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4-01 01:55:24作者:文/魏菀
~出山与征战~
朱元璋自至正十二年(1352年)濠州起兵,短短六、七年工夫,他就从淮西红巾军当中的一个小小九夫长(带九名亲兵的班长)成为中原一方之雄。与刘基出生名门相反的是,他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但是朱元璋与刘基一样具有先天惊人的才智、记忆力和坚强意志,他英勇骁战,善于组织指挥,而且礼遇斯文,广求贤士。朱军盘据处州(今浙江丽水,也算刘基的家乡)之后,朱元璋宿闻浙东有位精通韬略天文的异士刘基,目前就隐居在青田结寨自保,便有意聘请他出仕,一再劝说他能够投效为己所用。
经过一番波折,先是口头婉拒朱营使者一再邀请的刘基,感其盛意只好以致赠一把宝剑的行为,婉拒了动用数千言长信来亲劝刘基出山的朱军的处州总管孙炎。……只是宝剑归还后,力邀他岀山的压力仍然不曾稍减,甚至连陶安、宋濂二位当时的名士好友都接连为此寄诗劝说,他都未置可否。……
直到伯温的老母亲富氏亲口劝他出山说:“自古衰乱之世,如若不辅真主,哪能获得万全之计呢?…… ”刘母的阅历印证了刘基隐忧,所谓树大招风,一向盛名在外的刘基要想在当时混乱的时局中,如同闪躲“躲避球”一样的在各种割据势力捭阖纵横、互斗争胜之际,还冀望能安安稳稳的隐居下来,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为了故里、家人甚至于个人生命安全,眼前情势显然无法回避,他迟早必须做出选择,投效一方“真主” 以“获万全”之计。
闻言刘基无法再迟疑了,仔细评量过割据江山的群雄远景与元末天象变化后,他不得不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建立大业,才是最快取得天下太平,拯救苍生黎民于水火乱象之间的唯一出路………至正二十年
(1360年),这一年静领天命的他出山了,时年五十岁。
〔殚精竭虑赞大功〕
一、神机妙算布策阵
刘基刚到应天府(今南京)之际,正值朱元璋在军事政治上的一个关键时刻。一方面东边张士诚,西边陈友谅实力都不弱,即将面临的是他们联合夹击朱元璋的意图,此一紧急状况不止芒刺在背,形势简直是到了火烧太庙的严峻。另外在形式上,朱军目前仍是隶属于小明王韩林儿(当时已经为刘福通控制)为领袖的东系红军之一,(虽然实质上他已经完全构筑了自立自营的体制,只是一直未自立旗号而已。)故此时朱元璋最想突破的,就是避免掉军事上张、陈两人的夹击、以及甩脱掉在政治上仍然受制于人的局面。
这些刘基都知道,他对朱元璋的处境早有了预见的眼光,加上他对军事韬略、兵法智术、天文地理甚至阴阳五行的实务与学术都很精通,加上他为人既机警、有胆识又有决断力,基本上具备了一位优秀谋臣所该具备的所有条件。所以在归依朱元璋后,他处事不凡的才能自然使他居于擘画谋略的主位,这位几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优异奇才,很快便成为了朱营智囊中最主要的核心人物。
但刘基真正成为朱营上下最为倚重的 “军师”,其实是在他到达朱营两个月后,也就是元璋与陈友谅于南京城外的“龙江一战”之时。……刚开始是地处湖广的陈友谅自立为帝,并且挟制徐寿辉势力东下,陈友谅的兵势锐不可当,舳舻满江、旌旗蔽日,大军所向披靡,……最新消息是敌方声称下游的张士诚也将合并陈军,一起夹击进攻朱元璋的统治区(其实不然,人家吓唬而已)。
加上当时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及守将花云,这两名叱吒一时的勇将都已经在重镇太平一地兵败殉职了,太平既已失守,那么再过来就是应天(朱军首府)了,这情形撼动了朱军,就连一向屡创佳计的幕僚也都群言纷纷、焦急不能决,………营中士气诡异不安、音杂声众,此时唯有刘基力排众议,认为此一危机乃最大转机,主公如要成就王业、取威定霸,就在此一举!此时任何营中主降及奔者(意指主张投降跟岀逃的),可斩也(也都可以抓去杀了)!
