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6-12-16 04:20:27作者:
"中国留学生的同居率高达80%,而且还有年龄越小,同居比例越高的势头"。上个月,北京某媒体披露的数字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留学生或者准备留学的人中间炸开。有人惊叹,有人怀疑,有人不屑一顾;家长们开始担心孩子出去后会不会同居,国内的中介开始担心生意会不会因此减少,而国外已经选择同居的学生们只是反问:我们都是成人了,何必大惊小怪。
广州日报报道,有人曾这样写道:"从浩瀚的知识海洋到简单的洗衣做饭,从美妙的异国情调到挥之不去的乡愁,五彩缤纷的异国生活无法掩饰现实生活的诸多无奈,空虚、寂寞成为许多海外留学生最常用的词汇。就这样,很多中国留学生就在迷茫与困惑中走入了同居时代。"
中国留学生真的走进了同居时代?
记者的调查从"80%"这个数字开始,但不只是为了辨别数字的真伪。记者辗转与近十位留学生取得了联系,试图还原他们在国外的真实生活和感受。更多时候,记者在问,那些不满十八岁就身处异国他乡的孩子们,他们在做些什么。
Cat的头发是深绿色的,皮肤很白,红红的嘴唇上挂着两个金属唇环。伸出舌头,还有个舌环很明显地向外人昭示着主人的与众不同。他是个友善的家伙,总是有很多可爱的MSN小动画发过来。
Cat,17岁高中生,上海人,到澳大利亚已经两年了。记者通过他贴在论坛上的照片找到了他。那张照片是他和他女朋友的。"老婆比较有个性啦,不过分手咧。呜……"
"1个礼拜没有去学校了……哈哈,"Cat在MSN上说,"学校快放假了,最后几天懒得去了。"
"啊?逃课?干嘛拆穿我?反正快放假啦。"
"学校会寄信过来吖(类似国内老师找家长),但都是我拿了,自己签妈妈的名,然后交上去。"
这就是一位17岁的留学少年。
Cat说他想回国,"小时候不懂事被妈妈'骗'过来了"。
Cat每天只要到学校报个到,然后就可以回家了。他说,国外很无聊,很少见到中国人。"偶还是情愿在国内的。"
现状:
少小离家何时归
下面是记者在悉尼科技大学附近一间网吧里看到的真实一幕。
"咕咚咕咚",Jack喝了一大口可乐,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脑屏幕。旁边是中午剩下的卤肉饭。旁边的朋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东北话、广东话充斥着这个小网吧。
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还在国内。然而,这是在悉尼。看看外面金发碧眼个子高挑的帅哥靓女,听听48个国际音标变幻组合成的各种发音,Jack皱皱眉,抽抽鼻子,忽然想起了自己刚来时磕磕巴巴说不出英语的糗样。他低头看看表,已经出来好久了,回家去那个监护人又该唠叨了。Jack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到18 岁,这样就可以搬出去自己住了。他天天数着指头过日子,还有1年了,快了。
与此同时,Lily则在街边的K房唱得正开心。她是朋友们公认的大美女。为了这个称号,她每天都要花上很多时间去修饰自己。她喜欢化浓妆,喜欢自己打扮得酷酷的样子。Lily身边不乏追求者,虽然她才17岁,但她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
除了这些,Lily还是朋友圈里最有钱的那个。出国之前,爸妈就联系了当地一个有身份的华人,每年给她几万块钱让她做Lily的监护人。Lily现在和监护人住在一起。那个阿姨其实也是Lily的房东,平时并不太管她。Lily现在很快乐,每周她有4天是和自己的男朋友住在一起,两个人偶尔也会吵架, Lily还会被气哭。Lily现在的愿望是早点到18岁,彻底搬出去住。"年龄越小,同居比例越高"?
