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8-02-04 14:36:37作者:
父母从东北老家来到北京,准备与女儿生活在一起。如今,住在女儿家里的二老,遭到女儿、女婿驱逐——女儿将一纸诉状递上法庭,要求父母腾房。昨日记者见到 两位老人时,他们表示已经接到法院的民事传票。而在外租房的女婿孟某表示,他和妻子才是被老人驱逐出家门的。他们夫妻俩通过居委会曾多次尝试协调无果,才 不得已走诉讼程序。
事件
老人接到传票 年后对簿公堂
2005年初,因刚刚生孩子的女儿需要照顾,李老汉和张老太离开老家黑龙江,来京和女儿、女婿一同生活。两位老人说,女儿曾向他们承诺,要为他们在北京 买房,“但现在女儿、女婿却要赶我们走。”对于两位老人在京的经历,本报曾于1月27日刊登《副教授被指驱逐岳父母》一文予以报道。昨日下午,当记者再次 来到老人的住处时,李老汉表示,他和老伴刚刚接到法院的民事传票,上面通知他们女儿告他们“腾房”案将于节后开庭。记者看到诉状,诉状的请求中为“被告从 原告的住房里搬出”。
诉状陈述中,女儿李某称在2006年夏曾劝说二老返回东北老家,但遭拒绝,“被告为达到独占原告住房的目的,甚至不惜用暴力相威胁”。
北大教授被指驱逐岳父母续:女儿递诉状要求腾房" width="200" height="144" />
李老汉称看到女儿的诉状很伤心。董一鸣 摄
李老汉讲,当看到女儿的诉状时,他感到“很伤心”。“本以为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至于对簿公堂。”李老汉还翻出了去年10月9日女儿写给父母的一封信。信 开头就写道,“希望是协商解决而不是通过法律。”之后,李某在信中总结了自己与父母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用你们的话说,我是你们的一笔投资,”“每次算 计的都是投资和收益”。信中最后还提出了解决方案:若回东北,愿支付生活费,若继续在京,愿承担房租费。
李老汉说,他反对女儿的态度。“如果我和老伴离开,女儿也要先回家和我们住上一段日子,并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说法。”对于是否要求女儿为自己买房,老人表示:“先恢复正常关系是最主要的。”
原因
小夫妻有苦衷 被迫在外暂住
记者在离两位老人现住处不远的一幢高层楼内,找到了其女儿、女婿的住址。敲开房门,只有女婿孟某一人在家。据孟某介绍,他们一家三口租住的这间不足10 平方米的小屋,原为朋友闲置的办公室。屋中只有一张双人床,再无其他家具。孟某说,去年4月4日晚与岳父母发生冲突后,对方将自己和妻子锁在门外,至今无 法进入。
据孟某回忆,从2005年初两位老人来京居住以来,他和妻子就开始筹备为二老买房。“近两年时间,我跑遍了北京城,为老 人看过了很多房子,有的甚至订金都交过了,可他们都说‘不满意’。”孟某说,老人对房子要求很高,“要住三居室的,否则就在我们家不走。可这已经远远超出 了我们夫妻二人的经济能力。”他还表示,岳母张老太对自己的妻子李某“很不好”,“生活中的要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就经常发脾气,还有打骂的现象。”孟某还 表示,去年4月4日晚上,自己根本没有对岳父母动手,“我在被袭的过程中曾三次拨打110。从那晚以后,我们一家三口有家难回。”孟某认为,真正被驱逐的 不是两位老人,“正是我和妻子。”
记者注意到,二老接到的诉状拟写时间为去年8月14日。“我们直到1月中旬才向法院递交,正是因为我们还不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孟某说,他和妻子通过居委会与老人协调不下十次,但老人态度很强硬,“起诉是没有办法。”
说和
居委会来协调 一直不见成效
昨日下午,记者拨通了清友园居委会的电话。居委会主任师女士介绍说,大半年的时间内,居委会为李老汉夫妇和其女儿一家展开协调会十余次,但双方意见很难 达成一致。“女儿一方要求父母搬出,但老人始终拒绝,并称除非女儿为自己买一套住房,或者支付超过百万元的费用。”记者还了解到,他们之间的通信都是通过 居委会互相传递。在李老汉给女儿的数封信中,还有许多咒骂和威胁。“我那都是极度愤怒之下的言语。”李老汉表示,他和老伴还是记挂女儿。“但法庭的传票让 我非常失望。”
孟某对记者说,离开庭的日期还有十余天。“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希望法院最后的司法调节能够起到作用。如果两位老人接受协调,我们愿意撤诉。”
记者手记
家和万事兴
马上就要过年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可李老汉却在自家的门口贴上“往事不堪回首”,“未来不可相信”的对联。李老汉和张老太对记者说,面对女儿的诉状和法庭的传票,他们再无过节的心情。
而在女婿孟某这边,记者也看到做子女一家的窘境。孟某说,如果司法调解不成,他们与二老也只能在法庭上见面。
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儿女,却为什么非要争得两败俱伤呢?老话儿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和绝大多数读者一样,我们希望双方都能相让一步,子女多关心老人的晚年幸福;老人也多体谅儿女的生活压力,让这起家庭纠纷最终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全家和好如初。
