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8-02-13 00:35:05作者:
南京保卫战17位殉国将军
少将十一人
萧山令(1892-1937),湖南益阳人。宪兵司令部副司令兼代理首都警察厅厅长、南京市长等。
1911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1916年毕业。回湖南蔡钜猷、贺耀祖部任连长、营长、团副、参谋等职。1928年任益阳县县长。1929年1月任首都宪兵司令部中校参谋,1930年升参谋处处长。1932年任总务处处长,主管全国宪兵的编制与训练工作。1936年3月攫升为少将参谋长。1937年11月中旬宪兵司令谷正伦赴武汉就医,升任宪兵司令部副司令,成为南京宪兵首脑。旋首都卫戍司令部成立,长官唐生智命令其代理首都警察厅厅长暨南京市市长,以便宪警协调行动。因积极组织修筑野战和城防工事、维持市内秩序等,颇受好评。12月,南京保卫战开始,所属1万余名宪警除负责防守城内重要据点外,还协助防守上新河、雨花台、光华门等处复廓阵地,光华门战斗最激烈时清凉山宪兵部队曾被调遣驰援。12月12日上午城防危殆时,命令宪兵增筑城内街垒工事,准备巷战。下午奉命撤退,并殿后督队。夜于仪凤门外又指挥宪警与追敌激战,渡江时为日军汽艇机枪扫射身亡。后追晋中将。
朱赤(1900-1937),江西修水人。第88师262旅少将旅长
1925年7月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次年参加北伐,任见习官,随部转战湖南、江西。1932年参加淞沪抗战,因功升任营长。1935年,随部进驻江阴、常熟一带,构筑锡澄线及吴福线国防工事。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任88师262旅3团团长,屡次请战效命。8月,晋升为262旅少将旅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曾在上海八字桥等地首战日军,攻占日本海军司令部。8月下旬,退守苏州河和江湾一线,多次击退日军进攻。11月初,奉命率部退往南京。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88师以262旅、264旅及一个补充团兵力守卫雨花台一带。9日,日军第六师团突破牛首山,先后以两个联队向雨花台发起猛攻,均被击退。10日以后,日军于光华门附近攻击受阻,遂以两个师团在飞机、大炮、坦克的协同下全力猛攻雨花台。守军奋勇血战,反复肉搏,第一、二线阵地相继被摧毁,仍率余部退缩至核心工事顽强抗击。12日下午,部队损失殆尽,仅余特务连,遂命士兵打开几十箱手榴弹盖子,用绳串连导火索,待日军进至阵地前沿时全部引爆,敌人遗尸遍地。不久,因弹尽力竭全部壮烈殉国。
高致嵩(1898-1937),广西岑溪人。第88师264旅少将旅长
1925年7月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次年1月毕业后任见习官,参加东征、北伐诸役。1930年调南京卫戍司令部。1931年底,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二师改编为陆军第88师,任该师中校参谋。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2月,随88师开赴上海支援十九路军,作战负伤。1933年调任湖北省保安团营长,参加“围剿”工农红军。1934年,投奔浙江省保安处处长兼浙赣皖边区“剿匪”司令官俞济时,升任保安处补充团上校团长,旋改任第三团团长。参加“围剿”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937年8月,率部参加淞沪会战,被编入88师264旅。因功升任264旅少将旅长。11月,奉命撤退。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与262旅朱赤部协同防守雨花台阵地,连日顽强抗击日军进攻,毙敌数千。友军阵地被突破后,三面受敌,仍率部坚守阵地。12日下午,与全旅大部官兵壮烈殉国。后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1986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易安华(1900-1937),江西宜春人。第87师259旅少将旅长
1925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宪兵科。次年毕业,任军校宪兵教练所见习少尉队长,后调任中央宪兵团排长,参加北伐。1927年升任浙江警备司令部第三补充团上尉连长。1928年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次年入中央教导队。毕业后任教导第一师第一团上尉连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升任少校营长。次年,教导师改编为陆军第87师,任该师第261旅522团中校团副。1932年赴上海增援十九路军抗日。1933年冬,升任该团上校团长。 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随87师围攻上海市区日军阵地,毙伤大量日军,遂任该师259旅旅长。11月,奉命撤离上海。后于镇江任戒严司令。