#p#与有计划、有准备出国的大留学生们相比,那些十几岁的孩子更让人担心。广东启德教育市场部副总监冯颐告诉记者,以前,很多小孩出国是因为在国内读不下去,但现在家长们的态度正日趋理性,小孩子出国的目标也逐渐明确,这一部分的家长和孩子的比重正在逐渐加大。小孩子出国也越来越多。
这一趋势也得到了张国华的认同,他是广州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出国部项目主管。在广东,一般情况下,孩子至少会读完初三才会选择出国,占该中心业务的1/3;读完高中后到国外读大学的占1/3。
张国华列举了小孩子选择出国的几个因素:一是在国内读书压力大;二,国内高考竞争激烈;三,即使在国内上了大学,仍然要面临失业的危险,不如早到国外开阔眼界,进退均可;四,国内教育缺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环节;五,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在国外学习还是比较幸福,年龄小,孩子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那么,孩子出国以后怎么办呢?
Tina曾经和Lily住在一起,现在悉尼读研究生。"将来也许我会让自己的小孩在十几岁的时候出国,因为这个时间段接受能力强,要是大学的话,就略为晚了点,尤其是语言上。但是,我还是觉得父母在身边照顾生活和管理比较好,单独出来,除非孩子非常自律,要不很容易变"。冯颐告诉记者,孩子们出国后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会带来很大压力,而且他们寻求协助的能力相对较低,更依赖家庭。尤其在心理方面,孩子们的交际会遇到困难。
划分小留学生和大留学生,最直接的标准是年龄。根据有关国家的政策,18岁以下的留学生需要在当地指定监护人,并且不能够单独居住。当然,监护人是否负责?那要因人而异。但监护人的设定,再加上国外初高中学习阶段的课程负担较重,小留学生们无疑要面对更多的限制。想要同居,并不容易。
解读:
"跟风"、孤独、节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5月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出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几乎每7个外国留学生中就有1个中国学生。
在此基础上,如果按照80%同居率的推算,我们得到的数字将会大得惊人。所有采访对象,包括三家留学中介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和近十位留学生都非常直接地否认了这一数字的可信度,但同时,也都承认了同居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个数字太夸张,太负面。我们很怀疑。有人统计过吗?怎么统计的?这都是大大的问号。同居是肯定有的,但多大比例,我们不知道。"艾迪国际广东公司负责人谢杭东说。
"同居和合租是不同的。很多人是选择共租一套房,但没有恋爱关系。有的人甚至住在同一间房里,但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居'——他们在恋爱,但没有发生关系。"Lydia在墨尔本读完了商学硕士后选择了回国。
记者的大学同学Tina正在 澳大利亚享受着一段稳定的恋情。在年初回国和双方父母见过面后,两人才决定住在一起。
"当时觉得我们其实也是有点跟风,真的是看到太多人住在一起了。因为真的太普遍了,我开始不习惯,因为之前我只谈过一次恋爱,就拉过手,什么都没有。看到我那些同学特快就走到一起,就检讨自己,以为是观点落后。"Tina说,现在的男朋友在生活上很照顾自己,她也常常被感动。"你知道吗?当我打工或者被人歧视的时候,我好歹还有个人哭一哭。"至于经济方面,Tina说:"(决定同居)当然考虑了经济因素。原来住的房子每个人大概房租每周140澳大利亚元左右,住到一起后就可以分摊了。"
传统道德约束失效
除了"跟风"、孤独和节约,国外在同居方面的宽松程度也造成了 留学生同居情况的普遍。
Kate现在美国西雅图攻读博士学位,她说:"其实在国外同居和结婚也差不多了。因为住在一起,搬出去却不见得那么容易。没有那么多亲戚朋友。如果要问为什么更容易(比起国内),那就是因为在这边朋友少,没有家人,更需要贴心的照顾。没有传统的道德束缚,搬在一起住很容易。"但在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国的道德传统仍然占据主流。所以,在这些国家同居会受到一定的社会压力。