靠着刘基的卓越谋略与自信远见,一番剖析稳住了朱元璋用兵作战的心理;他们不但后发制人,以逸待劳,还大胆前去诈降;等到诱敌深入后,再巧出奇兵在龙湾打败了陈友谅,让敌军丢下了无数战舰,大败而逃!并且一鼓作气收复了刚刚失去的重镇太平。……事成之后,朱元璋因刘基献策方才取得这场决定性的胜利,狂喜之余要以“克敌赏”奬授刘基,但伯温却在此时辞受不取(这是一开始,其后他辞受不取奖赏的风格,几乎在日后变成了伯温在朱营立功后的惯例)。
如此下来,刘基为朱元璋拨开迷雾,指点江山,他分析要先取陈有谅,上游一旦无事后,张士诚势孤,存亡由我,便可一举得定!随后再北向中原,南伐诸雄,紧接着推翻元朝政权,如此王业可成!……大军的战略路线一经刘基确定,便把朱元璋从原本群雄争夺地域的地盘战争,明确提高到为建立帝王基业、一统天下政权的长远战略格局上来。靠着刘基的持筹握算,朱元璋的阵营开始明确的提升跟转型,终于朝迈向胜利的路上,踏出了正确又举足轻重的一步!
二、帝师王佐定中原
紧接的军事战争中,比较重要的有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亲率三军,溯长江西征陈友谅,让陈友谅弃逃武昌的那场胜仗,之后因为刘基在谈判时及时的“指导”朱元璋接纳陈军方面首位降将的条件,让整个江西地区的陈军余部都因为此例,而不费一兵一卒,就迅速的并入了朱元璋的版图一事。
还有隔年遇到刘基母亲过世,他回乡守丧时“碰巧”遇到苗军发动兵变,金华、处州二处的守将被杀,浙东版图大震,领地岌岌可危。刘基便替当地朱军(也是他自己家乡的朱营驻军)一起谋复处州,因为刘基坐镇之故,地方旋即平乱。最戏剧性的莫过于刘基返抵家门之后,还顺便招降了当年那位反覆戏弄元朝,并且一直以来都视刘基为死对头,十几年来都对沿海居民具有强烈威胁的海盗方国珍;这样因私事回乡却“顺便”大立军功的状况,真可以说是伯温夙夜为公,无一日或歇啊!
正因为朱元璋一再催促,每遇军政大计又要书信往返,事必谘询的模样,所以刘基在简短的居丧期后,就风尘仆仆的要赶回应天府了,怎知路过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时,又“刚好”遇到张士诚部众来犯,朱营的严州守将当时正要出兵迎击,却被刘基劝阻,认为不出三日,敌人将自行退走,到时再出兵追击即可大获全胜。……果不其然,三日后守军深入敌阵空营,追剿部众大胜而归,众人无不额手称庆。……如此一算,事事样样,桩桩件件,所有人都亲睹伯温“料事如神”,见他处处时时精准如此,在野名声更盛,真乃奇才也。
风尘仆仆的伯温刚回到应天府(至正廿三年),就有大事发生,主要是因为张士诚的大将吕珍袭击安丰(今安徽寿县南),他不但杀了刘福通还挟持了小明王,朱元璋基于他自身还是红巾军的系统,碍于情面或碍于形势都要亲自前往出救,他也担心如果安丰失守,自己的应天府就会失去遮蔽。所以朱元璋不理刘基的条理分析和极力劝阻,还是坚持出兵了。
结果一如刘基所言,……陈友谅果然以数十万大军趁应天空虚之际,进犯洪都(今江西南昌),以致洪都被围三月,几欲失守,(唉!嘘叹陈友谅用战失策,后世莫不可怜陈友谅他先行围攻洪都而非趁隙直攻应天是此役最大败笔,否则不致辗转百日攻城不下,徒留遗恨。)……眼见洪都形势危殆,朱元璋在顺利迎回小明王之后(如今已然变成朱元璋累赘的韩林儿,辗转就被朱军软禁在滁州了),便紧急治兵二十万星夜兼程的回赶,疲于奔命的朱军一抵达战区马上就要准备西上迎击,……好久不见的朱元璋面对刘基只能懊恼的表示:“不听君言,几失计”,从此对伯温更是“千里相从,言听计用”。
接下来的是两军的正面交锋,双方都已久战成疲仍然精锐尽出,……可叹这是一场神鬼惊愕的大战,也是朱、陈二军之间的生死决战,只见当时鄱阳湖上到处都在厮杀、鏖战,鲜血染红了湖水,甚至一日数十接,双方都死伤惨重,湖面上只见烟尘千里,相持不下的厮杀仍在继续……。(待续)