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守中华门右翼阵地。9日,日军猛攻光华门、通济门、雨花台。10日午后,第九师团部分日军冲入光华门,占据沿街房屋。乃率部与该师261旅经过8个多小时血战,全歼入城日军。易安华与旅参谋主任倪国鼎等30余官兵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罗策群(1893-1937),广东兴宁人。第66军259师少将副师长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工科毕业。历任参谋、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抗战爆发时任第66军259师475旅旅长,参加淞沪会战。9月在刘行与日军血战9昼夜。又于杨木桥指挥击溃日军劲旅久留米师团,因功升任159师副师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因师长谭邃有病先期过江,代行师长之职。曾率部在汤山阻击从京杭公路北上之敌两昼夜。12日夜,来自广东的66军、83军集合部队出太平门,沿京杭公路向皖南突围,率159师奉命打前锋,在紫金山北麓的岔路口遇敌阻击,数次冲击不果,乃亲自率队向敌冲锋,不幸中弹殉国。
姚中英(1896-1937),广东平远人。第83军156师少将参谋长
1924年参加革命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25年参加东征。毕业后参加北伐。后入陆军大学第八期,毕业后回广东任陈济棠部独立第一师二旅六团中校团副、燕塘军校上校教官等职。陈下野后,调任余汉谋第四路军教导旅上校参谋长。1937年,以上校团长职务由广东韶关奔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因功升为第83军156师少将参谋长。后在镇江设防。12月初,镇江被日军占领,撤往南京,扼守汤山一带。8日,奉命率部与36师预备二团在紫金山以东的青龙山、龙王山一线,掩护第一线守军退守复廓阵地,与衔尾猛攻的日军连日激战,后因伤亡惨重退入太平门。12日,指挥所部向日军兵力薄弱处突击,身先士卒,辗转冲杀,不幸中弹,壮烈殉国。
司徒非(1893-1937),广东开平人。第66军160师少将参谋长
1917年入保定军校第六期,1919年毕业。1922年,任游击总司令,协助孙中山讨伐在广州叛变革命的陈炯明。后历任江门市市长、广州市公安局局长、广东省政府参议员。1932年1月,任十九路军独立团团长参加淞沪抗战,作战英勇,被报章赞誉为“大胆将军”。战后,为十九路军将领追悼阵亡将士撰写挽联:“挥戈比鲁阳,及尔皆亡,泪落吴江湖猛士;掣挺击倭奴,为民效死,伤哉血浦招英魂。”1933年11月,随十九路军在福建省组织“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失败后,在香港经营礼香酒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任第四路军少将高级参谋。160师参加淞沪会战时,在该师协助指挥。11月,上海沦陷后,随军退守南京,任160师少将参谋长。12月6日至8日在汤山阻敌。10日所部刚撤至大水关,又奉命调入城内准备巷战。12月13日随部经太平门突围至句容,身中数弹殉国。
李兰池(1899-1937),辽宁锦西人。第57军112师少将副师长
1926年冬,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步兵科。1928年8月毕业,入东北军缪澂流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团长等职。1933年,随部参加热河抗战和长城抗战,旋即转赴关内。1937年,以第57军112师少将副师长之职参加淞沪会战,驻防江苏南通、海门等地,守备长江左岸。11月,率部渡江据守江阴要塞。在日军第十三师团进攻下顽强抵抗,浴血苦战,连连退敌。后日海军参战,阵地工事大部被毁,官兵伤亡甚多,乃于12月1日向镇江突围。10日开赴南京前线,在蒋庙一带与日军激战,亲上火线督阵,击退日军进攻。12日,南京城破,奉命突围,率队冲锋时于太平门附近中弹阵亡。
刘国用(1898-1937),广东梅县人。第74军58师174旅少将副旅长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1930年起历任第十六师一团少校营长、中央军校南昌分校中校教官。1936年起任第74军58师344团团副、上校团长。1937年8月任该师147旅少将副旅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守牛首山。9日,在与敌激战3日后,退守水西门以东地区为预备队。继续与敌激战,13日于水西门外殉国。
蓝运东(1899-1937),湖南醴陵人。预备第十师少将参谋长
1924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后升至军事委员会军务局专员。1937年10月由福建新兵编成预备第十师,任少将参谋长。12月于南京殉国。
万全策(1902-1937),广西苍梧人。教导总队第一旅少将参谋长
