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约翰·埃·密莱 (1829-1896)
国别:英国
生平:约翰。埃弗雷特。密莱生于英国南安普敦。父为当地有名望的人物, 酷爱绘画。密莱8岁全家迁居伦敦。9岁被送入萨斯领导的绘画学校。密莱是“拉斐尔前派协会”的奠基人之一。密莱交游广阔,善于人际关系。1885年获得男爵称号。晚年又被皇家美术学院推选为院长。1896年因患喉疾在伦敦去世,享年67岁。
作品尺寸:86.6cm×61.6cm
现藏于英国伯明翰市搏物馆与美术陈列馆
密莱运用古典画法,一丝不苟的刻画出一对流浪儿在雨过天晴后的神态,盲女聆听着小伙伴对大自然的描述。
作者:普基寥夫 (1832-1890)
国别:俄国
生平:暂缺
作品尺寸:173cm×136.5cm
现藏于特列恰柯夫美术馆
在《不相称的婚姻》中, 所有人物都画得很大,有的如真人大小。作者将自己的肖像也纳入画中。(图右双手交叠于胸前者)普基寥夫于1863年在美术学院展出此画时,还是莫斯科绘画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正如评论家斯塔索夫在报刊上指出,此画好不容易才得到官方的认可,画中没有火灾,没有杀戮,没有……。画的只是在教堂里神父“毕恭毕敬地给洒满香水的将军——活的木乃伊,与为了官衔和金钱出卖青春的,哭泣的姑娘举行的结婚仪式。”画家用自己的笔画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那老新郎确有其人,同老头并排站着的新娘,则是普基寥夫的未婚妻的像(难怪周围亲友团的画像那么丑陋),作者至死也没有忘记这一沉痛打击。
作品编号:10 艾塞.安茜拉.多米尼 (作于1849-1850年间)
(又名:受胎告知)
作者:但丁.罗赛蒂 (1828.5-1882.4)
国别:英国
生平:但丁.加布里耶尔.罗赛蒂出身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意大利裔的罗赛蒂家族。这个家族成员几乎都天资非凡, 他们熟谙英国与意大利的传统文艺,往往不是画家就是诗人。但丁是他的教名(因受其父影响崇拜诗人但丁所取)但丁.罗赛蒂少年时译过诗,作过画。在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前,与密莱一样,先投入萨斯的画室。但丁.罗赛蒂一生中几度想放弃绘画,专写诗歌。在加入拉斐尔前派后,成为拉斐尔前派理论刊物《萌芽》的主编,是拉斐尔前派第二位重要的画家。罗赛蒂年轻时风流倜傥,生活中充满着罗曼蒂克。不幸妻子的早逝,造成他生活的悲剧。1882年4月10日,罗赛蒂在巴钦托.恩希疗养地一间茅舍里结束了他孤独地一生。
作品尺寸:72.4cm×41.9cm
现藏于伦敦泰特画廊
《艾塞.安茜拉.多米尼》这幅作品的情调符合拉斐尔前派的理想,一切赋有象征意义:白色象征纯洁,淡泊的生活。百合象征“天赐福音”,白鸽飞入象征“耶稣降生人间”前景左侧木架刻画的枝杈白花图案象征圣母停经的日期,末端的花朵象征“十月降胎”。这种象征由于过于锁碎,令人费解。
作品编号12: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
(玛丽.美第奇生平六)
作者:鲁本斯 (1577-1640)
国别:佛兰德斯
生平:鲁本斯生于德国的一个小镇赛根。父原是安特卫普的法官。父亡后, 12岁的鲁本斯随母回到安特卫普。14岁曾给贵族拉莱茵夫人当侍从,不久转而去学画。最初的老师是他的叔伯哥哥,风景画家凡。维尔哈希特,后来又换过不少老师。1589年被圣路加公会正式接纳为会员。2年后,1600年获准去意大利游学考察了8年。从1608年至1640年去世,这30年里,是大师艺术最成熟最多产的时期,佛兰德斯巴洛克画风的首创者鲁本斯一生共为我们留下了二千多幅题材各异的作品。大师不但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而且知识渊博,精通7国语言,善于办理外交事务。1621-1630年间,被执政当局聘为外交顾问,1624年被封为贵族头衔。多次以大使资格及谈判代表身份出使各国,以寻求独立与民族自治的道路。1626年鲁本斯的妻子伊莎贝拉。勃兰特去世,四年后,53岁的鲁本斯与年仅16岁的绸缎商的女儿海伦。芙尔曼结婚,迎来了画家又一次艺术生产高潮。
作品尺寸:394cm×295cm
现藏于慕尼黑美术陈列馆
《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是鲁本斯为法国皇后以《玛丽.美第奇生平》为标题完成的第6幅历史画(共计21幅),鲁本斯以半神话半浪漫主义的虚构手法将这真实人物与事件融进虚幻的颂扬环景中。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
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 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 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 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 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 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
《拾穗》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作品编号20 画家与女儿像
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1755-1842)是路易十六时代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她是著名肖像画家巴斯特尔·维瑞的女儿,在家庭影响下从小酷爱绘画,并成为名画家格瑞兹(1725** 1805,《打破的水壶》的作者)的学生。后来嫁给古画收藏家、同时也是画家和画商的勒布伦,从而以“维瑞·勒布伦夫人”之名活跃于画坛。她天赋极高,生性聪慧,又受父亲、师长和丈夫的熏陶与帮助,终于成为为数较少的女性画家中最著名的一位。她生活在洛可可艺术统治的年代,但她厌恶那种浮夸的矫揉的庸俗画风,倾向新古典主义风格。1779年,她被邀请到凡尔赛王宫为王后玛丽·安东奈蒂画像,从而声誉鹊起,名闻遐迩。法国大革命时期,她流亡国外十二年,曾先后到过意大利、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英国、瑞典,以画肖像为生。当时欧洲各国都以能得到她所画的肖像而感到荣幸。她在法国时,曾经被选为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在国外,她又获得俄国彼得堡美术学院“荣誉教师”的称号。1801年返回巴黎,仍致力于肖像画,现在共存有八百多幅作品。晚年她不再画画,而是专注于回忆录的写作。
维瑞·勒布伦夫人的肖像画的艺术特色,在于她善于抓住最足以反映人物个性最能使人感动的一瞬间,给以完美而充分的刻划。她的写实功夫非常坚实,对人物的外形特征、服饰刻划得十分细致,又善于利用色彩和明暗对比使人物性格十分突出。她在肖像画上最大的贡献,是将法国古典主义的肖像传统引向当代,她的作品具有超脱的、古典的韵味,带有纯朴、清新的气息。她的画没有十八世纪那种盛装肖像画的夸饰,与《路易十四像》的豪华相反,而是细腻、委婉、精致、优雅,富于感情。
《画家和她的女儿》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也是她的自我写照。上述肖像画的特点在这幅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她32岁时所作,十分潇洒优雅。女画家装束朴素典雅,端庄秀丽,目光温柔而深情。她俯身坐着,双臂围抱着女儿的脸。女儿天真可爱,把脸紧贴母亲,搂着妈妈的脖子,显得无限妩媚。作品将母女之爱、亲子之情画得十分动人,也表现了画家自己的温婉多情。构图采用了稳定匀称的三角形,色彩雅致和谐,线条优美洗练,背景不加任何陪衬,更突出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