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减少大半 看病难

发表:2007-02-16 15:2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现代快报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会长秦杰称,在1987年首次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进行统计时,尚有1756名幸存者在世; 10年后再次进行统计时,在世的幸存者就减到1200多人;到现在,大屠杀幸存者在世的仅有400人左右。这些幸存者身体状况普遍不好,看病是最大的困难。

幸存者的悲惨经历

吴秀兰,今年已 94岁,1937年,她和三个女儿被炸弹击中,当时,年仅8岁的大女儿周五九和2岁的女儿周顺娣下半身就被炸飞了。她伸手去抱女儿,可是搂进怀里的只是一个上半身。临死前,女儿手里依然紧紧抓着一个糖饼:“妈妈,这个饼……”老人的左腿也被炸飞了,昨天,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仍旧生活在过去的痛苦里:“当时我才20几岁。”一旁的小女儿周美华告诉记者,两姐姐被炸死那年妈妈才23岁,“因为受刺激太大,我妈一直把我当成死去的顺娣。”

曹志坤老人,出生于1924年,1937年左腿被日本鬼子用机枪扫中后,左腿骨碎裂,走路很不方便,苦熬到1994年,才动了手术,拿出了6块碎骨头,目前这些碎骨头已捐给江东门纪念馆。

看病难是幸存者最大困难

据秦杰介绍,幸存者目前都年事已高,年龄最大的已经90多,最小的也有近70岁,身体都不是很好。

据悉,吴秀兰家家里黑乎乎的,房子很小,家里也没什么像样的家电,虽然墙上挂了个空调,但用布包得严严实实的。“(幸存者)家里条件大多不是很好,可这还不是主要问题,他们最大的困难就是看病难。”秦杰说,“许多人都没有医疗保险,早些时候我们在下关区援助了一个患了骨癌的幸存者,没有钱看病,疼得只有在破旧的床上打滚。”

据了解,为了“抢救”大屠杀幸存者,2004年,南京成立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这几年来,援助协会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目前已筹集到 300多万元资金,这些资金将用于对幸存者的援助,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将是用于对幸存者的医疗补助。

秦杰呼吁更多的人、更多社会团体加入到这种历史“抢救”中来,给予那些幸存者更多的帮助和关注。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