大洋报》上曾发表过文章。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