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台湾人的真实生活(组图)

发表:2006-11-09 01: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飞机穿过厚厚的云雾降落在台北中正国际机场(不习惯称之为桃园机场)的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青天白日旗,旗子占用了机场候机大楼整整一面墙,蒋公中正的画像摆在当中。从我踏进候机大楼的那一刻起,我的血液开始加速流动,这种激动的情绪并不亚于一个台湾老兵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因为我为这一天已等待太久。虽然在过去的26年里我从来没有到过台湾,但这并不能阻碍我与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幼儿园时阿姨教的《宝岛台湾》歌词我依然记得,少年时小虎队的歌声回响在我的耳边,台湾侯孝贤杨德昌的电影浮现在我眼前。。。。。。还有郑成功和施琅、jjs父子、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罗大佑和小虎队、李敖和吴宗宪。。。。。。这些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个时刻一起涌了出来,灵魂附体(黄健祥语)。我怎能不激动呢?

  

 

现代贡品 (摄于彰化县鹿港小镇三山寺)

文化的四种元素: 台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台北人的生活又是如何的?简单地说,台湾有三种人,分别是高山土著、早期闽南客家移民和二战后移入的“外省人"。台湾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是中华文化(又分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近代中原文化)、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美国为首)的融合。其中闽南文化来自几百年前的早期移民,日本文化来自 50年日占时期和现代人的哈日,中原文化古已有之,并随着二战后大量移入的“外省人"而更加强势,美国文化来自二战后美国的阴影。这样丰富的文化元素,是魅力四射的台湾文化的源泉,而台北是这种文化的中心。

  闽南人和客家人文化:首先说说人情味很浓的闽南人和客家人文化。大约在300-400年前,大量的中国东南沿海人口移入台湾,这些人在台湾开垦土地,兴建庙宇,成立帮会,并逐渐成为台湾主要的人口,所以如今你只要离开台北,闽南话往往成为很多人(特别是草根阶层)交流的第一语言,就要像华语在新加坡。如果你想搜寻闽南客家文化的痕迹,台北龙山寺、城隍庙是最好的去处,台中鹿港小镇的妈祖庙和传统街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典型的台湾庙宇 (摄于台南市城隍庙)

 

灯笼 (摄于彰化县鹿港小镇妈祖庙)

 

香客们的长明灯 (摄于台北龙山寺)

 

一个来台湾学佛的老外 (摄于台北龙山寺正门口)

 

这种文化虽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是难免带来一些环境污染,这是政府的宣传画,告诉大家烧纸钱适可而止。其中“好朋友"之指的是孤魂野鬼,为孤魂野鬼烧钱这一点特别体现这种文化重“人情"的一面。

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在台湾古已有之,二战后gmd的到来让近代中原文化站了上风,这种文化虽然和闽南和客家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但是多少有些区别,所以我把他们分开来说。两岸三地,儒家文化的遗产台湾保留的最多。在台湾乘车坐地铁搭自动扶梯,你都能感觉到台北人“克己服礼”的精神,比北京香港和新加坡都更有秩序。无论什么时候,地铁里等车的队伍都是整整齐齐的,扶梯上左边的通道都畅通无阻。台湾人对老人的尊重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在小城市,一般都是年轻人在后面排队,让老人先上车。

 

传统文具店(摄于台北九份)

 

 传统的茶馆儿 (摄于台北九份)

 

下面三个建筑都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特别是国家歌剧院也是中国传统风格。反观北京的一些建筑,我们似乎值得反省一下。首先是中正纪念堂

 

国家歌剧院(比起鸡蛋壳,我更喜欢这个!) 

 

台北最豪华最高级的圆山饭店 

 

台北孔庙中的灯,经典的传统灯饰,上书“有教无类"四个字。灯有形,文化无形,祖宗的优良文化传统不可丢。 

 

台北孔庙中的灯,经典的传统灯饰,上书“有教无类"四个字。灯有形,文化无形,祖宗的优良文化传统不可丢。 

台湾文化中的确有日本文化的因素,台北的温泉几乎都是日式的,日本便当随处可见,一些老人在生活中还习惯用一些日文指代。在台北一位巴士大伯接电话时竟然说“莫西莫西"。走进台湾的便利店,不仅日本便当大型其道(也有日本便当是发源于台湾的说法),“欢因光临"的大声招呼,也会让你感觉走进日本的便利店。 

 

日本榻榻米(摄于台北北投温泉浴场)


