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1-22 01:15:31作者:
劳思光教授中国哲学史历年试题
1.试述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
2.试述中国古代原始观念与原始信仰。
3.试述先秦时代中国思想中对命的讨论意见。
4.试就”仁、义、礼”三概念,一论孔子立说之要旨。
5.孟子立”性善”之说,而荀子非之,然二人言”性”所指不同,试述之。
6.老子之”道”涵义如何?与早期儒家所用之”道”字,有何殊异?试作一说明。
7.庄子”齐物论”中,力贬认知活动之意义,其主要论旨如何?试述之。
8.庄子”齐物论”,否定认知活动之意义,而提出之论证有几?要旨如何?试述之。
9.荀子论”性”与”心”。其确定意义为何?又对於”心”与”性”之关系有何基本主张?试作一阐释。
10.墨子立说,其主要理论线索何在?试作一概要说明,并举出墨子书中有代表性之篇章为证。
11.试论”尚同”及”天志”篇,一论墨子之政治思想。
12.韩非学说,以致富强为目的,然其思想与儒、道、墨之说姐有某种关系;试分别析论之。
13.解释下列用语:(一)无用之用(二)名无固宜(三)达、类、私(四)势(五)”指”与”物”
14.试?论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之殊异,及此种变化之历史影响。
15.礼记中大学一篇之本旨何在,试据原文作一简要说明。
16.中庸一篇成书时代如何?本文中”尽性”之说有何哲学意义?试论之。
17.董仲舒立”天人相应”之说,而东汉王充力加抨击。两人之说主旨如何?试述其要。
18.解释下列词语:
(一)声、音、乐(二)乐统同,礼辨异(三)继之者,善也(四)鸿烈(五)适善恶之马
19.先秦儒、道、墨三家,入汉后,其演变情况如何?试述其大?。
20.何谓”天人相应”?西汉倡此说者以何人为主要代表?其说主旨何在?
21.礼记中”大学”一篇,后世释其义者论说纷繁,然本文之主旨何在,能述其要旨?
22.试就”法、术、势”三观念,述韩非思想之大要。
23.礼记中有”中庸”一篇,为儒家形上学之基本文件,其主旨何在?试作一说明。
24.”乐记”中之艺术观要旨如何?试述其要。
25.王弼及郭象之代表著作为何?其理论要旨何在?试简述之。
26.试论”心性”与”才性”之异同。
27.南北朝时期,在北中国宣说般若教义者,以何人为重要代表?有何重要论著?其立说要点何在?
28.竺道生依大涅盘经立说,其特色何在?试作一说明。
29.天台智者立”一念三千”之说,试述其要,并说明此一理论之意义。
30.解释下列词语:(一)独化(郭象注庄)(二)第九识(三)一摄一切,一切摄一(四)五时(天台制教)(五)见性成佛
31.北宋儒学初兴时,可依据之主要经籍为何?对於早期理论有何影响?试述其要。
32.关于宋明理学之分派与分期,有三种理论;试?述其要。
33.周濂溪”太极图说”中之宇宙论架构,与张横渠在”正蒙”中之理论有差异?试作一简说。
34.周濂溪”太极图说”主旨为何?对於此图之来源,后世争议颇多,试简述己见,作一论断。
35.周敦颐及张载各有一宇宙论架构,其主旨为何?就理论立场言,有何根本差异,试作一说明。
36.张横渠之”西铭”,大旨如何?二程何故推重此文?试作一说明。
37.张横渠论”性”,有何特殊观点?试述之。
38.张载论性,提出二分观点,其说主旨如何?试述之。
39.张横渠对”性”与”知”皆作一划分,其意义何在?试论之,并作一简评。
40.试论程明道”定性书”之要旨。
41.根据”定性书”一述程明道对圣贤境界之理论。
42.程伊川在工夫论方面,立说与明道有何不同之处?试论之。
43.二程同时立说,然其取舍轻重互有歧异。试就二人学说之同异作一比较。
44.朱熹论”理”与”气”,如何区分”共同之理”与”殊别之理”?又如何描述理气之关系?试述其要旨。
