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快乐小农夫 产销都行(图)

发表:2006-08-19 10:2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台湾台东县关山镇出好米,也出了一个正港的台湾之子。才十一岁、暑假过后要升国小六年级的彭思浩,帮忙父亲耕耘稻田,开插秧机、还会驾驶中型搬运车,熟练操作烘米机、碾米机、包装机,还与兄姊共同设计包装袋标签,负责宅配销售,并上网浏览充实农业知识;他说,他早在九岁那年就打定主意要在农村闯天下。

煮饭洗衣服 小姊弟包办

彭家种稻自产自销,一甲地每期收获一万台斤,彭家七甲地每年两期稻作可产十四万台斤,算是当地的大户。三年前,比思浩大三岁的哥哥思齐血癌病发,妈妈陪着哥哥长期在台北疗养,家里煮饭、洗衣、烧柴煮洗澡水的事,就由思浩和大他一岁的姊姊思涵负责,思浩也开始注意爸爸的农务。

彭家是三十多年前从苗栗移居到台东开垦的客家人,在关山镇海岸山脉下的电光社区先买得两甲地,再逐步扩充,开垦出七甲良田。思浩的爸爸彭武麟早年不愿屈居农村,宁可到外县市开大卡车闯荡,但终究为陪伴老人家而返乡,并接下农地当起自耕农。

小三就立志 当快乐农夫

彭武麟从没想到,小儿子对做农更有兴趣,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父子同心栽培良质米,思浩国小三年级就开始当个快乐小农夫,严父也是良师,稻田成了他最爱的学习环境。

今年暑假他最得意了,爸爸放手让他单独驾驶中型货车般的农用搬运车,一次可载四公吨的稻谷,手排档、掌握方向盘都相当熟练,事实上,三年前他就会开了,只是老爸不放心,总要坐在旁边指挥。

收成让思浩感到满足,一车车的稻谷载进自家谷仓,送进两层楼高的烘干机,再将干谷倒进碾米机,黄金稻谷变成了白米,再分成五公斤的小包装,每个程序他都以严选规格操作。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今年七甲地的秧苗,也由他开着插秧机逐行逐列耕耘,还得下田拔除杂草。

思浩的学业成绩中等,但小小年纪就投入心力经营稻田,跟一般的小孩志向截然不同。他说,长大后不管再读多少书,他都希望朝农业方面发展,在农村里闯出一片天。

来源:自由时报电子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