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7-17 06:12:42作者:
袁绍挂帅的反董联军,松散短视自私,他们证明了十八个和尚没水喝。
讨伐董卓乃正义之举,尽管曹操假借天子名义发诏号召,但仍得各路诸侯的积极响应。大家从四面八方而来,仅所下营寨,便连接二百余里,可见其声威之壮。歃血盟誓之后,群情激昂,更有摧枯拉朽之势。只可惜“雷声大,雨点小”,最后董卓竟不胜而胜,诸侯军竟不败而败,且彼此不欢而散,让如此轰轰烈烈的讨伐行动,不了了之。为什么那么多英雄豪杰,敌不过一个董卓呢?
各怀异心,冲突四起
这次聚合义兵、共赴国难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是由曹操首倡、各路诸侯热烈响应而动员起来的。十八镇诸侯中,没有一位是强行征调而来的--以曹操、袁绍当时的身分、处境,也根本没能力对诸侯们颐指气使。然而,尽管大家前来会盟都是出于自愿,且都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但各自所怀的心腹事却大不相同--大多数人都是明借“共泄公愤”之名,暗行谋取私利之实。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
袁绍在曹操的极力举荐下,被推为盟主。而他做盟主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总督粮草这个差使交给他的堂弟袁术。总督粮草的差使,在作战中不用冲锋陷阵,没什么风险,同时权力很大,因为他手中的粮草想给谁就给谁,想给多少就给多少。
袁术的假公济私,从他故意不给孙坚拨放粮草就可略见一斑。孙坚亲冒矢石之险,把华雄困于关上,此时的形势对诸侯军极为有利。但有人向袁术进谗言:“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此话正中袁术下怀,于是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不给孙坚拨粮草,致使孙坚因军中缺食,被华雄战败。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袁绍怀有私心,把如此重权交给自己的堂弟,又可看出袁术是个有权便要滥用、嫉妒心极强的人。他恐怕别人超越自己,不惜假公济私,设置障碍。因此,讨伐董卓之所以失败,主要是诸侯军内部各怀鬼胎,不能合作无间。如果不是袁术暗中掣肘,说不定孙坚可以战胜华雄,并带动联军士气,一举赢了董卓。
此外,在诸侯军中,也有不顾整个作战部署,为争功而私自出兵之人。如济北相鲍信,由于轻觑吕布、华雄,并错估形势,认为只要“马到”就可“成功”,暗中派其弟鲍忠,带马步军三千,抢在孙坚前面,向华雄挑战,不想被华雄斩于马下。鲍忠白白送死不算,还破坏了整个行动计划,使诸侯军的锐气大伤。
再则,孙坚虽然在战场上十分卖力,但他的私心也很重。当董卓火烧洛阳后,他赶进宫灭火,却意外地在殿南井中捞到一块传国玉玺。这本是皇帝的御用之物,相传获得它,就可登九五之尊。为了别图大事,孙坚不顾先前盟约,竟与袁绍为玉玺而争吵,甚至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接着,他更不顾众诸侯的劝阻,毅然拔寨离洛阳而去。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孙坚尽管积极参与讨伐董卓的行动,但他心里也怀着拥兵自立、取而代之的鬼胎。另外,孙坚不待盟主发令,便自行离去,这种分裂盟军的行为,成为一种极不好的示范。因为从这时开始,诸侯们便逐渐失去信心,先后引兵离去,最终导致盟军瓦解。
常言道:“一个和尚担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里所讲的是“买卖好做,伙计难搭”的道理。为什么伙计难搭呢?主要的原因就是“私心”作怪。宋代魏了翁说:“公则一致,私则万殊。”(〈论士大夫风俗〉)如果大家都出以公心,那么目标就会一致;如果大家都为私利,那么行动就会各异。诸侯军的情况正是如此,大家各怀异心,十八镇诸侯差不多有二十个心眼,这样松散的组织,又怎么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呢?
疑而不进,不了了之
当吕布被打败退回关上之后,董卓便暗中派人来说降孙坚,并主动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孙坚的儿子。董卓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已走投无路。而当这一计不成时,他只得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烧了洛阳,逃奔长安。在董卓逃窜之际,如果袁绍能统领十八路诸侯一齐追击,董卓肯定死无葬身之地。但面对这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机会,袁绍却以“诸兵疲困,进恐无益”为由而按兵不动。最后只有曹操自己引兵追击,终因寡不敌众,大败而回。众诸侯则分屯洛阳,守着一座已被烧焦的空城,皆不思进取。
众诸侯疑而不进,一方面是由于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算盘”,另一方面则是盟主袁绍胸无大志,知难而退。他的这种想法对众诸侯影响很大,以致在需要“并赴国难”时,都互相观望、互相推诿,最后贻误战机。更甚者,袁绍对董卓的逃窜“泰然处之”,但对孙坚的玉玺却紧追不放。他见孙坚已归,即下书刘表,于半路截夺玉玺。孙坚私藏玉玺固然不该,但与董卓劫持天子及后妃相比,实有“点灯”与“放火”之别。袁绍对追回玉玺的兴趣大大超过追回天子,其真正目的就不难看破了。
由此可见,在建立像诸侯结盟这样的集团性组织时,首要任务应是确立明确而又一致的目标,并有共同追寻的利益,否则一盘散沙,什么事也做不成。
讨伐董卓乃正义之举,尽管曹操假借天子名义发诏号召,但仍得各路诸侯的积极响应。大家从四面八方而来,仅所下营寨,便连接二百余里,可见其声威之壮。歃血盟誓之后,群情激昂,更有摧枯拉朽之势。只可惜“雷声大,雨点小”,最后董卓竟不胜而胜,诸侯军竟不败而败,且彼此不欢而散,让如此轰轰烈烈的讨伐行动,不了了之。为什么那么多英雄豪杰,敌不过一个董卓呢?