#p#另外,是否选择同居不是简单的感情问题,甚至还会与留学生将来的工作、移民挂钩。在一些国家,如果两个人同居两年以上,在移民时是会得到额外加分。分数越高,移民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而一些留学生还会直接选择当地华人同居甚至结婚,只是条件很苛刻,比如要收入稳定、有车,要熟悉当地文化。
Lydia在国外学习的一年半时间里,她没有恋爱。她告诉记者:"感情是基础。有时候感觉孤独,但孤独总比随便找的好。出国以后,心理、生理各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转变。这种变化,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是否恋爱,是自己的选择。如果谈恋爱,我想八九成的人会选择同居。"
记者手记:
国内"留学"与国外留学
采访中,记者问Tina还能不能找到Lily,她有些无奈地说:"我也想找她呢。那些小孩儿几乎从来不和我们接触。他们自己玩,玩得很疯。"
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让我们感到担心。学业压力、交际困难,都在国外这个特殊的陌生的环境里被放大。很多时候,他们是遵从父辈的意志才选择出国。父辈们辛辛苦苦挣下了家产,有的想补偿之前对孩子欠下的感情债,用钞票铺成了一条通往发达国家的道路;有的是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认识那些自己不认识的字母,能见识更多的人,躲开自己曾经掉下去的陷阱;还有的,也许只是逃避,在国内读不下去,不如到国外去试试。
我们相信,有一些理智的家长,是在征求孩子的意见之后做出的慎重选择。我们希望这一部分人越来越多,越多越好。
事实上,我们在国内和国外之间画了一条无形的线。国外,那么遥远,超出了家长的掌控,所以我们更加担心。只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泡网吧、谈恋爱、逃课……哪一项不是正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难怪有人说,国内、国外都一样,只不过有人在国内"留学"。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何曾听过孩子们的心声。出国,是家长所愿。在国内苦读参加高考,又有几个是心甘情愿?
也许,又该有人将这些归结到现阶段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上。但记者始终相信有第三条道路存在。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又能怎么样呢?孩子不听、不懂吗?记者想说的是,第一不要小看了孩子们的智慧,第二如果真的不行,也要教会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很多小留学生不知道自己出国是为了什么,不知道将来做什么,留在国内的又何尝知道呢?除了规定动作——高考之后,又有几个知道自己所需呢?
还是那句话,我们希望优秀的孩子和理智的家长,越来越多,越多越好。
广州日报报道,有人曾这样写道:"从浩瀚的知识海洋到简单的洗衣做饭,从美妙的异国情调到挥之不去的乡愁,五彩缤纷的异国生活无法掩饰现实生活的诸多无奈,空虚、寂寞成为许多海外留学生最常用的词汇。就这样,很多中国留学生就在迷茫与困惑中走入了同居时代。"
中国留学生真的走进了同居时代?
记者的调查从"80%"这个数字开始,但不只是为了辨别数字的真伪。记者辗转与近十位留学生取得了联系,试图还原他们在国外的真实生活和感受。更多时候,记者在问,那些不满十八岁就身处异国他乡的孩子们,他们在做些什么。
Cat的头发是深绿色的,皮肤很白,红红的嘴唇上挂着两个金属唇环。伸出舌头,还有个舌环很明显地向外人昭示着主人的与众不同。他是个友善的家伙,总是有很多可爱的MSN小动画发过来。
Cat,17岁高中生,上海人,到澳大利亚已经两年了。记者通过他贴在论坛上的照片找到了他。那张照片是他和他女朋友的。"老婆比较有个性啦,不过分手咧。呜……"
"1个礼拜没有去学校了……哈哈,"Cat在MSN上说,"学校快放假了,最后几天懒得去了。"
"啊?逃课?干嘛拆穿我?反正快放假啦。"
"学校会寄信过来吖(类似国内老师找家长),但都是我拿了,自己签妈妈的名,然后交上去。"
这就是一位17岁的留学少年。
Cat说他想回国,"小时候不懂事被妈妈'骗'过来了"。
Cat每天只要到学校报个到,然后就可以回家了。他说,国外很无聊,很少见到中国人。"偶还是情愿在国内的。"
现状:
少小离家何时归
下面是记者在悉尼科技大学附近一间网吧里看到的真实一幕。
"咕咚咕咚",Jack喝了一大口可乐,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脑屏幕。旁边是中午剩下的卤肉饭。旁边的朋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东北话、广东话充斥着这个小网吧。