入广东西江讲武堂,后进过中训团研究班。1924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队,转第二队。1937年,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旅少将参谋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第一旅防守紫金山南的工兵学校左侧、孝陵卫、西山、中山门一带,旅指挥所设紫金山第一峰。自8日起协助旅长周振强与敌交战,主阵地始终未失。至11日战事最激烈时阵亡。
追赠少将6人
雷震(1901-1937),四川蒲江人。教导总队第3旅上校副旅长
1924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炮兵科,1925年毕业,留校任军械处党代表。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32年参加淞沪抗战,时任团长。1937年抗战爆发,调南京,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三旅上校副旅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坚守紫金山阵地。12日下午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撤离,雷震率部留守。13日,掩护军民于下关火车站乘火车突围,与连长雷天乙等上最后一节车厢殿后。日机空袭将列车炸断,火车头拉着前面车厢开走,乃下车指挥官兵抗击日寇,力战阵亡。1938年9月追晋为少将,入祀蒲江忠烈祠。198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谢承瑞(1905-1937),江西南康人。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
1927年10月入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攻读陆军专业,1930年1月毕业。1937年时为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所部与87师260旅防守工兵学校。9日,防守淳化的51师败退回城,在尾追的日军第九师团的猛攻下阵地失守,遂退入光华门与87师、156师、宪兵教导二团等坚守城垣,并迫退城外日军。10日,光华门两次被突破,但入城日军均被歼灭,有少量残敌隐藏于城门洞内。遂建议组织敢死队清除残敌获准。半夜,从箭楼上将汽油桶摔到门洞口,点燃烧敌,并亲率教导二团敢死队打开城门,与从城上缒下的156师敢死队前后夹击,敌人悉数被歼,且俘获一人,原本抱病参战的谢承瑞为火焰灼伤。此后坚守光华门。13日凌晨始受命撤往下关,在挹江门因身体虚弱被拥挤失控的人群踩倒身亡。后追赠少将。
华品章(1902-1937),四川西昌人。第88师262旅上校副旅长
1924年赴成都考入国民革命军军士教导队,毕业后在军中服役。1926年入黄浦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炮兵科,在校时即参加北伐。1927年6月毕业。先在第五十八师历任排、连、营长,后调第72军88师任军士教育大队长。因训练有方,升任该师262旅524团中校副团长。1935年升任该旅野战补充兵团上校团长,入川驻防灌县。1936年秋奉调回南京,升任262旅副旅长兼野战补充兵团团长,驻南京外围。1937年8月开赴上海前线抗击日军,11月底撤至南京整补备战,驻守雨花台阵地。12月9日,随部先后击退日军两个联队的进攻。后日军主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协同下连日猛攻雨花台,战况激烈。12日下午在拼杀中壮烈殉国。1939年8月追晋为陆军少将。
韩宪元 (1902-1937),广东文昌人。第八十八师262旅524四团上校团长
1925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37年时任第88师262旅524团上校团长,参加淞沪会战,英勇拒敌,坚守四行仓库掩护撤退的谢晋元即为其所部团副。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守雨花台阵地,激战累日。12日,在雨花台与旅长朱赤等壮烈殉国。后追赠少将。
黄纪福(1902-1937),广东梅县人。第66军159师477旅上校副旅长
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后入第十一教导队学习。曾参加北伐战争。1936年在第66军159师任团长。1937年率部在刘行、广福等地奋勇抗击日军,予敌重创。12月,任477旅副旅长,参加南京保卫战,在汤山拒敌。汤山失守后经麒麟门退大水关集结待命。10日随一五九师调驻明故宫,策应增援光华门的156师。12日,南京失守,随66军经太平门突围,沿途战斗中壮烈牺牲。后追赠少将。
蔡如柏(?-1937),广西邕宁人。第66军160师956团上校团长
广西陆军干部养成所毕业。1936年任第一集团军第十一师参谋长,后调任66军160师上校参谋处长。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负责一六O师作战补给等工作。上海失守后,调任160师956团团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曾随部在汤山阻敌。8日,汤山失守,随六十六军奉命退大水关休整。13日,随部突围至汤山时遭遇日军第十六师团主力的攻击,战斗中壮烈牺牲。后追赠少将。
