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名老资格外交官最近著书透露,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六四后曾经说:美国之音造谣说他死了,"可见谣言不可信"。另外,邓小平在六四后还说过,如果美国领导人根据美国之音定调、制订国策,要吃亏的。美国之音在邓小平去世之前从来没有报导或转载过这类传闻。
吴建民是中国外交学院院长,曾当过驻法国大使和外交部发言人。他在去年年底出了一本新书《外交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7年12月),谈到了他在40年外交生涯中十几个他的实践案例。
其中一个案例谈到了六四后,老布什总统派出特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将军秘密访问中国时,中共实际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同斯考克罗夫特的谈话。1989年六四后,斯考克罗夫特曾经两次作为老布什总统的特使访问中国,7月一次、12月一次,7月是极其秘密的访问,12月是公开访问。
*首次披露的内容*
邓小平和斯考克罗夫特12月的会谈内容已经收录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人民文学出版社93年10月版,第350页)。7月访问的一些会谈内容是吴建民这本书首次披露。
邓小平是中共老一代领导人,一生三起三落,几次被毛泽东打倒,最后在1978年复出,推动改革开放,但也下令89年镇压示威民主运动,导致严重流血事件。他1990年辞去了其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国家军委主席。邓小平1997年去世,终年93岁。
吴建民的书中说,当时会谈结束时,斯考克罗夫特"客气地说:‘邓主席身体很好。'"邓小平反应敏捷,马上回答道:"老了,85岁了。美国之音放出谣言,说我病重、死了,可见谣言不可信。"
*美国之音未报导过邓去世传闻*
事实上,无论六四前后还是邓小平在97年过世以前的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消息说他已经去世,其中大多数是来自香港媒体的报导。但是美国之音从来没有报导或转载过这种新闻。美国之音的报导准则是:报导或转载的新闻需要有两个以上有信誉的独立消息来源证实才能播出。而1997年以前有关邓小平去世的消息从来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所以美国之音从来没有报导过邓小平去世的传闻。
吴建民在他的新书《外交案例》中说,邓小平所说的"谣言不可信"是话里有话的,是要告诫美国政府不要根据满世界飞的谣言来判断中国的形势,美国政府在谣言基础上制定对华制裁政策,是极不明智的。
邓小平1989年10月会见到访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曾更严厉地批评了美国之音。根据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31页的内容,他说:"美国公众得到的情报来自美国之音和美国报刊,什么‘天安门广场血流成河',死了多少万人,连具体数字都有。美国之音太不像话,一批撒谎的人在干事,连起码的诚实都没有。如果美国领导人根据美国之音定调,制订国策,要吃亏的。"
*陈子明:中共惯用作法*
北京学者陈子明
一位关注美中关系的中国老干部说,85高龄的邓小平不会自己收听美国之音的广播,他一定是听了汇报才得出这样的结论。北京的学者陈子明说,邓小平听汇报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正确:"邓小平这样讲,是要为他的已经说出的结论来找一些证据,不管这些证据是多么薄弱,只要有一星半点,他马上抓住,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也不搞什么社会调查,也不搞什么统计分析,这是中共里一些人的惯用做法。"
陈子明六四后被当成幕后黑手判刑13年,坐牢多年后保外就医。他说,邓小平认为,六四的发生是因为有"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邓小平一定要找一些理由来说明,确实是"国际上的反动派"影响操纵了中国的政治运动,说美国之音如何如何,是"最方便的一个借口"。
陈子明还说,曾有一个专门研究中美关系的美国学者找到他,询问美国的对华政策、对中国异议人士的政策有没有对六四造成影响。陈子明说,没有任何影响:"因为没有任何接触。我所认识的参加六四的这些人中,跟美国政府没有任何接触,他们也没有任何触角探过来。老布什访华时曾宴请过方励之。除了这件事,我不知道中国的知识分子同美国政府有什么接触。"
*不了解美国国情*
至于邓小平所说的"如果美国领导人根据美国之音定调,制订国策,要吃亏的"这种说法,陈子明说,这是中国某些领导人自己想当然推出来的观点。他说:"据我所知,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对中国政府的决策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在我个人的案子上,1980年有关我的问题就有两个内参到了政治局,而政治局就根据这个内参给当时高校的民主竞选活动来下结论。他们就是这样做的,所以他们揣测美国政府可能也这么做吧。实际上说明他对美国政府的决策过程,完全缺乏了解。"
有关邓小平所说的美国政府根据美国之音的报导做出决策的这种说法是不了解美国国情而产生的错误结论。美国法律规定,美国之音不能在美国国内播出,因此美国之音在美国国内没有影响力。美国之音也不能向美国政府提供情报资讯,不能扮演像新华社向中国政府提供内参作为决策依据的角色。
2003年底在德州举行的一次美中高层会议期间,美国之音记者曾遇到斯考克罗夫特,并问他1989年7月这次秘密中国行为什么要弄得如此秘密,连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都不通知。斯考克罗夫特说,当时美国国内压力、特别是国会的压力太大,不这样根本无法成行。他还说,邓小平当时的确思维敏捷,看问题尖锐,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