朱元璋自至正十二年(1352年)濠州起兵,短短六、七年工夫,他就从淮西红巾军当中的一个小小九夫长(带九名亲兵的班长)成为中原一方之雄。与刘基出生名门相反的是,他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但是朱元璋与刘基一样具有先天惊人的才智、记忆力和坚强意志,他英勇骁战,善于组织指挥,而且礼遇斯文,广求贤士。朱军盘据处州(今浙江丽水,也算刘基的家乡)之后,朱元璋宿闻浙东有位精通韬略天文的异士刘基,目前就隐居在青田结寨自保,便有意聘请他出仕,一再劝说他能够投效为己所用。
经过一番波折,先是口头婉拒朱营使者一再邀请的刘基,感其盛意只好以致赠一把宝剑的行为,婉拒了动用数千言长信来亲劝刘基出山的朱军的处州总管孙炎。……只是宝剑归还后,力邀他岀山的压力仍然不曾稍减,甚至连陶安、宋濂二位当时的名士好友都接连为此寄诗劝说,他都未置可否。……
直到伯温的老母亲富氏亲口劝他出山说:“自古衰乱之世,如若不辅真主,哪能获得万全之计呢?…… ”刘母的阅历印证了刘基隐忧,所谓树大招风,一向盛名在外的刘基要想在当时混乱的时局中,如同闪躲“躲避球”一样的在各种割据势力捭阖纵横、互斗争胜之际,还冀望能安安稳稳的隐居下来,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为了故里、家人甚至于个人生命安全,眼前情势显然无法回避,他迟早必须做出选择,投效一方“真主” 以“获万全”之计。
闻言刘基无法再迟疑了,仔细评量过割据江山的群雄远景与元末天象变化后,他不得不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建立大业,才是最快取得天下太平,拯救苍生黎民于水火乱象之间的唯一出路………至正二十年
(1360年),这一年静领天命的他出山了,时年五十岁。
〔殚精竭虑赞大功〕
一、神机妙算布策阵
刘基刚到应天府(今南京)之际,正值朱元璋在军事政治上的一个关键时刻。一方面东边张士诚,西边陈友谅实力都不弱,即将面临的是他们联合夹击朱元璋的意图,此一紧急状况不止芒刺在背,形势简直是到了火烧太庙的严峻。另外在形式上,朱军目前仍是隶属于小明王韩林儿(当时已经为刘福通控制)为领袖的东系红军之一,(虽然实质上他已经完全构筑了自立自营的体制,只是一直未自立旗号而已。)故此时朱元璋最想突破的,就是避免掉军事上张、陈两人的夹击、以及甩脱掉在政治上仍然受制于人的局面。
这些刘基都知道,他对朱元璋的处境早有了预见的眼光,加上他对军事韬略、兵法智术、天文地理甚至阴阳五行的实务与学术都很精通,加上他为人既机警、有胆识又有决断力,基本上具备了一位优秀谋臣所该具备的所有条件。所以在归依朱元璋后,他处事不凡的才能自然使他居于擘画谋略的主位,这位几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优异奇才,很快便成为了朱营智囊中最主要的核心人物。
但刘基真正成为朱营上下最为倚重的 “军师”,其实是在他到达朱营两个月后,也就是元璋与陈友谅于南京城外的“龙江一战”之时。……刚开始是地处湖广的陈友谅自立为帝,并且挟制徐寿辉势力东下,陈友谅的兵势锐不可当,舳舻满江、旌旗蔽日,大军所向披靡,……最新消息是敌方声称下游的张士诚也将合并陈军,一起夹击进攻朱元璋的统治区(其实不然,人家吓唬而已)。
加上当时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及守将花云,这两名叱吒一时的勇将都已经在重镇太平一地兵败殉职了,太平既已失守,那么再过来就是应天(朱军首府)了,这情形撼动了朱军,就连一向屡创佳计的幕僚也都群言纷纷、焦急不能决,………营中士气诡异不安、音杂声众,此时唯有刘基力排众议,认为此一危机乃最大转机,主公如要成就王业、取威定霸,就在此一举!此时任何营中主降及奔者(意指主张投降跟岀逃的),可斩也(也都可以抓去杀了)!