少将十一人
萧山令(1892-1937),湖南益阳人。宪兵司令部副司令兼代理首都警察厅厅长、南京市长等。
1911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1916年毕业。回湖南蔡钜猷、贺耀祖部任连长、营长、团副、参谋等职。1928年任益阳县县长。1929年1月任首都宪兵司令部中校参谋,1930年升参谋处处长。1932年任总务处处长,主管全国宪兵的编制与训练工作。1936年3月攫升为少将参谋长。1937年11月中旬宪兵司令谷正伦赴武汉就医,升任宪兵司令部副司令,成为南京宪兵首脑。旋首都卫戍司令部成立,长官唐生智命令其代理首都警察厅厅长暨南京市市长,以便宪警协调行动。因积极组织修筑野战和城防工事、维持市内秩序等,颇受好评。12月,南京保卫战开始,所属1万余名宪警除负责防守城内重要据点外,还协助防守上新河、雨花台、光华门等处复廓阵地,光华门战斗最激烈时清凉山宪兵部队曾被调遣驰援。12月12日上午城防危殆时,命令宪兵增筑城内街垒工事,准备巷战。下午奉命撤退,并殿后督队。夜于仪凤门外又指挥宪警与追敌激战,渡江时为日军汽艇机枪扫射身亡。后追晋中将。
朱赤(1900-1937),江西修水人。第88师262旅少将旅长
1925年7月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次年参加北伐,任见习官,随部转战湖南、江西。1932年参加淞沪抗战,因功升任营长。1935年,随部进驻江阴、常熟一带,构筑锡澄线及吴福线国防工事。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任88师262旅3团团长,屡次请战效命。8月,晋升为262旅少将旅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曾在上海八字桥等地首战日军,攻占日本海军司令部。8月下旬,退守苏州河和江湾一线,多次击退日军进攻。11月初,奉命率部退往南京。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88师以262旅、264旅及一个补充团兵力守卫雨花台一带。9日,日军第六师团突破牛首山,先后以两个联队向雨花台发起猛攻,均被击退。10日以后,日军于光华门附近攻击受阻,遂以两个师团在飞机、大炮、坦克的协同下全力猛攻雨花台。守军奋勇血战,反复肉搏,第一、二线阵地相继被摧毁,仍率余部退缩至核心工事顽强抗击。12日下午,部队损失殆尽,仅余特务连,遂命士兵打开几十箱手榴弹盖子,用绳串连导火索,待日军进至阵地前沿时全部引爆,敌人遗尸遍地。不久,因弹尽力竭全部壮烈殉国。
高致嵩(1898-1937),广西岑溪人。第88师264旅少将旅长
1925年7月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次年1月毕业后任见习官,参加东征、北伐诸役。1930年调南京卫戍司令部。1931年底,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二师改编为陆军第88师,任该师中校参谋。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2月,随88师开赴上海支援十九路军,作战负伤。1933年调任湖北省保安团营长,参加“围剿”工农红军。1934年,投奔浙江省保安处处长兼浙赣皖边区“剿匪”司令官俞济时,升任保安处补充团上校团长,旋改任第三团团长。参加“围剿”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937年8月,率部参加淞沪会战,被编入88师264旅。因功升任264旅少将旅长。11月,奉命撤退。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与262旅朱赤部协同防守雨花台阵地,连日顽强抗击日军进攻,毙敌数千。友军阵地被突破后,三面受敌,仍率部坚守阵地。12日下午,与全旅大部官兵壮烈殉国。后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1986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易安华(1900-1937),江西宜春人。第87师259旅少将旅长
1925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宪兵科。次年毕业,任军校宪兵教练所见习少尉队长,后调任中央宪兵团排长,参加北伐。1927年升任浙江警备司令部第三补充团上尉连长。1928年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次年入中央教导队。毕业后任教导第一师第一团上尉连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升任少校营长。次年,教导师改编为陆军第87师,任该师第261旅522团中校团副。1932年赴上海增援十九路军抗日。1933年冬,升任该团上校团长。 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随87师围攻上海市区日军阵地,毙伤大量日军,遂任该师259旅旅长。11月,奉命撤离上海。后于镇江任戒严司令。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守中华门右翼阵地。