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8-09 21:38:12作者:
我刚移民来美时,家人忙不迭让我到处走走亲戚。一次到了一远房亲戚的家,他应是我父母辈的远亲,1949年前就到了美国。他有好几兄弟姐妹,男的都娶了白人,女的也全都嫁了白人。想是那年代,在美国很难找到中国人成亲。他曾是外科医生,退休后在水边买了座宅子,现与他刚娶的第二任妻子和继子(都是白人)同住。他与第一任白人太太的子女都在外州工作。探访期间,他的邻居一对年轻夫妇来作客。男的是一英俊白人小伙,女的是位中国姑娘。两人看上去不到三十岁,他们的一对子女约2到4岁,长得非常可爱,比洋娃娃玩具更像洋娃娃。看到他俩真恨不得上前抱抱。据我亲戚说,那姑娘来自北京。我没跟她说过话。只见她眼睛总盯着她那对活泼好动的小家伙,无暇顾及其它。后来,我为主人家弹了一会钢琴,并唱了两首John Lennon的歌,不想却勾起女主人的痛苦回忆,她泪流满脸而我尴尬万分。我连忙跟我亲戚道歉,抱歉打扰了他们新婚的日子。最后我灰溜溜地离开了。
也见过一位中国妇人,现约40多岁。她的白人丈夫看上去是60开外的人了。两人的样貌普通,身材一般。但他们的一对子女(约20岁上下)却是:弟弟高大英俊并略带亚洲人般的羞涩(可能还太年轻),姐姐是美艳如花,浑身上下散发着混血儿特有的异国风情般的魅力。当然,他们看上去都像是白种人。
几年前认识一位过埠新娘,在大陆一建筑公司当文员的她嫁了个白人建筑师(他在访问中国时认识她的)。现住在一富人区。但她告诉我那房子是租的,她丈夫从来没有积蓄也根本买不起那里的房子。那建筑师为了生意来往和面子,执意要租住在那。
最近也认识一位四十多岁的过埠新娘。她在网上交友时用简单英语(她的英语程度约在ESL的中级)就认识了现在的先生。她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儿子嫁到一个全白人的社区。儿子因突然进入一个全英语的环境而得了自闭和忧郁症,正接受治疗。她丈夫看来是个普通工人,待人挺坦诚友善的。
我曾在一家超级市场当装货员,看到过很多亚洲人和白人的男女组合进进出出。我看到过一个亚洲女子,每星期都固定在某一天来购物,用婴儿车推着一个约2-3岁的女孩,看得出来,小女孩的父亲是个非洲裔。但我从来没看到有任何人与她俩一起来购物。
有一次,我正在货架前装货,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子走到我面前,用相当纯正的广府话问我某些食物配料在哪里,我回答她问题后,问她为何会讲广府话,她说她在香港生活了十多年,刚刚才随丈夫搬回来美国住,并用手指指远处一亚洲人样貌的男子说,他是我先生。那男子长得斯斯文文,典型的香港中环白领模样,手推着婴儿车正在冷柜前挑东西。因为太远,我没有看到车里小孩长得怎样。
超市里收银部有一很漂亮的白人女孩子,当她不忙时,会过来跟我说上几句普通话。我问她为什么会说汉语,她说她的大学课程里有中文课。后来我还真帮过她做功课,她学的都是老子庄子的文章。后来有一次她父母来看她,她介绍给我认识时我才发现她妈妈是亚洲人,我心里就明白了。我只是跟她父母点头示意,并没说话。我想她母亲是中国人,但这女孩子一直没有告诉我。
根据美国的法律,白人(主要是Anglo-Saxon)与少数民族所生的子女仍属于少数民族。从经验来看,白人男子与中国女子结合的子女外貌多呈白种人特征,中国男子与白人女子结合所生的子女外貌多呈亚洲人特征。不同的外貌特征会给这些孩子将来的学习,就业,交友,成长等带来截然不同的遭遇。而他们也会终生受影响于他们自己的外表。
在那超市有一同事是日本裔女孩子,她发誓只找白人做男朋友。有一次她被男友(白人)抛弃了,在那些日子里,她天天是边工作边流泪。不想两星期后,她带着另一个白人男孩子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的男朋友”她介绍说。
我有一位菲律宾裔女同学,样貌姣好,身材突出,就是皮肤带着亚热带人特有的黝黑。她常常抱怨自己不是白种人,梦想自己是戴安娜在世,有朝一日让亨利王子把她娶到白金汉宫里。
也有一菲裔男孩,他父母为了让他学习菲律宾传统文化,曾把他送回马尼拉学习Tagalog(一种菲律宾语言)两年。但他常常在我面前自诩有西班牙血统,他似乎不满意自己长得像菲裔人。
还有一对生在中国,但在美国长大的表兄弟,在他们祖母悉心照料教育下,两人大学毕业后,表哥后来成为一家医药公司的地区经理,表弟也成为一家大酒店的总经理。他们的思维,生活方式已完全美国化(Anglo-Saxon化)。表哥娶了一位白人医生为妻,表弟却因父母规定,只准取中国女子为妻。而他似乎有点赌气,至今还没结婚。
