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5-29 03:31:20作者:
在人类历史上,犹太民族曾涌现出不少影响世界、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大师巨匠,例如现代理论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著名诗人海涅、超现实主义画家毕加索、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这个民族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优秀人物,可能有诸多原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犹太人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分不开的。
犹太人的书,当被读得破旧不堪时,人们常常会挖个坑庄重地将其“埋葬”。每当此时,大人总要让孩子参与,以便让孩子对书产生敬畏之情。大人还会在经典书籍上涂抹些蜂蜜,让不认识字的幼儿去亲吻,使孩子从小就觉得书是甜蜜的东西,从而产生深深的喜爱之情。犹太人称大山为“哈里姆”,称父母为“赫里姆”,称教育为“奥里姆”,这三个词出于同源。在他们眼里,老师与大山、父母同样重要,同样值得尊敬。
犹太人特别惜时。比如,当孩子问现在是几点钟时,大人总是以几点几分几秒来精确地回答,而不说“几点多了”等模糊概念。正因为如此,犹太人从小就有极强的时间观念。
公历的一天开始于午夜,这是世界多数民族的计时习惯。而犹太人的一天,则是从太阳落山时开始的。当孩子问为什么时,大人会回答说:“将黑夜作为开始的人,他们的最后才是光明。”以此让孩子懂得要先吃苦,后享受。
有个犹太故事说,少年希勒尔很穷,他拼命工作,将挣得的钱的一半都送给了学校守门人,以求进入学校听课。后来他连一块面包都吃不上了,守门人再也不让他进入学校。于是,他就悄悄爬上教室楼顶,趴在天窗上听课。冬季的一天,天空是晴朗的,可教室里却很阴暗,后来学生们才发现,是希勒尔趴在天窗上,已经被冻僵了。这个故事后来演化成一句话:“你比希勒尔还穷么?你比希勒尔还缺少时间么?”这句话常常被大人们用来激励孩子勤奋学习。
世界上不少民族都将胜利、喜庆的日子作为节日庆祝,而犹太人最盛大的节日是“逾越节”——纪念祖先在埃及当奴隶的日子。这天,大人要给孩子吃一种很难吃的、没发酵的面包和很苦的树叶,然后给孩子们讲祖先在埃及受辱的故事。
从上面列举的细节可以看出,犹太人的早期教育至少有五个亮点:一是爱书,二是尊师,三是惜时,四是吃苦,五是不忘本。这五个亮点在犹太人身上形成习惯,代代相传,才使得犹太民族群星荟萃,日趋强大。当然,这些亮点在我们中国人身上也并非没有,但与犹太人相比,我们的每个亮点亮度够不够?换言之,我们做得到不到位?坚持得如何?实际效果又怎么样?客观地说,我们在这些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有道是见贤思齐,而要“思齐”,首先就要正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