9日,日军猛攻光华门、通济门、雨花台。10日午后,第九师团部分日军冲入光华门,占据沿街房屋。乃率部与该师261旅经过8个多小时血战,全歼入城日军。易安华与旅参谋主任倪国鼎等30余官兵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罗策群(1893-1937),广东兴宁人。第66军259师少将副师长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工科毕业。历任参谋、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抗战爆发时任第66军259师475旅旅长,参加淞沪会战。9月在刘行与日军血战9昼夜。又于杨木桥指挥击溃日军劲旅久留米师团,因功升任159师副师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因师长谭邃有病先期过江,代行师长之职。曾率部在汤山阻击从京杭公路北上之敌两昼夜。12日夜,来自广东的66军、83军集合部队出太平门,沿京杭公路向皖南突围,率159师奉命打前锋,在紫金山北麓的岔路口遇敌阻击,数次冲击不果,乃亲自率队向敌冲锋,不幸中弹殉国。
姚中英(1896-1937),广东平远人。第83军156师少将参谋长
1924年参加革命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25年参加东征。毕业后参加北伐。后入陆军大学第八期,毕业后回广东任陈济棠部独立第一师二旅六团中校团副、燕塘军校上校教官等职。陈下野后,调任余汉谋第四路军教导旅上校参谋长。1937年,以上校团长职务由广东韶关奔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因功升为第83军156师少将参谋长。后在镇江设防。12月初,镇江被日军占领,撤往南京,扼守汤山一带。8日,奉命率部与36师预备二团在紫金山以东的青龙山、龙王山一线,掩护第一线守军退守复廓阵地,与衔尾猛攻的日军连日激战,后因伤亡惨重退入太平门。12日,指挥所部向日军兵力薄弱处突击,身先士卒,辗转冲杀,不幸中弹,壮烈殉国。
司徒非(1893-1937),广东开平人。第66军160师少将参谋长
1917年入保定军校第六期,1919年毕业。1922年,任游击总司令,协助孙中山讨伐在广州叛变革命的陈炯明。后历任江门市市长、广州市公安局局长、广东省政府参议员。1932年1月,任十九路军独立团团长参加淞沪抗战,作战英勇,被报章赞誉为“大胆将军”。战后,为十九路军将领追悼阵亡将士撰写挽联:“挥戈比鲁阳,及尔皆亡,泪落吴江湖猛士;掣挺击倭奴,为民效死,伤哉血浦招英魂。”1933年11月,随十九路军在福建省组织“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失败后,在香港经营礼香酒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任第四路军少将高级参谋。160师参加淞沪会战时,在该师协助指挥。11月,上海沦陷后,随军退守南京,任160师少将参谋长。12月6日至8日在汤山阻敌。10日所部刚撤至大水关,又奉命调入城内准备巷战。12月13日随部经太平门突围至句容,身中数弹殉国。
李兰池(1899-1937),辽宁锦西人。第57军112师少将副师长
1926年冬,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步兵科。1928年8月毕业,入东北军缪澂流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团长等职。1933年,随部参加热河抗战和长城抗战,旋即转赴关内。1937年,以第57军112师少将副师长之职参加淞沪会战,驻防江苏南通、海门等地,守备长江左岸。11月,率部渡江据守江阴要塞。在日军第十三师团进攻下顽强抵抗,浴血苦战,连连退敌。后日海军参战,阵地工事大部被毁,官兵伤亡甚多,乃于12月1日向镇江突围。10日开赴南京前线,在蒋庙一带与日军激战,亲上火线督阵,击退日军进攻。12日,南京城破,奉命突围,率队冲锋时于太平门附近中弹阵亡。
刘国用(1898-1937),广东梅县人。第74军58师174旅少将副旅长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1930年起历任第十六师一团少校营长、中央军校南昌分校中校教官。1936年起任第74军58师344团团副、上校团长。1937年8月任该师147旅少将副旅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守牛首山。9日,在与敌激战3日后,退守水西门以东地区为预备队。继续与敌激战,13日于水西门外殉国。
蓝运东(1899-1937),湖南醴陵人。预备第十师少将参谋长
1924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后升至军事委员会军务局专员。1937年10月由福建新兵编成预备第十师,任少将参谋长。12月于南京殉国。
万全策(1902-1937),广西苍梧人。教导总队第一旅少将参谋长
入广东西江讲武堂,后进过中训团研究班。1924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队,转第二队。1937年,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旅少将参谋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第一旅防守紫金山南的工兵学校左侧、孝陵卫、西山、中山门一带,旅指挥所设紫金山第一峰。自8日起协助旅长周振强与敌交战,主阵地始终未失。至11日战事最激烈时阵亡。