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少数族裔都因为他们的外貌或多或少地有挫折感。第一代移民因是带着梦想来的,对被人歧视较能坦然面对。一是因为明白“人离乡贱,物离乡贵。”,能理解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对外地人有歧视,尤其是对比当地生活素质要低的地区来的外地人的歧视;二是新移民还胸怀着祖国文化,面对不同文化的碰撞,还是比较有自信;三是心怀理想来到一新地方,早有吃苦受累的打算,因而能应付挫折。少数族裔的第二代则不同,他们已没有了父母辈祖国文化的基础,又并不被当地主流文化认同。他们生活在两种文化的边缘。他们有明显的外表特征却没有足以另他们自信的父母辈祖国文化的内涵。他们只好尽量地向主流文化靠拢,以获取别人的认同。
也见过一位中国妇人,现约40多岁。她的白人丈夫看上去是60开外的人了。两人的样貌普通,身材一般。但他们的一对子女(约20岁上下)却是:弟弟高大英俊并略带亚洲人般的羞涩(可能还太年轻),姐姐是美艳如花,浑身上下散发着混血儿特有的异国风情般的魅力。当然,他们看上去都像是白种人。
几年前认识一位过埠新娘,在大陆一建筑公司当文员的她嫁了个白人建筑师(他在访问中国时认识她的)。现住在一富人区。但她告诉我那房子是租的,她丈夫从来没有积蓄也根本买不起那里的房子。那建筑师为了生意来往和面子,执意要租住在那。
最近也认识一位四十多岁的过埠新娘。她在网上交友时用简单英语(她的英语程度约在ESL的中级)就认识了现在的先生。她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儿子嫁到一个全白人的社区。儿子因突然进入一个全英语的环境而得了自闭和忧郁症,正接受治疗。她丈夫看来是个普通工人,待人挺坦诚友善的。
我曾在一家超级市场当装货员,看到过很多亚洲人和白人的男女组合进进出出。我看到过一个亚洲女子,每星期都固定在某一天来购物,用婴儿车推着一个约2-3岁的女孩,看得出来,小女孩的父亲是个非洲裔。但我从来没看到有任何人与她俩一起来购物。
有一次,我正在货架前装货,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子走到我面前,用相当纯正的广府话问我某些食物配料在哪里,我回答她问题后,问她为何会讲广府话,她说她在香港生活了十多年,刚刚才随丈夫搬回来美国住,并用手指指远处一亚洲人样貌的男子说,他是我先生。那男子长得斯斯文文,典型的香港中环白领模样,手推着婴儿车正在冷柜前挑东西。因为太远,我没有看到车里小孩长得怎样。
超市里收银部有一很漂亮的白人女孩子,当她不忙时,会过来跟我说上几句普通话。我问她为什么会说汉语,她说她的大学课程里有中文课。后来我还真帮过她做功课,她学的都是老子庄子的文章。后来有一次她父母来看她,她介绍给我认识时我才发现她妈妈是亚洲人,我心里就明白了。我只是跟她父母点头示意,并没说话。我想她母亲是中国人,但这女孩子一直没有告诉我。
根据美国的法律,白人(主要是Anglo-Saxon)与少数民族所生的子女仍属于少数民族。从经验来看,白人男子与中国女子结合的子女外貌多呈白种人特征,中国男子与白人女子结合所生的子女外貌多呈亚洲人特征。不同的外貌特征会给这些孩子将来的学习,就业,交友,成长等带来截然不同的遭遇。而他们也会终生受影响于他们自己的外表。
在那超市有一同事是日本裔女孩子,她发誓只找白人做男朋友。有一次她被男友(白人)抛弃了,在那些日子里,她天天是边工作边流泪。不想两星期后,她带着另一个白人男孩子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的男朋友”她介绍说。
我有一位菲律宾裔女同学,样貌姣好,身材突出,就是皮肤带着亚热带人特有的黝黑。她常常抱怨自己不是白种人,梦想自己是戴安娜在世,有朝一日让亨利王子把她娶到白金汉宫里。
也有一菲裔男孩,他父母为了让他学习菲律宾传统文化,曾把他送回马尼拉学习Tagalog(一种菲律宾语言)两年。但他常常在我面前自诩有西班牙血统,他似乎不满意自己长得像菲裔人。
还有一对生在中国,但在美国长大的表兄弟,在他们祖母悉心照料教育下,两人大学毕业后,表哥后来成为一家医药公司的地区经理,表弟也成为一家大酒店的总经理。他们的思维,生活方式已完全美国化(Anglo-Saxon化)。表哥娶了一位白人医生为妻,表弟却因父母规定,只准取中国女子为妻。而他似乎有点赌气,至今还没结婚。
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少数族裔都因为他们的外貌或多或少地有挫折感。第一代移民因是带着梦想来的,对被人歧视较能坦然面对。一是因为明白“人离乡贱,物离乡贵。”,能理解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对外地人有歧视,尤其是对比当地生活素质要低的地区来的外地人的歧视;二是新移民还胸怀着祖国文化,面对不同文化的碰撞,还是比较有自信;三是心怀理想来到一新地方,早有吃苦受累的打算,因而能应付挫折。少数族裔的第二代则不同,他们已没有了父母辈祖国文化的基础,又并不被当地主流文化认同。他们生活在两种文化的边缘。他们有明显的外表特征却没有足以另他们自信的父母辈祖国文化的内涵。他们只好尽量地向主流文化靠拢,以获取别人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