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还在国内。然而,这是在悉尼。看看外面金发碧眼个子高挑的帅哥靓女,听听48个国际音标变幻组合成的各种发音,Jack皱皱眉,抽抽鼻子,忽然想起了自己刚来时磕磕巴巴说不出英语的糗样。他低头看看表,已经出来好久了,回家去那个监护人又该唠叨了。Jack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到18 岁,这样就可以搬出去自己住了。他天天数着指头过日子,还有1年了,快了。
与此同时,Lily则在街边的K房唱得正开心。她是朋友们公认的大美女。为了这个称号,她每天都要花上很多时间去修饰自己。她喜欢化浓妆,喜欢自己打扮得酷酷的样子。Lily身边不乏追求者,虽然她才17岁,但她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
除了这些,Lily还是朋友圈里最有钱的那个。出国之前,爸妈就联系了当地一个有身份的华人,每年给她几万块钱让她做Lily的监护人。Lily现在和监护人住在一起。那个阿姨其实也是Lily的房东,平时并不太管她。Lily现在很快乐,每周她有4天是和自己的男朋友住在一起,两个人偶尔也会吵架, Lily还会被气哭。Lily现在的愿望是早点到18岁,彻底搬出去住。"年龄越小,同居比例越高"?
#p#与有计划、有准备出国的大留学生们相比,那些十几岁的孩子更让人担心。广东启德教育市场部副总监冯颐告诉记者,以前,很多小孩出国是因为在国内读不下去,但现在家长们的态度正日趋理性,小孩子出国的目标也逐渐明确,这一部分的家长和孩子的比重正在逐渐加大。小孩子出国也越来越多。
这一趋势也得到了张国华的认同,他是广州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出国部项目主管。在广东,一般情况下,孩子至少会读完初三才会选择出国,占该中心业务的1/3;读完高中后到国外读大学的占1/3。
张国华列举了小孩子选择出国的几个因素:一是在国内读书压力大;二,国内高考竞争激烈;三,即使在国内上了大学,仍然要面临失业的危险,不如早到国外开阔眼界,进退均可;四,国内教育缺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环节;五,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在国外学习还是比较幸福,年龄小,孩子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那么,孩子出国以后怎么办呢?
Tina曾经和Lily住在一起,现在悉尼读研究生。"将来也许我会让自己的小孩在十几岁的时候出国,因为这个时间段接受能力强,要是大学的话,就略为晚了点,尤其是语言上。但是,我还是觉得父母在身边照顾生活和管理比较好,单独出来,除非孩子非常自律,要不很容易变"。冯颐告诉记者,孩子们出国后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会带来很大压力,而且他们寻求协助的能力相对较低,更依赖家庭。尤其在心理方面,孩子们的交际会遇到困难。
划分小留学生和大留学生,最直接的标准是年龄。根据有关国家的政策,18岁以下的留学生需要在当地指定监护人,并且不能够单独居住。当然,监护人是否负责?那要因人而异。但监护人的设定,再加上国外初高中学习阶段的课程负担较重,小留学生们无疑要面对更多的限制。想要同居,并不容易。
解读:
"跟风"、孤独、节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5月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出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几乎每7个外国留学生中就有1个中国学生。
在此基础上,如果按照80%同居率的推算,我们得到的数字将会大得惊人。所有采访对象,包括三家留学中介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和近十位留学生都非常直接地否认了这一数字的可信度,但同时,也都承认了同居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个数字太夸张,太负面。我们很怀疑。有人统计过吗?怎么统计的?这都是大大的问号。同居是肯定有的,但多大比例,我们不知道。"艾迪国际广东公司负责人谢杭东说。
