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 北魏郦道元
2001年3月9日,阿富汗神学士政权用炸药摧毁了位於巴米扬的两尊大佛,引起举世震惊。这座与敦煌石窟丶印度阿毡多石窟,同被列为世界三大佛教艺术最珍贵遗产的文化遗存,就此在地球上消失。世人将神学士政权与野蛮划上等号,对中国人来说,更彷佛唤回对「文化大革命」浩劫的记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之举,发生於公元446年的春天。原本就仇恨佛教的北魏太武帝,听信大臣崔浩的谗言颁布残忍的《灭佛诏》,诛杀长安城内的所有僧尼,将各地所有的佛教经像全部毁灭。这场血腥暴行的始作俑者崔浩,後来遭到满门灭族的报应,据说历史上大臣被戮辱者,没有一个比得上崔浩更惨。太武帝也得怪病惨死。
後来文成帝即位,相信太武帝之死是其灭佛行径所遭致的报应,故极欲重振佛法,他听从沙门统北凉高僧昙曜的建议,於武州塞开凿巨型石窟,这也就是云冈石窟创建的由来。
犍陀罗雕刻艺术的影响
佛教艺术的兴起,正值印度与波斯丶希腊文化交流的孔雀王朝时代,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诏令凿窟建塔。贵霜王朝时期(约公元1-3世纪),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与北印度的秣亮罗成为两大雕刻中心。
犍陀罗人汲取古埃及丶希腊丶罗马丶波斯的雕刻手法,并加以发展,形成表现美的比例丶合谐的几何形体和洋溢着生命力的人体雕塑艺术。3世纪以後,犍陀罗雕刻艺术向西传入阿富汗地区,并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新疆及内地,着名的巴米扬石窟,即被公认为是後期犍陀罗艺术成就的代表。
佛教艺术的初传中土,尚保留着外域传入的风格,雕像上有着蓄胡丶卷发和通肩袈裟的犍陀罗风格表现,其後才开始有本土特色融入。到了南北朝时期,进入佛教艺术史上第一个高峰,不仅有大型石窟工程的陆续开凿,并在北魏汉化政策的推动之下,带入汉式的表现作风,加速了佛教艺术本土化的变革。
云冈石窟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精华,创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丶建筑丶音乐及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云冈石窟见证中外情谊
2001年12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在中国各大石窟中,以造型美丽丶雄伟着称,因其建在武周山最高处的云冈故得名。武周山位於中国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石窟始凿於北魏兴安2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前後动员4万馀人参与开凿,连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佛教徒都加入了此一举世闻名的伟大创作。
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万1千馀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远望石窟就好像布满蜂洞的超级蜂巢。石窟分为东丶中丶西3个区,东区有4个窟,中区有9个窟,西区有40个窟。东区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区石窟每个都分前後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区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後的作品。
第3窟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有12个长方形石孔,窟分前後两室,後室雕1佛2菩萨像,体态丰满,衣纹流畅,从雕造手法判断,应为隋唐时期的作品。第5窟为清顺治8年(公元1651年)建造,窟内中央端座佛像一尊,是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高17米,佛像的膝上可站立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大佛的周围雕满小佛,蔚为壮观。
第7窟窟顶,刻满飞天的浮雕,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生动活泼。第12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手执排萧丶箜篌等古典乐器,神情回异,是研究中国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第15窟雕有1万馀尊小佛座像,又称万佛洞。第20窟如来大佛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佛像跏趺端坐,面容呈慈悲丶庄严丶欢喜丶思维丶入定等22相,吸引中外人士争相目睹。
北魏着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石窟艺术是建筑丶雕塑丶绘画等艺术的综合体。纵观云冈群佛的形态,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丶身上丶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同时,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是中国古代人民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