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gdp"超过德国反而有损脸面

作者:金评 发表:2007-11-26 02: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针对前一阵子"中国经济今年赶超德国"的舆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郑京平在11月21日向社会作出了回应。郑先生的结论是:"中国经济今年赶超德国比较悬。"相比于此前统计部门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如cpi、职工平均工资等等,此次统计部门公布的这一"信息",算是最接近民意的了。

说起来,"经济赶超德国"的说法,最早还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达到16.60万亿元,同比增长11.5%"等数据。说道这里,不能不提一个事情:几天前笔者出差,火车上遇到一位年轻人,身高、体重、臂展用目测都看得出比笔者强出一大截,然而用这些数据来得出这位青年在健康上超过笔者,那便大错特错--这位年轻人是个盲人,乘火车还是坐了我让出的座位。

并无嘲笑盲人的意思,以此为例,不过是想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单一数字并不能准确反应人体的健康状况,同样也不能反映经济运行的健康程度。以gdp这样一个并不可靠的数字为标准衡量经济发展,确实容易产生类似"超英赶美"的经济神话。

由此联想到了今年"绿色gdp"的流产。gdp统计由于忽略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成本,不能科学反映经济运营的健康状况而被国际专家学者讥之为"色gdp",绿色gdp便是针对"黑色gdp"做出的诸多修正。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曾联合发布了 "2004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这一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而今年,本应公布的"2005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却因故夭折。反对绿色gdp最力的,恰恰又是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同志甚至公开对媒体宣称"并不存在绿色gdp",这种行为,不仅给本来就处于起步阶段的绿色gdp当头一棒,更否定了统计局自己的工作成绩。这种死抱"黑色gdp",打压"绿色gdp" 的做法,实在有悖于科学发展观。

科学的发展必然要求可持续的发展。以谋求可持续发展、准确反应经济运行状况为目标的绿色gdp固然未必十全十美,但这绝不可以成为死抱"黑色gdp",对抗科学发展观的理由。

以"黑色gdp"为对象的统计数据,就算是得出"中国经济赶超德国"的结论,又有什么意义呢?原因很简单:德国的环境保护之好,是众所周知的,绿色产业早就成为德国的支柱,人家的gdp可持续性是很强的。而中国"黑色gdp"的不可持续性也是有共识的,今天超过了,明天又可能会滑下来,到时候,映衬出的差距,恐怕打的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脸面。

最近审计部门又突然"别出心裁"在搞环境效益审计,这一定令统计部门脸上无光。统计不愿做的事,怎么总是由环保总局、审计部门这些弱势部门去做?难道就因为那些部门有李金华、潘岳那样的狠手吗?问题恐怕还在于认识上,在于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新世纪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