45.朱熹以”心”,”性”,”情”三观念阐明成德工夫之基础,其说大旨如何?试论之。
46.朱熹之形上学理论,以”理”与”气”作为一对基本观念。此两者之涵义如何?又理气之关系如何?试述其大要。
47.朱熹以”气”之”灵”或”精爽”释”心”,此说与北宋何人理论最为近似?又心既属於气,则心与理之关系如何说明?试作一简述。
48.朱熹之道德理论之基本观念为何?又如何据此以解释行为之善恶?试作一说明。
49.朱熹与湖湘学派之争论,主要问题何在?此问题与二程思想有何关系?试述所知。
50.朱熹盛推周濂溪”太极图说”,而后世论者如毛大可等则皆谓此图出於道教;究 竟其中真相如何?试?作说明。
51.朱陆对”无极”及”太极”问题之争论,其理论意义何在?试作一说明。
52.朱熹与张南轩辩”未发”处工夫问题,主旨何在?此一争论与二程之说关系如何?试论之。
53.陈亮立说有何特色?其与朱熹之争辩,要点何在?有何理论意义?试作一说明。
54.试比较朱熹与陆九渊之”心”观念,并由此说明二人所持哲学立场之殊异。
55.陆九渊之学,后世论者或以为近於佛教。此说是否精确?试作一评论。
56.王阳明与朱熹对”格物”及”致知”之解释,立论迥殊,试述其大要。
57.王阳明立”致良知”之说,在宋明儒学发展过程中,代表何种阶段?阳明对”致知”与”格物”两观念有何特殊解释?透露何种理论立场?试论之。
58.阳明”四句教”中”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最为难解,所引起之争论甚多。试对此句作一严格剖示,以阐明其确切意义。
59.阳明弟子述阳明治学过程,谓”学三变,教亦三变”,所指何在?试据”教三变”之说?论阳明思想之发展线索。
60.阳明工夫论中,致知,诚意,格物及正心通为一体,而身后诸弟子立说则各有偏重,其中王龙溪与聂双江冲突最烈。能简述此二家之工夫论宗旨,并评其得失否?
61.阳明弟子中,聂双江独倡归寂之说,以为”格物无工夫”。其说之要旨如何?得失如何?试论之。
1.试述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
2.试述中国古代原始观念与原始信仰。
3.试述先秦时代中国思想中对命的讨论意见。
4.试就”仁、义、礼”三概念,一论孔子立说之要旨。
5.孟子立”性善”之说,而荀子非之,然二人言”性”所指不同,试述之。
6.老子之”道”涵义如何?与早期儒家所用之”道”字,有何殊异?试作一说明。
7.庄子”齐物论”中,力贬认知活动之意义,其主要论旨如何?试述之。
8.庄子”齐物论”,否定认知活动之意义,而提出之论证有几?要旨如何?试述之。
9.荀子论”性”与”心”。其确定意义为何?又对於”心”与”性”之关系有何基本主张?试作一阐释。
10.墨子立说,其主要理论线索何在?试作一概要说明,并举出墨子书中有代表性之篇章为证。
11.试论”尚同”及”天志”篇,一论墨子之政治思想。
12.韩非学说,以致富强为目的,然其思想与儒、道、墨之说姐有某种关系;试分别析论之。
13.解释下列用语:(一)无用之用(二)名无固宜(三)达、类、私(四)势(五)”指”与”物”
14.试?论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之殊异,及此种变化之历史影响。
15.礼记中大学一篇之本旨何在,试据原文作一简要说明。
16.中庸一篇成书时代如何?本文中”尽性”之说有何哲学意义?试论之。
17.董仲舒立”天人相应”之说,而东汉王充力加抨击。两人之说主旨如何?试述其要。
18.解释下列词语:
(一)声、音、乐(二)乐统同,礼辨异(三)继之者,善也(四)鸿烈(五)适善恶之马
19.先秦儒、道、墨三家,入汉后,其演变情况如何?试述其大?。
20.何谓”天人相应”?西汉倡此说者以何人为主要代表?其说主旨何在?
21.礼记中”大学”一篇,后世释其义者论说纷繁,然本文之主旨何在,能述其要旨?