靠着刘基的卓越谋略与自信远见,一番剖析稳住了朱元璋用兵作战的心理;他们不但后发制人,以逸待劳,还大胆前去诈降;等到诱敌深入后,再巧出奇兵在龙湾打败了陈友谅,让敌军丢下了无数战舰,大败而逃!并且一鼓作气收复了刚刚失去的重镇太平。……事成之后,朱元璋因刘基献策方才取得这场决定性的胜利,狂喜之余要以“克敌赏”奬授刘基,但伯温却在此时辞受不取(这是一开始,其后他辞受不取奖赏的风格,几乎在日后变成了伯温在朱营立功后的惯例)。
如此下来,刘基为朱元璋拨开迷雾,指点江山,他分析要先取陈有谅,上游一旦无事后,张士诚势孤,存亡由我,便可一举得定!随后再北向中原,南伐诸雄,紧接着推翻元朝政权,如此王业可成!……大军的战略路线一经刘基确定,便把朱元璋从原本群雄争夺地域的地盘战争,明确提高到为建立帝王基业、一统天下政权的长远战略格局上来。靠着刘基的持筹握算,朱元璋的阵营开始明确的提升跟转型,终于朝迈向胜利的路上,踏出了正确又举足轻重的一步!
二、帝师王佐定中原
紧接的军事战争中,比较重要的有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亲率三军,溯长江西征陈友谅,让陈友谅弃逃武昌的那场胜仗,之后因为刘基在谈判时及时的“指导”朱元璋接纳陈军方面首位降将的条件,让整个江西地区的陈军余部都因为此例,而不费一兵一卒,就迅速的并入了朱元璋的版图一事。
还有隔年遇到刘基母亲过世,他回乡守丧时“碰巧”遇到苗军发动兵变,金华、处州二处的守将被杀,浙东版图大震,领地岌岌可危。刘基便替当地朱军(也是他自己家乡的朱营驻军)一起谋复处州,因为刘基坐镇之故,地方旋即平乱。最戏剧性的莫过于刘基返抵家门之后,还顺便招降了当年那位反覆戏弄元朝,并且一直以来都视刘基为死对头,十几年来都对沿海居民具有强烈威胁的海盗方国珍;这样因私事回乡却“顺便”大立军功的状况,真可以说是伯温夙夜为公,无一日或歇啊!
正因为朱元璋一再催促,每遇军政大计又要书信往返,事必谘询的模样,所以刘基在简短的居丧期后,就风尘仆仆的要赶回应天府了,怎知路过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时,又“刚好”遇到张士诚部众来犯,朱营的严州守将当时正要出兵迎击,却被刘基劝阻,认为不出三日,敌人将自行退走,到时再出兵追击即可大获全胜。……果不其然,三日后守军深入敌阵空营,追剿部众大胜而归,众人无不额手称庆。……如此一算,事事样样,桩桩件件,所有人都亲睹伯温“料事如神”,见他处处时时精准如此,在野名声更盛,真乃奇才也。
风尘仆仆的伯温刚回到应天府(至正廿三年),就有大事发生,主要是因为张士诚的大将吕珍袭击安丰(今安徽寿县南),他不但杀了刘福通还挟持了小明王,朱元璋基于他自身还是红巾军的系统,碍于情面或碍于形势都要亲自前往出救,他也担心如果安丰失守,自己的应天府就会失去遮蔽。所以朱元璋不理刘基的条理分析和极力劝阻,还是坚持出兵了。
结果一如刘基所言,……陈友谅果然以数十万大军趁应天空虚之际,进犯洪都(今江西南昌),以致洪都被围三月,几欲失守,(唉!嘘叹陈友谅用战失策,后世莫不可怜陈友谅他先行围攻洪都而非趁隙直攻应天是此役最大败笔,否则不致辗转百日攻城不下,徒留遗恨。)……眼见洪都形势危殆,朱元璋在顺利迎回小明王之后(如今已然变成朱元璋累赘的韩林儿,辗转就被朱军软禁在滁州了),便紧急治兵二十万星夜兼程的回赶,疲于奔命的朱军一抵达战区马上就要准备西上迎击,……好久不见的朱元璋面对刘基只能懊恼的表示:“不听君言,几失计”,从此对伯温更是“千里相从,言听计用”。
接下来的是两军的正面交锋,双方都已久战成疲仍然精锐尽出,……可叹这是一场神鬼惊愕的大战,也是朱、陈二军之间的生死决战,只见当时鄱阳湖上到处都在厮杀、鏖战,鲜血染红了湖水,甚至一日数十接,双方都死伤惨重,湖面上只见烟尘千里,相持不下的厮杀仍在继续……。(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