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白领装病躲避发红包 两天派出四千余元

发表:2007-02-21 22:1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头晕,我不出去了。”家住上海剑河路的徐家三口人昨天准备去亲戚家拜年,不料儿子却死活不愿出门。父母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儿子是为了躲避发红包,才称病不出。

徐某今年25岁,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原来过年还能领红包的他,今年转变了身份。父亲提前跟儿子打招呼,上班第一年,让他给长辈和晚辈发红包,让大家高兴一下。

今年大年夜、年初一两天,徐某陆续给长辈和亲戚的孩子发了4000余元红包,少则500元,多则1000元。

“就两天,我一个多月工资就没了。”徐某说,想想接下来还有几家亲戚的孩子要给红包,而且起点就是500元,让刚刚参加工作的他难以承受,只能挂出“免战牌”。

徐某的困惑,在沪上年轻白领中并非个例。一些小白领将其称为“红包消费”。在网上,一些网友甚至提议,集体对其抵制。但也有不少人表示,以前拿了这么多年红包,参加工作,反而一毛不拔,岂不是要落下个“铁公鸡”的骂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顾怡虹说,年轻白领抗拒“红包消费”,主要是不适应自己的身份转变:去年还处于一个收取红包者的角色,今年却要掏出工资,给长辈、小辈发红包。

顾怡虹说,其实发红包和给压岁钱作为民间习俗,主要是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让老人感受到小辈的孝顺,小辈感受到长辈的关爱,形式更重于内容。如果只在意金钱的多少,反而违背了感受亲情友谊的初衷。

顾怡虹建议,作为收入不高的年轻人,应该拿出创意和勇气,在节日之际,给老人和孩子送上一些精心挑选的礼物,一样可以代表自己的心意。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