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刊文论述,有八大根据,决定印度必将赶超中国。诸如:印度私营企业规模比中国大;印度银行坏账率比中国低;印度教育水平高于中国;印度科技发展优于中国;印度人口年轻,而中国人口老化等等。
最具国际权威的美国科尔尼管理谘询公司,最新公布《2006年全球零售发展指数》报告,披露:在全球零售市场上,印度连续两年跻身最受欢迎的榜首,成为对零售业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国家。同一指标,中国仅排名第五,与去年相比,还下降了一位。
印度之所以连续两年名列第一,是因为印度投资回报率高。尽管印度每年吸收的外资仅是中国吸收外资的十分之一,但印度的资本使用效率大大高于中国,使投资人能够获得更多回报。除此之外,在政府改革力度、政治稳定程度等方面,印度也优于中国。这些,都使印度获得国际好评。
目前,印度拥有3500亿美元的零售市场,预计今年还将劲增13%。考虑到印度经济改革起步于1992年,比中国整整晚了14年,能在短期内崛起,发人深思。
做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最大的零售业市场,中国排名下跌,引人注目。据分析,中国吸引力下降,至少有三个原因:其一,中国以政府指令,将吸收的多数外资集中于经济特区或政府专案,限制了外商投资的自主性;其二,中国投资管理缺乏透明度,增加外商疑虑;其三,中国银行坏账高达40%以上,外商担心中国随时可能爆发金融危机。
人们都说,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对比中国和印度的股市,可以测量出两国经济的活力与健康程度。
印度股市,早已成为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法规健全,运作透明;中国股市却至今深陷官商勾结、人为操控、黑幕交易的泥潭。中印股市差距,折射的,恰恰是两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悬殊差别。换言之,印度后来居上,发挥和体现的,是其制度经济效益。
面对印度上升、中国下降的发展趋势,早已在中国拥有广大市场的美国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宣布:将在印度开设“市场研究办公室”,随时准备进入印度。该公司行政总裁声称,进军印度,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零售业吸引力方面,除了排名第一的印度,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俄罗斯和越南。这两国,也都是中国的邻国,经济改革也都比中国起步晚,如今,都构成中国的强劲竞争对手。
世界首富、美国微软集团董事长比尔.盖兹日前访问越南,被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活力所震撼,他断言:十年内,越南将创造“亚洲奇迹”。在做出这番大胆预测之前,比尔.盖兹刚刚在美国家中接待过中共领导人胡锦涛。中共当局曾经自我吹嘘,中国经济是如何的“一枝独秀”。但种种迹象显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亚洲经济拔河赛中,周边国家正迎头赶上,中国经济优势逐渐丧失。
原载自由亚洲电台