追赠少将6人
雷震(1901-1937),四川蒲江人。教导总队第3旅上校副旅长
1924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炮兵科,1925年毕业,留校任军械处党代表。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32年参加淞沪抗战,时任团长。1937年抗战爆发,调南京,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三旅上校副旅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坚守紫金山阵地。12日下午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撤离,雷震率部留守。13日,掩护军民于下关火车站乘火车突围,与连长雷天乙等上最后一节车厢殿后。日机空袭将列车炸断,火车头拉着前面车厢开走,乃下车指挥官兵抗击日寇,力战阵亡。1938年9月追晋为少将,入祀蒲江忠烈祠。198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谢承瑞(1905-1937),江西南康人。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
1927年10月入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攻读陆军专业,1930年1月毕业。1937年时为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所部与87师260旅防守工兵学校。9日,防守淳化的51师败退回城,在尾追的日军第九师团的猛攻下阵地失守,遂退入光华门与87师、156师、宪兵教导二团等坚守城垣,并迫退城外日军。10日,光华门两次被突破,但入城日军均被歼灭,有少量残敌隐藏于城门洞内。遂建议组织敢死队清除残敌获准。半夜,从箭楼上将汽油桶摔到门洞口,点燃烧敌,并亲率教导二团敢死队打开城门,与从城上缒下的156师敢死队前后夹击,敌人悉数被歼,且俘获一人,原本抱病参战的谢承瑞为火焰灼伤。此后坚守光华门。13日凌晨始受命撤往下关,在挹江门因身体虚弱被拥挤失控的人群踩倒身亡。后追赠少将。
华品章(1902-1937),四川西昌人。第88师262旅上校副旅长
1924年赴成都考入国民革命军军士教导队,毕业后在军中服役。1926年入黄浦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炮兵科,在校时即参加北伐。1927年6月毕业。先在第五十八师历任排、连、营长,后调第72军88师任军士教育大队长。因训练有方,升任该师262旅524团中校副团长。1935年升任该旅野战补充兵团上校团长,入川驻防灌县。1936年秋奉调回南京,升任262旅副旅长兼野战补充兵团团长,驻南京外围。1937年8月开赴上海前线抗击日军,11月底撤至南京整补备战,驻守雨花台阵地。12月9日,随部先后击退日军两个联队的进攻。后日军主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协同下连日猛攻雨花台,战况激烈。12日下午在拼杀中壮烈殉国。1939年8月追晋为陆军少将。
韩宪元 (1902-1937),广东文昌人。第八十八师262旅524四团上校团长
1925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37年时任第88师262旅524团上校团长,参加淞沪会战,英勇拒敌,坚守四行仓库掩护撤退的谢晋元即为其所部团副。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守雨花台阵地,激战累日。12日,在雨花台与旅长朱赤等壮烈殉国。后追赠少将。
黄纪福(1902-1937),广东梅县人。第66军159师477旅上校副旅长
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后入第十一教导队学习。曾参加北伐战争。1936年在第66军159师任团长。1937年率部在刘行、广福等地奋勇抗击日军,予敌重创。12月,任477旅副旅长,参加南京保卫战,在汤山拒敌。汤山失守后经麒麟门退大水关集结待命。10日随一五九师调驻明故宫,策应增援光华门的156师。12日,南京失守,随66军经太平门突围,沿途战斗中壮烈牺牲。后追赠少将。
蔡如柏(?-1937),广西邕宁人。第66军160师956团上校团长
广西陆军干部养成所毕业。1936年任第一集团军第十一师参谋长,后调任66军160师上校参谋处长。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负责一六O师作战补给等工作。上海失守后,调任160师956团团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曾随部在汤山阻敌。8日,汤山失守,随六十六军奉命退大水关休整。13日,随部突围至汤山时遭遇日军第十六师团主力的攻击,战斗中壮烈牺牲。后追赠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