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古书上形容男儿常用“七尺之躯”,或者叫做“堂堂七尺男子汉”。可见古代男子身高七尺,应在平均身高之上,否则何以称之为“堂堂”?照汉尺来算,这“七尺”合161.7厘米。在今天,成年男子如此身高,是会被有些人戏称为“二等残废”的。如同今人平均寿命高于古人一样,今人的平均身高也是高于古人的,而即使在今天,姚明这样的大高个子还是令人“仰视”;甚至到了人高马大并不稀罕的美国,在NBA球队里,他也显得“鹤立鸡群”,被称之为“小巨人”。
因此可以推想,在男子平均身材尚不高的古代,孔子如果长得伟岸似姚明,那肯定是了不得的事情,在《论语》等典籍里难道会不记上一笔吗?岂止是一笔,简直可以大书特书。然而在先秦的典籍中,却不见有“孔子长九尺六寸”的记录。子贡、宰予等门徒在孔子殁后,要把夫子树为“圣人”,假如孔子确是身高九尺六寸,他们岂会忽略这个足以显示“圣人”高大形象的数据?不会的。之所以未见提及,就因为根本没有孔子身高九尺六寸的事实。子贡们虽然要圣化夫子,却还没想到造假。他们是诚实的君子。
孔子成为超高的“长人”,应是他老人家“仙逝”约三百年后的事情。顾颉刚先生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一文中指出:“到了汉朝,真是闹得不成样子了。我们只要把纬书翻出一看,真是笑歪了嘴。他们说,孔子母徵在游于大泽之陂,睡,梦黑帝使请己。往,梦交,语曰:‘汝乳必于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他们说他的头像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方高。身长九尺六寸,人皆称他为长人。……”这些大抵是汉初方士化的儒生们臆想附会的“杰作”。司马迁撰《孔子世家》,没把孔子母亲和黑帝“梦交”之类胡说八道写进去,却还是采信了“身长九尺六寸”之说。于是,纬书里的臆语,转换成了史籍中的正言。
在孔府的档案里有一份描述孔子形象的材料,还说到了孔子的腰围:“先圣身长九尺六寸,腰大十围。”所谓“围”,《辞海》如是解释:“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即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亦指两臂合抱的长度。”这里显然是指前者。笔者的手指属于中等,既非纤长亦非粗短,试着将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量出的长度是34厘米。古代成年男子较矮,因而手指可能也短些,就算合指之围是30厘米,那么,“十围”也有三米了。天哪!三米的腰围足以赶超日本的大相扑了!欲树先圣高大形象,却反而弄成了腰肥如斯的奇形怪状。这岂不是有“渎圣”之嫌?
按照“有其父而有其子”的逻辑,孔子身长九尺六寸,其父当然矮不了。《孔子家语》等书指称:“其人(孔父叔梁纥)身长十尺”。比孔子还要长四寸(比姚明高5厘米)。李零教授说:孔子“拜父母之赐,也是大个子,很有遗传优势”。我倒觉得,不妨反过来说:是叔梁纥拜儿子孔丘之赐———孔子后来被奉为形象高大的圣人,遂而“父因子高”了。至于叔梁纥何以比儿子还要高出四寸,大概因为他是力大无穷的威猛武士,曾经以一人之力托起过偪阳城的城门,所以应该比文质彬彬的儿子高一点吧。
古人谈说人或物的长度,往往有夸张乃至虚妄不实之处。司马迁的《孔子世家》里,写到孔子跟吴国使者的一番谈话,孔子说到“短之至”的僬侥人身长仅三尺,而“数之极”的长翟人身高则达到三丈。用西汉尺计算,前者僬侥人身长仅约70厘米,比现在世界上的“袖珍民族”俾格米人(成年男子是120—140厘米)还要矮很多;后者长翟人身高近七米,迄今为止,尚没有实证或考古发现,能证明确实存在过如此的“巨人族”。孔子谈说的这两种“人”,类乎《山海经》的传说,显然是不能信以为真的。而且,《论语》里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若是如此,夫子是否说过上述那番话,也很值得怀疑了。
笔者虽然质疑“孔子身长九尺六寸”,但不排除夫子个子较高这种可能。假设,夫子身高八尺,则约合185厘米,这在如今中国的成年男子中,也算得上是高个子,更不用说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了。当然,这也只是假设而已。夫子究竟身高几许,可能是永难索解之谜。但有一点笔者尚敢肯定:孔子身高如姚明,这是不可能的。
来源:风云人物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