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6-15 10:30:16作者:记者陈幸嫚香港十四日电
端午节将至,中国各地粽子热销,粽叶供不应求,但有不法商人趁机将玉米叶染色冒充粽叶,有主妇买了“加料”的粽叶,用水蒸煮后竟变绿发出阵阵臭味。专家警告,粽叶添加有毒染料,若食用可导致血液病和肾功能衰竭。
香港“太阳报”报导,最近北京市和福建省都发现有不法商贩用玉米叶冒充粽叶,违规加入工业硫酸铜和氯化铜等有毒染料,染成翠绿色,从中图利。许多顾客误购毒叶包粽子,叶子浸水后裂开,蒸煮时冒出臭味。
报导说,北京市高女士周一在市场购买两斤粽叶,叶子呈翠绿色,每片叶的宽度都有五、六公分,但叶子黏糊糊,还发出一股臭味,当时小贩坚称煮后就没事。
高女士表示,回家后先煮几片粽叶做试验,才刚下锅,臭味即传遍整间房,只好将粽叶全部扔掉。
另一位邓女士也误购假叶,回家后一浸水就裂开,根本无法包粽子,家中的老人家一看,就说是玉米叶。
有记者在菜市场看到真空包装的粽叶出售,可是一打开就有一股难闻的硫磺气味。
业内人士指出,粽叶一般都是芦苇叶,也有荷叶或竹叶,正常的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黄,绝不会呈青绿色。粽叶采摘季节通常在每年七月至十月,因此包粽子用的粽叶一般都是上一年生产,颜色易变。
由于端午节前粽叶供不应求,不法小贩为了赚钱,用玉米叶、芭蕉叶冒充,为了让叶子色泽翠绿,使用硫酸铜等工业染料为假粽叶或失去原色的粽叶上色,称为“返青粽叶”。
工业用硫酸铜含有砷、铅、汞等重金属,食用后导致急性肠胃炎、黄疸,严重的还会导致溶血和肾脏功能衰竭。
香港“太阳报”报导,最近北京市和福建省都发现有不法商贩用玉米叶冒充粽叶,违规加入工业硫酸铜和氯化铜等有毒染料,染成翠绿色,从中图利。许多顾客误购毒叶包粽子,叶子浸水后裂开,蒸煮时冒出臭味。
报导说,北京市高女士周一在市场购买两斤粽叶,叶子呈翠绿色,每片叶的宽度都有五、六公分,但叶子黏糊糊,还发出一股臭味,当时小贩坚称煮后就没事。
高女士表示,回家后先煮几片粽叶做试验,才刚下锅,臭味即传遍整间房,只好将粽叶全部扔掉。
另一位邓女士也误购假叶,回家后一浸水就裂开,根本无法包粽子,家中的老人家一看,就说是玉米叶。
有记者在菜市场看到真空包装的粽叶出售,可是一打开就有一股难闻的硫磺气味。
业内人士指出,粽叶一般都是芦苇叶,也有荷叶或竹叶,正常的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黄,绝不会呈青绿色。粽叶采摘季节通常在每年七月至十月,因此包粽子用的粽叶一般都是上一年生产,颜色易变。
由于端午节前粽叶供不应求,不法小贩为了赚钱,用玉米叶、芭蕉叶冒充,为了让叶子色泽翠绿,使用硫酸铜等工业染料为假粽叶或失去原色的粽叶上色,称为“返青粽叶”。
工业用硫酸铜含有砷、铅、汞等重金属,食用后导致急性肠胃炎、黄疸,严重的还会导致溶血和肾脏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