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港传媒聚焦“习李体制”

发表:2007-10-24 12:3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和海外媒体一样,香港媒体的焦点同样放在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和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身上。

港媒:2012年十八大是"习李"体制。

香港媒体主要从三个角度分析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中共权力和平过渡、胡锦涛政治权力进一步巩固、2012年十八大会是"习李体制"。

由于传媒已经对现任的胡温体制不感陌生,所以被视为第5代领导人的"习李体制"特别受到香港传媒的广泛报导。

多份报章如《明报》、《信报》、《南华早报》、《星岛日报》、《东方日报》、《苹果日报》都以习近平和李克强为焦点。

从这些报章有关十七大新闻题目见可见一斑,《信报》以"常委班子 习近平李克强耀眼"为题、《苹果日报》以"习近平接班"为题、《星岛日报》便以"胡新班子亮相 两年轻新星成焦点 习近平李克强晋身常委"为题。

设“习李专版”

由于习近平和李克强分别以政治局常委排名第6位和第7位的姿态亮相,香港传媒普遍相信这样的排位是反映了习近平将会在5年后的十八大接任胡锦涛国家主席的位置,而李克强则会在十八大接任温家宝总理的位置。

多份报章也特别为习近平和李克强设立专版,并谈及他们的往绩和家庭背景等。

就算是一向不谈中共人事的亲北京报章《文汇报》,都有一篇文报导题为"中央书记处排名 习近平列第一位",以突显习近平的地位。

另一方面,由于过去掌管港澳事务的曾庆红退下中央政治局,多份香港报章都预料习近平将会接替曾庆红掌管香港事务,也就此访问了一些曾香港政界人士。

这些政界人士都表示,习近平没有直接处理过香港事务,但相信他曾经在福建省工作的时间令他对香港有一定认识。

欠缺透明度

另一方面,多份香港报章的社论都认为,星期一(22日)产生的政治局常委是反映了中共权力和平跨代接班,但批评有关机制仍然欠缺透明度和民主。

《明报》社论便以"集体接班模式成形 民主体制有待建设"为题。《信报》也以"减少神秘 增加制衡"作为社论。


英文报纸《南华早报》的社论便指出,中国最终需要一个从基层开始的民主制度,去取代现在的由上而下的政府。

但香港传媒都同时肯定现在的中共领导层更见年青和专业化,也指出政治局常委首次出现1949年中共建国后出生的"年轻政治家",代表中共新生代的接班团队已露头角。

但另一方面,由于香港股市在星期一(22日)大跌1000多点,不少报章都用了很多篇幅去报导有关消息,其中一份最多香港人阅读的报章《苹果日报》在星期二(23日)的首页完全没有提及政治局常委的产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