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人喜欢在饭局上谈生意,而加拿大人则选择在高尔夫球场上。
让我们想像一下,万里无云的晴空下,一眼望不到边的醉人的绿,鼻翼里吮吸着新鲜的空气,脚下不时路过金黄的小沙丘,或者碧蓝的湖水,还有一群群栖息在水边的野鸭,抬头能看见远处的皑皑雪山。心甘情愿地追随着一个腾空而起的小白球,不知疲倦地辗转腾挪,越过"千山万水",不嫌麻烦地频繁更换不同种类球杆,特别是在果岭上,只要你愿意,甚至可以采取"趴"姿,以期达到以毫米为单位的精准度。就这样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转眼4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在这样令人愉悦的环境和心境中,从球技谈到天气,从电视剧谈到童年回忆,从爱好谈到人生哲理,就算原本是陌生人吧,4个多小时的时间,也足以与对手建立起友谊,这对任何生意谈判都是有帮助的。毕竟一切合作之本在于人。如果在一场商务合作中,多了双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相信摩擦也会相对少一些。
据说全世界有三万多个高尔夫球场,但没有任何两个是相同的。由于地势、地质、气候、人文等原因形成差异和各自的风格、个性,也是使高尔夫成为让人欲罢不能的绿色鸦片的因素之一。因为当人与自然合一的时候,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快乐的。所以一旦对这项运动上瘾,特别是达到一定水准之后,就会琢磨着下次去哪个世界著名球场过过瘾。
"二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二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将那首叫做《十年》的歌稍作改动,便是对高尔夫球中国史的最简约概括。在国内,虽然号称已经开始普及高尔夫,有些城市还推出了平民球价,但总的来说打高尔夫在中国仍属于贵族运动。而且有许多人去打球,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或者品味,球场配套设施也弄得尽量奢侈,这些就给这项绿色运动添上了些许铜臭味儿。
在蒙特利尔,我去过的球场并不多,但每次都是一靠近那满眼的绿,心就先快乐起来。看看那些顶着烈日在练习场上挥汗如雨地练挥杆的老外,有的姿势并不标准,甚至有些滑稽,但态度是绝对地认真。当然也有很多人请了专业教练,每一次挥杆动作都经得起推敲,虎虎生威,让人好生羡慕。
听说一开始学的时候,打得着球打不着球不重要,姿势才是关键。如果初学的姿势不正确,那么以后可能需要用十年、二十年来改一个小小的毛病,岂不是事倍功半了?其实很多其它事情也如此。把基本功练好,以后会少走很多弯路。当然,这也成为我一开始打不着球的藉口。经常挥杆挥得把腰差点儿闪着,却发现球还在原地纹丝未动,令人沮丧。
球场上有许多规矩,比如别人打球的时候不能说话不能出声,再比如前一拨人如果还在视野范围之内,后面的人就不能照着那个方向打球,哪怕是做个动作比划一下也不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规定,却充分显示了对别人的尊重。难怪有人说,一般喜欢打高尔夫的孩子不会变坏。
球场上的人也是一道风景。帅哥靓女自不用说,果岭上的老人也个个英姿飒爽,压根儿与"风烛残年"沾不上边儿。我想,等我老了,儿女不在身边,就拉上老伴儿天天打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