各怀异心,冲突四起
这次聚合义兵、共赴国难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是由曹操首倡、各路诸侯热烈响应而动员起来的。十八镇诸侯中,没有一位是强行征调而来的--以曹操、袁绍当时的身分、处境,也根本没能力对诸侯们颐指气使。然而,尽管大家前来会盟都是出于自愿,且都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但各自所怀的心腹事却大不相同--大多数人都是明借“共泄公愤”之名,暗行谋取私利之实。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
袁绍在曹操的极力举荐下,被推为盟主。而他做盟主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总督粮草这个差使交给他的堂弟袁术。总督粮草的差使,在作战中不用冲锋陷阵,没什么风险,同时权力很大,因为他手中的粮草想给谁就给谁,想给多少就给多少。
袁术的假公济私,从他故意不给孙坚拨放粮草就可略见一斑。孙坚亲冒矢石之险,把华雄困于关上,此时的形势对诸侯军极为有利。但有人向袁术进谗言:“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此话正中袁术下怀,于是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不给孙坚拨粮草,致使孙坚因军中缺食,被华雄战败。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袁绍怀有私心,把如此重权交给自己的堂弟,又可看出袁术是个有权便要滥用、嫉妒心极强的人。他恐怕别人超越自己,不惜假公济私,设置障碍。因此,讨伐董卓之所以失败,主要是诸侯军内部各怀鬼胎,不能合作无间。如果不是袁术暗中掣肘,说不定孙坚可以战胜华雄,并带动联军士气,一举赢了董卓。
此外,在诸侯军中,也有不顾整个作战部署,为争功而私自出兵之人。如济北相鲍信,由于轻觑吕布、华雄,并错估形势,认为只要“马到”就可“成功”,暗中派其弟鲍忠,带马步军三千,抢在孙坚前面,向华雄挑战,不想被华雄斩于马下。鲍忠白白送死不算,还破坏了整个行动计划,使诸侯军的锐气大伤。
再则,孙坚虽然在战场上十分卖力,但他的私心也很重。当董卓火烧洛阳后,他赶进宫灭火,却意外地在殿南井中捞到一块传国玉玺。这本是皇帝的御用之物,相传获得它,就可登九五之尊。为了别图大事,孙坚不顾先前盟约,竟与袁绍为玉玺而争吵,甚至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接着,他更不顾众诸侯的劝阻,毅然拔寨离洛阳而去。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孙坚尽管积极参与讨伐董卓的行动,但他心里也怀着拥兵自立、取而代之的鬼胎。另外,孙坚不待盟主发令,便自行离去,这种分裂盟军的行为,成为一种极不好的示范。因为从这时开始,诸侯们便逐渐失去信心,先后引兵离去,最终导致盟军瓦解。
常言道:“一个和尚担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里所讲的是“买卖好做,伙计难搭”的道理。为什么伙计难搭呢?主要的原因就是“私心”作怪。宋代魏了翁说:“公则一致,私则万殊。”(〈论士大夫风俗〉)如果大家都出以公心,那么目标就会一致;如果大家都为私利,那么行动就会各异。诸侯军的情况正是如此,大家各怀异心,十八镇诸侯差不多有二十个心眼,这样松散的组织,又怎么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呢?
疑而不进,不了了之
当吕布被打败退回关上之后,董卓便暗中派人来说降孙坚,并主动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孙坚的儿子。董卓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已走投无路。而当这一计不成时,他只得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烧了洛阳,逃奔长安。在董卓逃窜之际,如果袁绍能统领十八路诸侯一齐追击,董卓肯定死无葬身之地。但面对这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机会,袁绍却以“诸兵疲困,进恐无益”为由而按兵不动。最后只有曹操自己引兵追击,终因寡不敌众,大败而回。众诸侯则分屯洛阳,守着一座已被烧焦的空城,皆不思进取。
众诸侯疑而不进,一方面是由于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算盘”,另一方面则是盟主袁绍胸无大志,知难而退。他的这种想法对众诸侯影响很大,以致在需要“并赴国难”时,都互相观望、互相推诿,最后贻误战机。更甚者,袁绍对董卓的逃窜“泰然处之”,但对孙坚的玉玺却紧追不放。他见孙坚已归,即下书刘表,于半路截夺玉玺。孙坚私藏玉玺固然不该,但与董卓劫持天子及后妃相比,实有“点灯”与“放火”之别。袁绍对追回玉玺的兴趣大大超过追回天子,其真正目的就不难看破了。
由此可见,在建立像诸侯结盟这样的集团性组织时,首要任务应是确立明确而又一致的目标,并有共同追寻的利益,否则一盘散沙,什么事也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