22.试就”法、术、势”三观念,述韩非思想之大要。
23.礼记中有”中庸”一篇,为儒家形上学之基本文件,其主旨何在?试作一说明。
24.”乐记”中之艺术观要旨如何?试述其要。
25.王弼及郭象之代表著作为何?其理论要旨何在?试简述之。
26.试论”心性”与”才性”之异同。
27.南北朝时期,在北中国宣说般若教义者,以何人为重要代表?有何重要论著?其立说要点何在?
28.竺道生依大涅盘经立说,其特色何在?试作一说明。
29.天台智者立”一念三千”之说,试述其要,并说明此一理论之意义。
30.解释下列词语:(一)独化(郭象注庄)(二)第九识(三)一摄一切,一切摄一(四)五时(天台制教)(五)见性成佛
31.北宋儒学初兴时,可依据之主要经籍为何?对於早期理论有何影响?试述其要。
32.关于宋明理学之分派与分期,有三种理论;试?述其要。
33.周濂溪”太极图说”中之宇宙论架构,与张横渠在”正蒙”中之理论有差异?试作一简说。
34.周濂溪”太极图说”主旨为何?对於此图之来源,后世争议颇多,试简述己见,作一论断。
35.周敦颐及张载各有一宇宙论架构,其主旨为何?就理论立场言,有何根本差异,试作一说明。
36.张横渠之”西铭”,大旨如何?二程何故推重此文?试作一说明。
37.张横渠论”性”,有何特殊观点?试述之。
38.张载论性,提出二分观点,其说主旨如何?试述之。
39.张横渠对”性”与”知”皆作一划分,其意义何在?试论之,并作一简评。
40.试论程明道”定性书”之要旨。
41.根据”定性书”一述程明道对圣贤境界之理论。
42.程伊川在工夫论方面,立说与明道有何不同之处?试论之。
43.二程同时立说,然其取舍轻重互有歧异。试就二人学说之同异作一比较。
44.朱熹论”理”与”气”,如何区分”共同之理”与”殊别之理”?又如何描述理气之关系?试述其要旨。
45.朱熹以”心”,”性”,”情”三观念阐明成德工夫之基础,其说大旨如何?试论之。
46.朱熹之形上学理论,以”理”与”气”作为一对基本观念。此两者之涵义如何?又理气之关系如何?试述其大要。
47.朱熹以”气”之”灵”或”精爽”释”心”,此说与北宋何人理论最为近似?又心既属於气,则心与理之关系如何说明?试作一简述。
48.朱熹之道德理论之基本观念为何?又如何据此以解释行为之善恶?试作一说明。
49.朱熹与湖湘学派之争论,主要问题何在?此问题与二程思想有何关系?试述所知。
50.朱熹盛推周濂溪”太极图说”,而后世论者如毛大可等则皆谓此图出於道教;究 竟其中真相如何?试?作说明。
51.朱陆对”无极”及”太极”问题之争论,其理论意义何在?试作一说明。
52.朱熹与张南轩辩”未发”处工夫问题,主旨何在?此一争论与二程之说关系如何?试论之。
53.陈亮立说有何特色?其与朱熹之争辩,要点何在?有何理论意义?试作一说明。
54.试比较朱熹与陆九渊之”心”观念,并由此说明二人所持哲学立场之殊异。
55.陆九渊之学,后世论者或以为近於佛教。此说是否精确?试作一评论。
56.王阳明与朱熹对”格物”及”致知”之解释,立论迥殊,试述其大要。
57.王阳明立”致良知”之说,在宋明儒学发展过程中,代表何种阶段?阳明对”致知”与”格物”两观念有何特殊解释?透露何种理论立场?试论之。
58.阳明”四句教”中”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最为难解,所引起之争论甚多。试对此句作一严格剖示,以阐明其确切意义。
59.阳明弟子述阳明治学过程,谓”学三变,教亦三变”,所指何在?试据”教三变”之说?论阳明思想之发展线索。
60.阳明工夫论中,致知,诚意,格物及正心通为一体,而身后诸弟子立说则各有偏重,其中王龙溪与聂双江冲突最烈。能简述此二家之工夫论宗旨,并评其得失否?
61.阳明弟子中,聂双江独倡归寂之说,以为”格物无工夫”。其说之要旨如何?得失如何?试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