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长孙在俄隐姓埋名数十年

发表:2006-08-22 11: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刘少奇长孙阿廖沙与妻子在家中合影。

 
这个名叫“阿廖沙”的俄罗斯男人,身上流淌着刘少奇1/4的血脉,是刘少奇远在异国的长孙。


与阿廖沙相识,是前年的事情。听说他是刘少奇的长孙时。

阿廖沙的父亲刘允斌是刘少奇与何宝珍的长子,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刘允斌曾在苏联学习和生活,并娶了莫斯科大学的同班同学玛拉为妻。阿廖沙就是他们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姐姐叫索尼娅。这对姐弟分别有一个很中国化的小名“辽辽”和“苏苏”。

阿廖沙家中并没有太多明显的中国痕迹,但当看到他珍存的一叠叠照片,在这些照片中,有刘少奇在延安与儿女刘允斌、刘爱琴的合影,有刘允斌在莫斯科大学读书时的照片,还有刘少奇来莫斯科时和刘允斌、刘爱琴的合影。

二十年后才知父亲死讯

1957年,身在莫斯科的刘允斌毅然决定回国。回国后,他被分配到包头某研究所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妻子玛拉曾不远万里来到北京与丈夫团聚,却最终因为难以适应异国生活而回到了苏联。阿廖沙的父母就这样分开了。回到苏联的玛拉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并且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而慢慢与刘允斌失去了联系。1967年11月,42岁的刘允斌在文革不堪忍受迫害,,在一个冬天的夜里在包头铁轨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阿廖沙和母亲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时,竟然已事隔20年。1987年,刘爱琴费了很大功夫,从来中国探亲访友的莫斯科同学那里打听到了阿廖沙一家的落,失散多年的亲人终于联系上了。“我对父亲没有很深的记忆,那时我还太小,对父亲的了解是在我成年之后。直到现在我也不相信父亲会自杀……”阿廖沙这样对我说,“但我们一直思念着父亲,姐姐对父亲的记忆要比我多,她还写过一首感情非常真挚的诗——《怀念父亲》。”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