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6-30 22:05:40作者:秋雷
回归十年看香港
1996年,香港回归前夜,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曾以“香港之死”为封面预言香港未来。十年之后,现实却宣告了这一预言自身的“死亡”。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由1998年起,香港经济1998至2000年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2000年实现 3.8%的经济增长。2001年,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再次逆转,2001至2003年又连续3年陷入负增长,经济持续通缩,财政赤字和失业率居高不 下。2004年之后,香港经济摆脱了在金融危机后的低迷,出现了全面性增长的局面。
从1998年11月开始,香港陷入68个月、连续6年的通货紧缩。2004年7月开始,结束通货紧缩。过去3年经济持续高 增长和低通胀,为香港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作为香港经济发展“晴雨表”的股市和楼市,2004年结束了多年低迷状况,重现旺市。2006年香港股市普遍上扬,无论是指数、市值、成交量都 写下新纪录,成为世界第六大股票市场。楼市走出低谷,楼市交投活跃,楼宇买卖成交量和成交额增长较快,物业价格指数和租金指数稳步提高,市民负资产数逐年减少。
然而,香港亮丽的经济增长背后存在许多隐忧。首先,比较这十年来的人均所得(名目),十年前为2.7170万美元,十年后为2.7680万美元,几乎没有增长,而香港每个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数为1.7250万港元,也仅比十年前多了三十港元。
其次.在失业方面,受经济不景气与企业裁员影响,香港失业率自1998年起迅速上升,2001年上升至 6.9%。在总体经济形势逆转情况下,香港失业率一度上升至超过7%,失业人口达23万人。
尽管财政司长唐英年强调,今年第一季降到4.3%,为近年来最低。但如果与十年前相比,一九九七年的失业率只有2.2%,而且在亚洲四小龙之中是最高的。香港虽然景气复苏,但显然尚未恢复先前的水平。
另一个值得忧心的大问题,是贫富差距的扩大。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统计处近日公布的 《香港的住户收入分布》专题报告显示,去年香港的基尼系数为0.533,创历年新高,而1996年为0.518。
基尼系数用于测量各国收入分配的平均度。基尼系数越大,说明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均,贫富差距越大;基尼系数小,表明社会收入分配比较平均。
虽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处长冯兴宏承认香港收入差距拉大这一事实,为缓和社会各界情绪,他暗示香港的基尼系数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或城市处于同一水平,但统计局数据显示香港基尼系数高于加拿大,英国,新西兰以及新加坡等发达国家。
有媒体撰文指出,九七回归之后,香港在经济上积极拥抱中国,中共也更是分别出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扩大各省市居民到香港的“个人游”以及批准多家大型国企到香港上市等方式来扶植香港。取得了繁荣,中共目的无外乎二个,一为展现给台湾以示范”一国两制”之正确,其次更使经济手段令香港的经济方方面面都受到中共控制 。有学者指出,由于中共政治制度专制腐败,经济也随之畸形,以这样一种不健康的力量支撑香港的繁荣并不可长久。
(编者按)1996年,香港回归前夜,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曾用“香港之死”为封面预言香港未来。果不其然,在十年之内,敌视自由民主的专制主义心态的中共以各种方式来打压香港民主自由.以媒体控制.压缩言论自由的空间,以行政压力用以弹压宗教自由,以干预司法来阻止普选,更以23条立法来挑战香港的民主自由底线,等等等等 。
不过,十年后,香港人以自身的行动来宣告了这一预言自身的“死亡”。一次又一次的游行来捍卫华人自由与民主,令世界为之景慕,更令全世界华人引以为荣。我们相信,在经历了中共各种打压风暴的洗礼后,我们期待著香港这颗曾经灿烂夺目的东方之珠,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