事件
老人接到传票 年后对簿公堂
2005年初,因刚刚生孩子的女儿需要照顾,李老汉和张老太离开老家黑龙江,来京和女儿、女婿一同生活。两位老人说,女儿曾向他们承诺,要为他们在北京 买房,“但现在女儿、女婿却要赶我们走。”对于两位老人在京的经历,本报曾于1月27日刊登《副教授被指驱逐岳父母》一文予以报道。昨日下午,当记者再次 来到老人的住处时,李老汉表示,他和老伴刚刚接到法院的民事传票,上面通知他们女儿告他们“腾房”案将于节后开庭。记者看到诉状,诉状的请求中为“被告从 原告的住房里搬出”。
诉状陈述中,女儿李某称在2006年夏曾劝说二老返回东北老家,但遭拒绝,“被告为达到独占原告住房的目的,甚至不惜用暴力相威胁”。
北大教授被指驱逐岳父母续:女儿递诉状要求腾房" width="200" height="144" />
李老汉称看到女儿的诉状很伤心。董一鸣 摄
李老汉讲,当看到女儿的诉状时,他感到“很伤心”。“本以为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至于对簿公堂。”李老汉还翻出了去年10月9日女儿写给父母的一封信。信 开头就写道,“希望是协商解决而不是通过法律。”之后,李某在信中总结了自己与父母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用你们的话说,我是你们的一笔投资,”“每次算 计的都是投资和收益”。信中最后还提出了解决方案:若回东北,愿支付生活费,若继续在京,愿承担房租费。
李老汉说,他反对女儿的态度。“如果我和老伴离开,女儿也要先回家和我们住上一段日子,并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说法。”对于是否要求女儿为自己买房,老人表示:“先恢复正常关系是最主要的。”
原因
小夫妻有苦衷 被迫在外暂住
记者在离两位老人现住处不远的一幢高层楼内,找到了其女儿、女婿的住址。敲开房门,只有女婿孟某一人在家。据孟某介绍,他们一家三口租住的这间不足10 平方米的小屋,原为朋友闲置的办公室。屋中只有一张双人床,再无其他家具。孟某说,去年4月4日晚与岳父母发生冲突后,对方将自己和妻子锁在门外,至今无 法进入。
据孟某回忆,从2005年初两位老人来京居住以来,他和妻子就开始筹备为二老买房。“近两年时间,我跑遍了北京城,为老 人看过了很多房子,有的甚至订金都交过了,可他们都说‘不满意’。”孟某说,老人对房子要求很高,“要住三居室的,否则就在我们家不走。可这已经远远超出 了我们夫妻二人的经济能力。”他还表示,岳母张老太对自己的妻子李某“很不好”,“生活中的要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就经常发脾气,还有打骂的现象。”孟某还 表示,去年4月4日晚上,自己根本没有对岳父母动手,“我在被袭的过程中曾三次拨打110。从那晚以后,我们一家三口有家难回。”孟某认为,真正被驱逐的 不是两位老人,“正是我和妻子。”
记者注意到,二老接到的诉状拟写时间为去年8月14日。“我们直到1月中旬才向法院递交,正是因为我们还不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孟某说,他和妻子通过居委会与老人协调不下十次,但老人态度很强硬,“起诉是没有办法。”
说和
居委会来协调 一直不见成效
昨日下午,记者拨通了清友园居委会的电话。居委会主任师女士介绍说,大半年的时间内,居委会为李老汉夫妇和其女儿一家展开协调会十余次,但双方意见很难 达成一致。“女儿一方要求父母搬出,但老人始终拒绝,并称除非女儿为自己买一套住房,或者支付超过百万元的费用。”记者还了解到,他们之间的通信都是通过 居委会互相传递。在李老汉给女儿的数封信中,还有许多咒骂和威胁。“我那都是极度愤怒之下的言语。”李老汉表示,他和老伴还是记挂女儿。“但法庭的传票让 我非常失望。”
孟某对记者说,离开庭的日期还有十余天。“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希望法院最后的司法调节能够起到作用。如果两位老人接受协调,我们愿意撤诉。”
记者手记
家和万事兴
马上就要过年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可李老汉却在自家的门口贴上“往事不堪回首”,“未来不可相信”的对联。李老汉和张老太对记者说,面对女儿的诉状和法庭的传票,他们再无过节的心情。
而在女婿孟某这边,记者也看到做子女一家的窘境。孟某说,如果司法调解不成,他们与二老也只能在法庭上见面。
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儿女,却为什么非要争得两败俱伤呢?老话儿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和绝大多数读者一样,我们希望双方都能相让一步,子女多关心老人的晚年幸福;老人也多体谅儿女的生活压力,让这起家庭纠纷最终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全家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