"同居和合租是不同的。很多人是选择共租一套房,但没有恋爱关系。有的人甚至住在同一间房里,但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居'——他们在恋爱,但没有发生关系。"Lydia在墨尔本读完了商学硕士后选择了回国。
记者的大学同学Tina正在 澳大利亚享受着一段稳定的恋情。在年初回国和双方父母见过面后,两人才决定住在一起。
"当时觉得我们其实也是有点跟风,真的是看到太多人住在一起了。因为真的太普遍了,我开始不习惯,因为之前我只谈过一次恋爱,就拉过手,什么都没有。看到我那些同学特快就走到一起,就检讨自己,以为是观点落后。"Tina说,现在的男朋友在生活上很照顾自己,她也常常被感动。"你知道吗?当我打工或者被人歧视的时候,我好歹还有个人哭一哭。"至于经济方面,Tina说:"(决定同居)当然考虑了经济因素。原来住的房子每个人大概房租每周140澳大利亚元左右,住到一起后就可以分摊了。"
传统道德约束失效
除了"跟风"、孤独和节约,国外在同居方面的宽松程度也造成了 留学生同居情况的普遍。
Kate现在美国西雅图攻读博士学位,她说:"其实在国外同居和结婚也差不多了。因为住在一起,搬出去却不见得那么容易。没有那么多亲戚朋友。如果要问为什么更容易(比起国内),那就是因为在这边朋友少,没有家人,更需要贴心的照顾。没有传统的道德束缚,搬在一起住很容易。"但在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国的道德传统仍然占据主流。所以,在这些国家同居会受到一定的社会压力。
#p#另外,是否选择同居不是简单的感情问题,甚至还会与留学生将来的工作、移民挂钩。在一些国家,如果两个人同居两年以上,在移民时是会得到额外加分。分数越高,移民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而一些留学生还会直接选择当地华人同居甚至结婚,只是条件很苛刻,比如要收入稳定、有车,要熟悉当地文化。
Lydia在国外学习的一年半时间里,她没有恋爱。她告诉记者:"感情是基础。有时候感觉孤独,但孤独总比随便找的好。出国以后,心理、生理各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转变。这种变化,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是否恋爱,是自己的选择。如果谈恋爱,我想八九成的人会选择同居。"
记者手记:
国内"留学"与国外留学
采访中,记者问Tina还能不能找到Lily,她有些无奈地说:"我也想找她呢。那些小孩儿几乎从来不和我们接触。他们自己玩,玩得很疯。"
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让我们感到担心。学业压力、交际困难,都在国外这个特殊的陌生的环境里被放大。很多时候,他们是遵从父辈的意志才选择出国。父辈们辛辛苦苦挣下了家产,有的想补偿之前对孩子欠下的感情债,用钞票铺成了一条通往发达国家的道路;有的是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认识那些自己不认识的字母,能见识更多的人,躲开自己曾经掉下去的陷阱;还有的,也许只是逃避,在国内读不下去,不如到国外去试试。
我们相信,有一些理智的家长,是在征求孩子的意见之后做出的慎重选择。我们希望这一部分人越来越多,越多越好。
事实上,我们在国内和国外之间画了一条无形的线。国外,那么遥远,超出了家长的掌控,所以我们更加担心。只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泡网吧、谈恋爱、逃课……哪一项不是正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难怪有人说,国内、国外都一样,只不过有人在国内"留学"。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何曾听过孩子们的心声。出国,是家长所愿。在国内苦读参加高考,又有几个是心甘情愿?
也许,又该有人将这些归结到现阶段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上。但记者始终相信有第三条道路存在。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又能怎么样呢?孩子不听、不懂吗?记者想说的是,第一不要小看了孩子们的智慧,第二如果真的不行,也要教会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很多小留学生不知道自己出国是为了什么,不知道将来做什么,留在国内的又何尝知道呢?除了规定动作——高考之后,又有几个知道自己所需呢?
还是那句话,我们希望优秀的孩子和理智的家长,越来越多,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