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严重浓雾 危害人体健康

发表:2007-01-06 06: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北方发生近年来罕见的大雾,自2007年元旦持续数日的浓雾。专家指出,大雾已在全国各地呈现加重趋势;气象专家则担忧,这次雾中出现的“霾”明显增多,“霾”被人体呼吸道吸入后,将会引发鼻炎、支气管炎等甚至诱发肺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据文汇报报导,国家气象局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何立富表示,导致这些大雾天气的具体原因,是因为今年暖冬天气冷空气活动位置偏北,势力偏弱,南北交换少,冷空气带来的大风降温次数少,风场稳定,加上冷空气活动间隔较长,故引起大雾天气持续并且多发。若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的话,则是祸起全球气温变暖、人类活动城市化及大气污染。

何立富强调,与往年相比,今年大雾呈现“范围广、次数多、时间长、‘霾’现身”四大特征,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东北平原地区的都市化城市和重工业城市出现雾天的状况比其他地区更甚。

据粤省气象局表示,06年全省灰霾日数明显偏多,平均出现灰霾日数68.8天/站(平均每个观察站录得的日数),是1980年以来出现霾日最多的年份。

华北华东浓雾出现“霾”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北京、天津、河北等华北地区,辽宁沈阳等东北大部、山东北部,河南大部分地区包括苏皖地区都出现不同程度雾天,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500米。

何立富介绍说,自去年12月来北京天津大雾天气几乎成为常态,12月下旬刚刚结束一次长达一周的雾天,今年元旦北方的一场降雪,又引来一场大雾,持续时间在五天左右。

何立富强调,今年大雾出现的“霾”天气明显增多,感觉空气比较脏、闷,视线也是灰濛濛模糊不清。他指出,“霾”天气不容忽视,这种天气对人类健康危害要大于雾天。

专家:大雾危及老弱

最近京城许多医院门诊部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明显增多。据专家介绍,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比例通常比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对人体健康形成危害。

起雾时气压低,污染物与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将变得不易扩散与沉降,有害物质易很容易被人吸入,这些物质刺激人体某些敏感部位后,会引起喉炎、气管炎、结膜炎和一些过敏性疾病,中医称之为“疠疫之气”,对于年老体弱者还可能危及生命。

“霾”诱发肺癌 无孔不入

据粤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研究员介绍,“霾”主要由平均直径只有0.31微米的细粒子大气气溶胶组成。这些有害气溶胶颗粒不但影响视程、影响交通,更危险的是它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再进入静脉,流遍全身,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霾”被人体呼吸道吸入体内之后,会引发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还能诱发肺癌。它不仅通过呼吸道扩散,还可以吸附在饮用水、食物上,间接进入体内。

何立富指出,“霾”天气是因为空气湿度较大造成,只需要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形成。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