 

2006年9月为止,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台北101

 

两个在台北街头满买纪念品的台妹

公共交通


  谈过文化元素后,让我们把目光放在台北的日常生活上。首先说说最容易观察到的交通系统。从台北中正国际机场到市中心的火车站每15分钟就有一趟车,50公里的路程125台币,大约行驶50分钟。一路上感觉台北到处都很破旧,无论是建筑还是公共交通工具。东南亚地区许多城市都是如此的,我觉得算这是一种风格,他们并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和财力去粉饰外表。千万不要以为建筑的内部也是如此破旧,恰恰相反,只要你走进购物中心和地铁就知道内部的设计和装潢有多么精彩。

  到了火车站你就到了台北陆路交通的心脏了,因为台北火车站不仅仅是台湾最大的铁路枢纽,而且是台北市最大的地铁中转站,也是台湾最大的长徒汽车站。这么多功能集中在一切,千万不要以为这里很混乱,相反这里一切秩序井然。设计师在地下挖出了好几层的平台,地面上走长途车,火车和地铁从地下几层走。由于要同时接纳2个方向的火车,4个方向地地铁,设计师在地下挖了四层的平台,亚洲除了日本恐怕没有这样规模的地下枢纽了。在台北乘坐地铁和公车只要一张磁卡就可以了,而且可以全额退出押金。

  和北京的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不同,走进台北地铁感觉好像走进了另外一个地方,设计者对地铁内部的装修进行了精心设计,把雕塑、图画、诗篇等等融合进去。再加上优美的音乐和明星们录制的温馨提示,使得有些车站像图书馆,有些车站像博物馆,有些像音乐厅,有些像游乐场,还有些像画廊。

 

地铁站的走廊,布置得好像画廊。

 

地铁内,注意盲人背后的那些西洋乐队的人都在注视着盲人,如果这时地铁设计者独具匠心的想法,那简直太有创意了。

博物馆

  除了交通系统,面子工程一般还包括博物馆,值得国人骄傲的是,台湾有一座世界第四大博物馆。来到台湾如果你只去一个博物馆,那么一定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为jjs把北京故宫里能搬走的都搬走了。这座大型博物馆建在台北市郊的小山上,四周一年四季环抱在绿色中,好像翡翠上的镶嵌了一块白色的珍珠。展室内的文物相当精致,数目庞大,相比之下北京故宫博物逊色多了。比如说那个著名的象牙镂空的球,徊闾滓徊愕娘慰盏窨蹋坎憧梢宰杂煞觯本┑牟仄反笤?层,台北的藏品有17层之多,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印象深刻还有明清两代的各种书籍的藏本,特别是一套明朝金泥(金色墨汁)的佛经,历经500年风雨还是如此精致,让人赞叹不已。下图是一个隋朝的金菩萨

 

隋朝的金菩萨

民生行业

  一个地区的饮食往往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台湾正是如此。一方面台湾是自由竞争机制,另一方面台湾的政府很重民生。因此和民生相关的产业和服务都很发达。比如饮食业和娱乐业。商业也极其发达,便利店一条街上能有好几十个,从火车站搭地铁往返北投,加上门票,20块钱人民币就可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泡天然温泉。但和民生没有直接关系的行业就不是很发达,比如金融业感觉很一般,很少看到外国银行。

  台湾夜市算是享誉全球的一个招牌,在台湾各类娱乐产品中也常常出现。最好的夜市是台北士林夜市、台北师大夜市和台中的忠孝路夜市。台北著名的华西街夜市也不错,但是由于管理得太好,让人联想起了新加坡的大排挡,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排列整齐,干干净净的夜市吧。但我们背包客是绝对不喜欢的。淡水早市值得一去。

 

淡水早市的桃子

 

淡水早市的海鲜

 

士林夜市

 

 台湾的夜

在谈过了文化、交通、博物馆和民生行业后,我用北京、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参照,来做个总结。新加坡规划得太好,太干净了,但大家的选择不多,例如公共汽车公司只有2家,便利店很少,商店早早打烊。香港便利店、小巴到处都是,但是城市里没有一棵树。北京越来越像新加坡了。而台北市就不同了,她是四个城市中儒家气氛最浓的一个地方,也是生活最便利舒适的地方,如果有机会真想在那里工作学习几年。不过台北市的治安没有新加坡好,也很难说比北京和香港安全。

 


来源:孤独星球mkxBLOG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